摘要:"说起来好笑啊,以前老王那个派头,你是知道的。开会必须带个爱马仕的包,喝水都是从家里带的高档矿泉水。现在呢?连食堂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看见别人点了荤菜,眼神都不对了。"
"诶,你听说老王的事了没?前段时间被领导请去喝茶,回来就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法?"
"说起来好笑啊,以前老王那个派头,你是知道的。开会必须带个爱马仕的包,喝水都是从家里带的高档矿泉水。现在呢?连食堂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看见别人点了荤菜,眼神都不对了。"
"这么夸张?"
"夸张?一点都不夸张!前几天单位组织聚餐,你猜怎么着?老王说自己胃不舒服,就点了份青菜豆腐汤。后来我去卫生间,正好撞见他在角落里偷偷吃从家带的馒头!你说这人能变成这样,是不是有点吓人?"
几天前,办公室里这段对话让我想起了不少类似的例子。
人在职场,最怕的不是没有位置,而是突然失去自己习惯的位置。
就像那个标题里说的总监,收入腰斩后连女儿喝杯奶茶都看不下去了。
这背后,可不只是钱包变薄那么简单啊!
职场人心态崩塌,往往只在一瞬间
机关单位混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春风得意马蹲飞的,也见过不少一落千丈的。有个老同事吴主任,原来负责财务这块,平时说话都是一副"我说了算"的口气。每次开会点评工作,那叫一个自信满满。
后来呢?因为一次审计里出了点小问题,给调到了后勤保障组。从此整个人都萎了!头发白得贼快,走路都是低着头,跟我们说话的时候眼神都不敢对视。
记住啊,职场上地位变化带来的不只是收入的下降,更可怕的是心态的崩塌。人一旦从高处跌落,那种落差感比实际损失更让人难以接受。
老吴有天跟我喝酒,喝多了说:"老朋友,你是不知道,我现在连家都不想回。老婆看我的眼神都变了,孩子问我为什么不再给他买好玩的了。我该怎么跟他们解释?"
你看,这是不是跟那个标题里的总监一样?对外人苛刻,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人在低谷,最容易把怨气撒在亲近的人身上。
职场身份丧失带来的"三重打击"
这些年,我总结出职场人遭遇降级或者失业后,通常会经历三重打击:
第一重:经济打击
这个好理解吧?钱少了呗!原来随手买个几千块的东西不眨眼,现在买盒酸奶都要看价格。老张就是这样,以前是咱们单位的一把手,退下来以后成天研究打折信息,超市促销日能排队一小时。
"老张,至于吗?你那退休金也不少啊!"我问他。
他眼睛一瞪:"习惯知道不?人一旦习惯了某种生活水平,再降下来那个痛啊,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第二重:社交打击
这个更扎心!原来电话响个不停,微信群里发言大家都点赞,出门有人给你开车门...
地位一掉,你就会发现,那些曾经围着你转的人,忽然就找不着了!就像老李常说的那句话:"站得高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笑脸;蹲得低的时候,看到的全是屁股。"哈哈,这话粗了点,但真是太对了!
前年咱们单位那个副科长小刘,原来多风光啊,下馆子都不带自己掏腰包的。
后来因为得罪了新来的领导,给调去看大门了。
结果呢?
过去天天找他搓麻将的几个哥们,现在连个电话都不打了。
小刘媳妇气得直骂人:"这帮白眼狼!
"
第三重:心理打击
这一条最要命!经济困难可以想办法,朋友少了可以慢慢适应,但心理上的自我否定一旦开始,那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有个老王(不是开头那个老王啊,咱们单位老王太多了),原来是业务骨干,样样拿得出手。后来部门重组,新来的年轻人干得比他好,他就被晾一边了。
这老王啊,整个人都不对劲了。天天对着电脑发呆,回家对孩子大吼大叫,看到老同事就抱怨领导不公平。有一次单位组织体检,查出了重度抑郁!
这可是血的教训啊!职场上的落差,最后都变成了对自己的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行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家里人会不会瞧不起我?"
