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责任,是用爱去呼唤认知的觉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6 12:22 3

摘要:在铁岭外事学校每届学生中,都有一批弱势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里,有两种状况,一个是特别贫穷,一个是父母离异,是单亲家庭,更多的是不跟父母居住,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还有的是自己独居。

【辽宁精英人物】

在铁岭外事学校每届学生中,都有一批弱势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里,有两种状况,一个是特别贫穷,一个是父母离异,是单亲家庭,更多的是不跟父母居住,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还有的是自己独居。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李华思考最多的问题。

1998年,国家有一个扶持贫困学生上学的贷款政策,但没有包含中职学校,李华决定,在铁岭外事学校内部推行“温暖工程”的实践。接纳凡是无钱读书又符合本校招生条件的孩子入学,学校专门设立的一个专门用于贫困学生的基金扶持。当年,李华向这个扶持基金投入了20万,每个学生扶助金额从2000元至15000元不等,学生毕业工作后,可在工资收入中按一定比例逐月偿还。这个实践为解决生活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书和发展解决了痛点。也解开了压在农村弱势群体子女读书就业,改变命运的走向。

这是物质层面的止“痛”方法。

就这样铁岭外事学校每年往里注入资金,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资金池”,受益的学生达到了4500多人。而且偿还率达到100%。辽宁日报的记者曾和李华有这样的对话。

记者:您是产生这个解决困难学生读书难问题的想法的?

李华:当时哪,我们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主要是在农村。家庭都比较困难,像父母离异呀,还有呢。都是留守儿童,多父母出去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呀,姥爷姥爷呀,还有跟亲属生活的,都是在十三四岁的年龄,就自己独自去生活了,十五六岁吧,就到我们学校了。开始的时候,我们学校是有针对性的补助。后来我的一个同学,在我们当地的银行当行长,他说李华,你们学校的学生这回可以贷款,不用你一个一个资助了啊,国家有这政策,当时我们学校就按照他说的要求,把手续报了上去,房产证儿啊,还有一些抵押的手续。我们就跟学生统计完了,统计完了之后呢,他交给他们了。后来哪,他说不行了。国家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才可以享受国家这个贷款。是给大学生贷款。给学生贷款刚开始叫学生贷款,后来改叫给大学生贷款。说你那个不够条件,我说呀,那我们都在学校公布完了,人家家长学生。都把这个资料儿都拿来了,你这就没有了……

我当时就作出了一个决定,国家没有这个资助政策了,我们就自己做一个这样的工程,当时我算了一下,大约得20万,所以我就拿出20万做这个温暖工程基金,以后逐年投入,一直到现在,当时的想法是系统地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难的问题。

记者:有资料显示,有的大学生就业后用工资去偿还时,出现不诚信的现象。你们的学生为什么能如约偿还呢?

李华:我觉得这里有个感情的积累。可能是我们学生觉得这个钱呢,是校长拿的啊,跟国家拿的,可能感情上不一样儿。第二个呢,平时我们注重对于孩子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第三个呢,就是我们学生的就业单位比较好,收入也可以。

……

后来,这位记者以铁岭外事学校的温暖工程为切口,写了一篇占据辽宁日报半个版篇幅的报道,从多元的角度解析情感温暖影响和公共道德的文化自觉的关联,很有深度。

李华对笔者讲过一句话。

他说,教育的责任,是用爱去呼唤认知的觉醒。在细微温暖的关注同时,从精神层面去寻找解开这些孩子内心的自卑的心结和应对缺少爱而呈现出的迷茫和逆叛。这是一个更重要的工程。

李华说: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要采取有差异的方法,有设计的教育,底座是师德和爱心。有爱心才能找到教育的智慧。

谈到教育智慧,笔者与李华校长有这样的对话:

问:现在很多孩子出现忧郁症,从您的教学实践中,您认为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

答:我认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不理性的命题,也是一个违背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有的家长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考第一,别的孩子家长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考第一,这样的心态,会使孩子的压力很大,加之许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学习的沉重像一座山压在孩子身上,孩子能不忧郁吗?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找到孩孑感兴趣的方向,并和孩子一起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兴趣方向选对了,会带来孩子的快乐。快乐是解决学习压力的最好良药。另外,一个孩长成长的素质教育是个非常重要的,立德树人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有理想和信念的孩子和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孩子会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问:您认为什么的家长是个合格的家长?

