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同治八年,岁在己巳,公元1869 年的4月,一位痴迷于自然的探索者踏入神秘东方的山林,开启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博物学发现之旅,他用日记为我们揭开了那段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时光。
探秘1869,在东方山林邂逅珍稀生灵
清同治八年,岁在己巳,公元1869 年的4月,一位痴迷于自然的探索者踏入神秘东方的山林,开启了一场震撼世界的博物学发现之旅,他用日记为我们揭开了那段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时光。
1869年4月6日,农历三月廿五:晴转多云,大川河山谷的自然馈赠
晨起,阳光满溢,后云层渐拢。气压计下降7毫米,似在预告着奇妙的旅程。
我沿着悠长山谷前行,开启数小时远足。蜿蜒溪流旁,田地错落,桤木与杨树相伴而生。今日收获颇丰,采集到新花卉,邂逅美凤蝶、江西蓝闪蝶,还有那形状宛如法国地图的可爱小闪蝶 。
在哺乳动物方面,得到条纹野猪幼崽、小熊猫和岩羚羊。小熊猫这有趣的生灵,在喜马拉雅地区久负盛名,曾在这片树林中数量繁多,如今却日渐稀少。猎人们说它树穴为家,食性随遇而安,叫声恰似孩童啼哭,故而被中国人称作 “山娃娃”。
4月7日,农历三月廿六:阴云与微风交织
夜晚4点,气压计读数581毫米。整日阴沉多云,午后微风轻拂。他们为我带来又一只活的小熊猫,模样温顺,举止憨态可掬如小熊,爪子与头部和大熊猫极为相似,胃里满是树叶,尽显食素习性。
4月8日,农历三月廿七:晴雷共舞
天气晴朗明媚,傍晚却阴云密布,雷声隐隐。气压计全天稳定在578毫米。
猎人袁自瓮山顶归来,带来年轻的雄性绿尾虹雉,开价颇高,还有三只雪鹑,这种小巧石鸡常栖息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巅岩石。
今日我还猎到下体泛黄的雀类,不知是否为赤胸朱顶雀的变种。我与助手收集诸多昆虫,新植物也收获满满,已集齐当地第五种堇菜属植物与第四种报春花属植物。
4月9日,农历三月廿八:阴沉的思索
天色阴沉压抑,气压计早上读数疑似有误,推测应为583毫米 ,晚上为583毫米。整日忙于处理昨日所得。
猎人袁坦言,为猎取绿尾虹雉和石鸡,他开枪二十余次,却仅获四只售予我的猎物,枪法虽欠佳,但能力毋庸置疑。他还在高峰瞧见盘羊(推测应为藏羚羊)。
我重金相托,让他前往五六天路程外、大雪塘西北方向的夹金山高山,捕捉白腹锦鸡。
4月10日,农历三月廿九:山谷深处的探寻
阳光微弱,乌云蔽日。我沿通向大红庙(大川场)的路右侧高侧谷远足一整天。
高处的树林孤寂阴森,生机寥寥,仅见稀有的丘鹬与几只冕柳莺。采集到蓝白色花朵的银莲花等新植物。毛鹃绽放,漫山遍野的明艳红色,这种中等灌木在海拔2500米至3000米间肆意生长。返程时,捕获赤颈鸫与红胸啄木鸟雌鸟。
4月11日,农历四月初一:冷雨与怪音
天气糟糕,冷雨纷飞,气压计587毫米。今日行程平淡,却留意到一种鹀的奇特叫声,它胆小异常,总是等间隔地发出 “咪 - 来 - 哆” 的音符,或重复 “咪咪 - 来来 - 哆哆”,我却始终未能捕获这神秘之鸟。
4月12日,农历四月初二:阴晴不定与禁令隐忧
气压计早上590毫米,晚上587毫米。清晨有阳光,傍晚又落雨。在山上灌木丛打到罕见的普通丘鹬。
然而,今日有人提醒我,狩猎禁令再度严苛执行。
土司手下担心失职受责,学校校长迪格里特先生也忧心因卖动物给我而惹祸,毕竟土司因基督徒革命之事,对基督徒心怀恼怒。
据说土司父母善良,曾庇护避难的基督徒与传教士,而他却贪婪恶劣,纳妹入后宫,行事残暴,令人畏惧。我明白不可激怒他,继续收藏工作恐困难重重,但又猜测禁令或许源于嫉妒,他们想独占为我提供动物的生意,毕竟此地缺钱,我的收藏经费备受欢迎,而所谓的狩猎法,无人真正在意。
4月13日,农历四月初三:雪后山林的灵动
早晨寒冷却晴朗,高山皆被积雪覆盖。气压计8点时588毫米,晚上587毫米。整日天气晴好,夜晚风大。打死漂亮的成年雄性红腹山雀,它们带着金属色泽,在茂密灌木丛中穿梭,以树上花朵为食,动作敏捷,叫声独特,是一组下行的无色彩音阶。
还打死欢歌的灰鹡鸰,夺走这些可爱生灵的生命,实非我愿,无奈为博物学研究,只能忍痛为之。尽管禁令高悬,仍有人送来岩羚羊皮,猎人们称不在穆坪土司领地所猎。
4月14日,农历四月初四:鸟群的日常
上午阴天,后阳光洒落,风势颇大。今日收获平平。一群黑头蜡嘴雀在附近安家多日,它们甚至会走进谷仓吃豆子,还会哼唱小曲。红翅山椒鸟比前些天少见。
4月15日,农历四月初五:风雨中的新发现
天气阴沉,小雨淅淅,夜晚有风。我沿右边山谷远足,走在运木材人常走的路上,因雨路滑难行。打死漂亮的红喉蜂虎捕蝇鸟、黄眉绿山雀和红腹山雀。此地红腹山雀和红翅山椒鸟数量不少,还看到普通夜鹰和疑似毛脚燕的白腹燕。大杜鹃花盛放,已辨认出至少七种。
在潮湿森林发现未长叶的紫花含笑。猎人们带来成年雄性大熊猫,据说它比藏熊易捕获,以植物为食,在高海拔山林数量稀少。气压计580毫米。
4月16日,农历四月初六:寒日里的奇珍
天气极为阴沉寒冷,中午温度计显示4℃。有人送来成年大棕猴和求偶的成年红腹角雉。红腹角雉喉部羽毛长达七厘米,蓝、绿、橙红相间,色彩斑斓,难怪中国人称它 “吐丝鸡”,亲眼所见才知其惊艳。
1869年的这个春天,这片东方山林充满未知与惊喜,珍稀动植物接连现身,而与当地土司的微妙关系,也为这段探索之旅增添诸多波折。这些日记里的记录,不仅是自然的赞歌,更是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精神的见证 。
来源: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