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死事故后续,省公安厅表态,龙门架摄像头或拍下关键细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6 10:56 3

摘要:好在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已经发声,而且涉事路段的龙门架摄像头或许也拍下了关键的细节,我们不久之后就会等来一个结果。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安徽高速上小米SU7的事故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大家心里都明白,这起事故可不是小事。

它不仅关乎三条年轻生命的消逝,更牵扯到智能驾驶的安全、车企的责任以及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走向。

好在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已经发声,而且涉事路段的龙门架摄像头或许也拍下了关键的细节,我们不久之后就会等来一个结果。

到底是谁的责任

3月29号晚上快十一点的时候,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一辆小米SU7标准版正以116km/h的速度飞驰着。

当时车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本以为能一路畅行,谁能料到,意外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当时事发那段路在施工,施工方用路障把原本的车道封得死死的,车子没办法,只能改到对面逆向的车道开。

车上的智能系统倒是检测到了前方的障碍物,及时发出了提醒,还自动开始减速,紧接着,驾驶员接管了车辆,进入人工驾驶状态,一边持续减速,一边操控着方向盘,试图安全通过这个复杂路段。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尽管驾驶员已经拼尽全力,车辆最终还是狠狠撞上了隔离带的水泥桩,在碰撞前,系统最后确认的时速大概还有97km/h 。

就这一撞,三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她们原本是去参加事业编考试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没料到这场意外来得如此迅猛,如此猝不及防。

出了这样的悲剧,大家都在追问,这事故的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开车的驾驶员,还是这辆小米SU7呢?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驾驶员是第一责任人,国家三年前就实施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一共分为六级 。

现在市面上不管是靠视觉感应,还是靠激光雷达的智能辅助驾驶,都还属于比较低的等级,所以驾驶员必须全程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时刻监督着。

在这起事故里,车撞上障碍物后,那么大的冲击力,人根本没办法马上做出有效反应,往前看,撞车之前的两秒钟,据小米汽车官方说,驾驶员左打方向、右打方向,可还是没能避免这场灾难。

在那种生死时速的瞬间,车速那么快,刹车的时机和点位又不理想,换做是我们普通人,真的很难把车给救回来。

再往更早的时候看,问题的关键就浮出水面了,驾驶员没有提前刹车,大家都知道,借道施工肯定会提前设置各种警示标志,早早地就封路了。

可驾驶员却没有减速,对智能辅助驾驶过度依赖,把自己的安全完全交给了机器,这就是人为因素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说完了人的问题,我们再来说说车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驾驶员在面对这种复杂的施工路段时,应该提前刹车减速,保障安全。

但这辆小米SU7的智能辅助系统有没有做到提前减速,及时提醒驾驶员,甚至在察觉到危险的时候直接退出辅助,让驾驶员全面接管车辆呢?

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车辆好像并没有提前刹车降速。

撞车之后,现场燃起了熊熊大火,现在各大媒体都在传小米汽车高速爆燃,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事实是不是这样。

关于电车撞车后电池燃烧这个事情,按照五年前的国家标准规定,撞完之后五分钟之内不烧,那就算符合标准。

不过呢,2024年起草了新的征求意见稿,要求以后电车撞后不许烧、不许冒烟、更不许爆燃,但是这个新规定要到2026年才开始执行。

所以在这起事故当中,按照旧标准来看,撞车后头五分钟有没有烧,就成了判定车辆是否要担责的关键因素,可到现在为止,相关部门还没有公布这前五分钟的具体情况。

另外,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车门到底能不能打开,小米官方回应说,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接触到事故车辆,所以具体情况不清楚。

但是遇难者的母亲说,交警告诉她现场有人破窗救人,而且从现场的图片来看,车门好像确实没有打开。

所以,这车门打不开的原因是什么,是车辆的机械故障,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呢?有很多问题等待着去调查,我们都迫切地希望能早日揭开真相。

有很多问题等待着去调查,我们都迫切地希望能早日揭开真相。

省公安厅表态

4月3号,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针对这起事件表态了,说会指导当地公安机关展开调查,现在事故正在调查处理当中,官方介入调查,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

大家期待调查结果能给逝者一个交代,也给社会一个答复。

目前,有一个重要线索或许能成为解开事故谜团的关键——事故路段的龙门架摄像头,这些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地盯着路面情况。

它们拍摄的影像资料,对于还原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行驶状态、速度变化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说,通过这些影像,我们能清楚看到车辆在接近事故地点时,有没有按照规定减速,驾驶员有没有做出正确的操作 。

要是摄像头真的拍下了关键画面,那就能为事故调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帮助警方尽快查明事故原因,给公众一个公正、透明的调查结果 。

除了龙门架摄像头,小米公司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Nov数据、云端数据等,都要无条件呈送给独立调查组。

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包括速度、方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运行状态等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有没有出现故障 。

车主,也就是驾驶员男友的微信聊天记录,也会作为证据的一部分递交给调查组,从网上已经曝光的聊天记录来看,上下文不连贯,很可能被车主删掉了部分内容 。

不过,凭借调查组的权限,完全可以到腾讯公司的服务器上调取原始聊天记录,这样就能确定车主出借车辆时是什么状态,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是否有频繁的聊天互动。

甚至在事故发生前一分钟内是否处在高频的聊天对话中 ,要是驾驶员在开车时分心聊天,那这很可能就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另外,小米SU7车内有一个摄像头,用于拍摄车主在驾驶过程中是否专心开车,小米也承诺过不会将拍摄到的内容进行处理或传播 。

但这次为了调查事故,这个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内容也会作为证据呈交给调查组 ,通过这个视频,可以确定驾驶员在开车途中有没有双手离开方向盘回微信。

或者像网上传闻的那样双手离开方向盘吃饭甚至睡觉 ,要是真有这些危险行为,那驾驶员对事故的发生肯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这次事故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了个醒,现在智能辅助驾驶越来越常见,车企宣传的时候,可千万别夸大宣传,要实实在在的,别误导了消费者,不然,出了事谁都担待不起 。

同时,消费者自己也要对智能辅助驾驶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过度依赖,不能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快就忽视安全,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敬畏生命、速度和科技 。

希望各方都能从这起事件中得到提醒,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了,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这起事故的调查进展,期待真相早日大白 。

来源:小娱侃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