答:合格的家长和不合格的家长的最大的区别是心态。家长不要把期待变成焦虑。聪明的家长要学会对孩子的引导。家长要在精神成长上做文章,我认为要在体育和艺术上多花一些时间,体育是培养孩子体力毅力,艺术是培养孩子的审美和欣赏。

我在学校开设了武术课,并把礼仪课做成了学校的名片,中国应该把武术、书法、音乐、礼仪纳入到每个学校的课程。另外,每所学校要有对学生玩手机时间段使用的限制。我们学校每天对学生手机是要定的收缴定时发的的,尤其家长要给孩孑做出示范,玩手机是消耗掉了孩子学习思考的大量时间,害处很大。

问:您刚才讲,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要采取有差异的方法,您是怎么去做的?

答:一个好孩孑的成长需要一个极其付出的老师,一个孩子一生能有一个好老师,是最大的福气。不管什么样底子的孩子,只要有一个好老师,这个孩子就不会出问题。没有一支好的老师队伍,不会有一所好学校。我对老师唯一的要求,就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存在,要有一颗慈悲的心。随时发现的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我订了三条规矩:一是定期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分数低的老师要离开岗位,二是坚持晨读和锻炼身体,这是习惯和定力的培养。鼓励孩子去阅读,阅读量越大,是提高孩子的认知有效的办法,尤其是读中外的文学精品。学校要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养成文明礼仪和自律的习惯,自律的有礼貌的孩子其实是建立了孩子站稳脚跟的人生导航系统。现在不少孩子非常缺少礼仪,不懂礼貌肯定是一种现象。是需要及时修正的,比如在我们学校里,有一个学生见谁也不理,老师也不理。我就有意地在走廊里等他,见到他主动先跟他打招呼。

但几次,这个学生也不理我。

有一次,我就把这个学生叫住了。

我说,老师跟你打招呼已经是第几次了啊?你怎么为什么不先跟老师打招呼呢?

他马上顶撞我。

我嫌你磨叽,烦!

我说,那你说你烦老师哪儿呢?

你磨叽。

我说,我磨叽,那你妈妈磨叽不?

我妈比你还磨叽。

我说,那你回答老师,你妈妈这样做,是对你好还是对你不好呢?

是对我好呗!

那么老师这样提醒你,是不是对你好呢?是不是希望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呢?

那个学生眼神就变了。

我说,那你看是不是最磨叽的人都是对你是最好的呢?

那个学生就不吱声了。

我就接着说,你的眼神儿告诉我,你已经明白了。你能理解老师的磨叽是真心为了你好。

那个学生点头了。

从那以后,他见到我的时候,就先打招呼了。

我就叮嘱班主任更关注他。

这个学生就慢慢地阳光了。后来这个学生家长找到我,说孩子变化很大,最明显地和父母相处得融洽了。

问:现在有一种现象,有的老师对一些管不了的孩子就放弃了,尤其是得不到家长配合的情况下。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放弃一个孩子,是老师的过错,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人,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改变一个孩孑,十七、八岁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个年龄段是老师能否守住这个防线关乎孩子的一生。所以,我的教育主张是,对于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充满爱心的严苟是应该的,家长做不到的,老师应该去做。严师出高徒是真理。为什么在部队呆过的人有自律有血性,就是因为有严苟的规定来约束你。

问:能否举个例子?

答:我们学校每天都有升旗议式,早上升旗我就到监控室或各班走一走,有一次,我在监控室看到有一个班级有四个学生在那儿打扑克。我就到那个班去了,这四个学生其中有三个打扑克儿,有一个玩儿手机。我就说你们把手机都交出来,因为学校交手机都是在他们班的讲台上面的一个小箱子里。

我说,把你们的手机放进去,四个学生就把手机拿出来放进去了。

我就问:我说你们怎么不去参加升旗和上早操呢?