应对身份落差的"四大法宝"
多年的机关工作经验告诉我,面对职场身份的变化,真正聪明的人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我给大家总结了四条,你看实不实用:
法宝一:主动调整消费预期
记住啊,消费降级不丢人,死撑才可怕!那些因为身份变化而崩溃的人,很多都是因为死要面子活受罪。
老冯是个聪明人。原来是咱们这负责对外联络的,有交通补贴,油卡,各种好处。后来政策一变,这些福利都没了。老冯二话不说,把他那辆豪车一卖,换了辆普通的代步车。
"诶,你不觉得丢人吗?"有人问他。
老冯笑了:"丢什么人?开不起就不开呗,难道要我每天为油钱发愁?那才叫丢人呢!"
调整预期的好处是什么?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不至于每天都活在痛苦中。就像那个标题里的总监,与其对女儿发火,不如一开始就跟家人好好沟通:"咱们家情况变了,大家都需要节省一点。"
法宝二:寻找新的价值支点
人啊,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职场身份只是你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记得小赵吗?原来在规划处干得风生水起,后来因为那个项目出了问题,给调到了档案室。一开始,他整个人都蔫了,天天借酒消愁。
后来有一天,他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老资料,就开始研究起来。慢慢地,他成了单位里数一数二的"历史通",领导有关单位历史的问题都来问他。去年评先进工作者,他还得了表彰呢!
当一扇门关上,总有另一扇窗户会打开。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推那扇窗。
法宝三:维系核心人脉圈
人脉这东西,七分靠位置,三分靠真情。位置没了,那就好好经营那三分真情吧!
老胡以前是办公室主任,后来退居二线了。但你猜怎么着?他退下来后反而比以前人缘更好了!为啥?因为他懂得"取舍"。
"那些酒肉朋友,散了就散了。但真正的老兄弟,我一个都不能丢!"老胡常这么说。
他每个月都约几个老同事喝茶,不谈工作,只叙旧情。位置变了,但人格魅力不能变。久而久之,那些真朋友反而更把他当回事了,因为知道他交情不掺假。
法宝四:找回家庭支持感
工作受挫,最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可很多人恰恰相反,越是在外面受打击,越是回家发脾气,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张处长有一次跟我说了句心里话:"刚被降职那会儿,我恨不得谁都不见。是我爱人开导我,说'大不了咱回老家开个小店,日子照样过'。就这一句话,救了我啊!"
家人的支持,往往是我们重新站起来的最大动力。那个总监与其责怪女儿买奶茶,不如坦诚地跟家人说说自己的难处,寻求理解和支持。
老同志们都懂的"职场重生术"
说了这么多,最后给大家分享个"职场重生术",这可是老同志们的经验之谈啊!
第一步:正视现实,接受变化
别跟自己过不去!地位变了就变了,收入少了就少了,这都不是世界末日。小张原来是副处,后来给免了,一开始天天在办公室哭。后来想通了:"不就是个破职务吗?我又不是因为贪污受贿被撤的,问心无愧!"
第二步:重新定位,找准坐标
你得先搞清楚,现在的你站在哪个位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小陈从主管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向新主管表示:"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尽管说!"结果新主管反而对他很尊重,重要事情还是会咨询他。
记住啊,身段放低一点,机会反而会多一点。
第三步:重塑形象,打造新价值
既然旧的光环没了,那就重新树立新的形象呗!老赵从部门经理降为普通员工后,安安静静地研究起了他过去没时间碰的技术活。半年后,他成了全单位公认的技术专家,领导有难题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
职场上混,真本事才是硬道理,职务和头衔都是虚的。
第四步:走出情绪,活在当下
这一条最难做到!人都有情绪,失落、愤怒、不甘心...这些都正常。但不能一直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里啊!
老刘有句话说得好:"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过去的地位就像昨天的太阳,再怀念也没用,还是得面对今天的生活。
咱们单位的老林被降职后,每天坚持跑步,说是要"跑掉坏情绪"。现在人家退休了,活得比谁都精神!
你看,这话有没有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关键是你怎么面对。就像那个总监,与其怪女儿买奶茶,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开始。
工作没了还可以再找,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但心态崩了,那可就真完了!
说了这么多,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职场变故?是怎么熬过来的?咱们评论区见啊!老同志们都懂,分享经验,不仅能帮助别人,也是对自己经历的一种肯定。你说是不是?
来源:梦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