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同市灵丘县立足县域实际,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核心抓手,通过构建“县--乡--基地”联动阵地网络、下沉精准志愿服务、融合本土文化育人、推行“顺路办”便民服务等举措,将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城乡发展肌理,不仅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大同市灵丘县立足县域实际,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核心抓手,通过构建“县--乡--基地”联动阵地网络、下沉精准志愿服务、融合本土文化育人、推行“顺路办”便民服务等举措,将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城乡发展肌理,不仅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更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合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阵地建设上,灵丘县构建“县级实践中心+乡镇实践所+实践基地”联动网络,打破空间壁垒,让文明服务触手可及。在此基础上,全县志愿服务队伍主动下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精准服务,将文明理念转化为惠民利民的实际行动,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干群、传递温暖的纽带。
在文明实践开展过程中,灵丘县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将文明内涵融入文艺创作与传播。《龙渠沟的老百姓》《山水北泉》等实景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既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又传递了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实现了“文化惠民”与“文明育人”的双向统一,让优秀文化在传承中滋养文明新风。除此之外,理论宣讲、普法宣传、爱心食堂等项目更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创建、自觉维护公序良俗,推动形成“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的治理格局,让文明实践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与“助推器”。
“顺路办”依托“小单元”实现“细管理”,通过“小网格”筑起“大屏障”,将落水河乡16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和单元,将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在单元内推行“顺路办”服务模式,从而便利群众生活。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已在灵丘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更凝聚起全县上下向上向善的强大合力,为县域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总 监 制:韩生利
监 制:时 珺
审 核:张少华
责 编:白晓霞
编 辑:吕建华
❈ 转载请标明来源
来源: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