几个人讲了一下理由。

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乐意呀,我就是不想去,你能咋的!

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想去呢?

我不愿意去,我就不去!

我说:那你跟老师这么说话,你是情绪不好吗?还是你家里有什么事儿啊?

我啥事儿没有啊,我就是不愿意跟你说话。

我说:你是不愿意跟校长说话,还是不愿意跟其他老师说话,还是对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说话?

我不愿意和你说话!

这话就不能往下说了。

我就说:今天晚上饭后,我在办公室等你,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但是,你今天是违犯了学校的纪律。一是没有参加升旗仪式和早操,二是没有穿校服,这些是必须要改正的。一个男孩有性格不怕,怕的是不敢正视自身存在的错误。

说完,我就走了。

学校晚餐后,我就听到了敲门声。

这个学生来了。

我马上迎上去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来?

校长,你为什么知道我会来?

因为,你的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你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孩子,这样孩子都明白事理。

我让孩子坐在沙发上,给他倒了茶。

我说,能看得出来,你的自尊心很强,是不是我当面批评你,伤到你自尊心了。

孩子没有吱声。

我说:你马上就要参加高考报名了,你报哪个学校想好了么?

我没有想!

我说:那你以后你想做啥呢?

我没有未来,我还不定哪天我就死了呢?

我说:怎么能这样想呢?如果你心里有什么痛苦,可以告诉我,我非常希望能成为你的朋友。

他眼里有泪了:像我这样的家庭,没有人关心我,家里什么资源也没有,我没有什么前途啊!

我说:孩子呀?你还年轻啊,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今天你能主动到我办公室来,就证明你有自己的认知,是敢于担当,有勇气的。我很喜欢这样的孩子。你看我说你没穿校服,你来了还穿了这么齐整的校服,这说明什么?说明你是个明辨是非的孩子。这些都是人生最重要的素质,现在你缺乏的是自信和目标,你不比任何一个孩子差,只要你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孩子抬起头,认真地说:校长,你说的是真的吗?从来没有人这样给我说过这样的话。

我说,你记住我的话,你的天赋一点也不差,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孩孑,你有这样的潜力,只要你改变心态,有自己的目标的,你完全可以做到。

孩子哭了:我从小学到中学毕业,没有一个老师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在他们眼里,包括父母,我天生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学生,我就一真是破罐子破摔。如果有一个老师能像你这样对我。我也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我说: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就来找我,让你我共同努力,一定要考上大学。好不好?

孩子眼神里马上有了光亮。

深深地点头。

最后三个月高考冲刺,他就非常努力,高考呢,他根据自己对计算机的爱好,考到了一所比较理想的大专院校,而且计算机课是满分,我们学校有三个满分的学生,其中就有他一个,后来由于他在AT软件开发上很用心,被一家薪资很高的合资企业录用,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后来,我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他说,我没有了自己没用的感觉,有了自己的目标。

问:您是教育专家,您怎么看待现在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去学奥数?

答:让孩子学奥数,要根据孩子的智商条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奧数,我主张是这样,可以让孩子去试听,如果孩子有兴趣再做选择,有的孩孑根本听不懂,打不开兴趣的开关就应该放弃。学奥数是需要孩子有天赋和学习能力的。随着大学毕业后就业拥挤的状况,把孩子的教育分为几个层次,不在只往一条上去挤去卷。教育改革,应该在整个链条上做调整是迫在眉睫的课题。我觉得德国的应用教育是值得借鉴的,就是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分流,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比较清楚了,一部分上重点中学,一部分去一般中学或者去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结果是薪资水平和大学毕业的差距不是很大。今年两会上,教育部提出了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这是非常切和实际的举措。我们学校制作一组视频节目,主要是介绍从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各个领域优秀人材的故事。他(她)取得的成绩是不输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在这个方面,我很想说几句:改变一个孩子的方式,就是老师和家长有用最大的努力,根据孩子的特点,给孩子搭建一个他感兴趣可实现也可以改变的台阶和目标。让他有欲望,有欲望才有动力。因为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而是缺少动手能力强,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信的大学生。

问:您在教学的实践中,培养一个有出息孩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基本面上讲,首先要克服掉孩子的懒怠,有的人讲,要让孩子快乐的生活,这是不对的,不能吃苦的孩子永远不会有担当的品性。骨气和斗志是怎么形成的?是要经过不断痛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国家的竞争是孩子的骨气和斗志的竞争。在我们学校我坚定要在红色传承上,在信仰上进行不懈的努力。2017年我在美国考察期间,看到了基辛格写给特朗普的一封信,大意是说你特朗普你不要对中国的科技进行制裁,以中国人的性格你要制裁他的科技,他肯定会举全国之力发展科技。这样反而帮了中国人的忙,你应该继续延续过去的做法,对中国的青少年呢,进行颜色革命的诱导宣传,让中国孩子追求快乐、自由、民主,不去吃苦,听爱情的歌,过躺平的生活。这种东西的传播和影响太可怕了。导致很多中国的家长不能让孩子经受挫折,甚至连老师批评孩子,都要投诉你。

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包办了一切,甚至上了中学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自己连管不了孩子,也不让老师管孩子。很多孩子缺少理想,缺少信仰,缺少吃苦精神,这样下去坏处太多了。自私霸道的孩子越来越多,心理疾病的小患者越来越多,体质不好肥胖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不懂事不会处事不能担事不能扛事的孩孑越来越多,这样是不行的。学校的责任就是要补上这个漏洞。我们请武术老师,请退役军人来学校参与管理,就是要让孩子们有阳刚之气,有激情燃烧的气场,有家国情怀。

问:您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女儿,现在在亚马逊新加坡公司工作。她是波士顿这个学院的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在匹兹堡大学的博士毕的业。能否谈谈您对女儿培养的体会?

答:应该承认,我女儿天赋是不错的,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主要是培养她的专注力,不管是写字画画作手工,我只有三个要求,不说话、不吃零食、和她规定一个完成的时间。

没有上学之前,我主要教她认字,可以不会写但必须认识,能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而且能读出来做为标准,这样做主要是加大她的认字量,识字量达到一定成度,我就大量地让她看自己喜欢的劝儿故事。主要培养女儿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因为能学好别的课,理解能力是最重要的基础,阅读是对孩子提升认知,奠定思想的最好手段,阅读量越大越好,因为到了高中冲剌阶段,孩子己经没有阅读时间了。

中小学阶段,一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自习的习惯。自理能力就是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自习。几点做家务。几点阅读,都要按时完成。尤其是做家务和阅读。从强制到形成习惯,是一个家长必须要坚持而且是要下狠心的,必须要帮助她形成习惯,建立一个有惯性的轨道,因为没有孩子天生就有自律习性的,孩子天性就是贪玩的。另外,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建立一个比她大一、二级的优秀朋友圈很重要,我在这个阶段,把我的好友圈内的子女做了一个筛选,把这些高知家长和她们优秀的孩子,做为我和女儿的朋友,建立一个有亲和力的圈子,经常有选择地聚餐聚会和出游。这些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优点,这是一种影响和传染,互相之间的融合真的太重要的。孩孑内心的竞争正是这样环境氛围中被激发起来的。因为这些孩孑不仅自立而且有格局。我女儿在考研时,她的好友就在美国波斯顿读研。她说:晶晶,来我这做我师妹呗。我女儿就是奔她去的,孩子接触的圈子太重要了,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问:您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还缺少什么?

答:我个人的认知是这样,我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联合起来给孩子们提供多元的舞台。来增加和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和搭建多元的生存本事的平台。

见习编辑 李仁杰

责任编辑 宋茜

责任校对 杨芳

审核总编 傅强

来源:辽宁区域经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