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3日,懂王的一记“关税大棒”砸向全球,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
4月3日,懂王的一记“关税大棒”砸向全球,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
各主要经济体包括欧盟、日本纷纷谴责,
但只有中国在24小时内甩出“11连击”反制,
让世界看清了什么叫真正的大国担当!
中国在24小时内甩出“11连击”反制:
对美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直接让美股崩盘;稀土管制、实体清单、暂停美企资质,刀刀砍向美国命门;世贸组织起诉、产业竞争力调查,用规则反击霸权。结果如何?道指暴跌3%,苹果市值蒸发1200亿,农化巨头杜邦公司股价跌11%!
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面对霸权,跪着求饶不如站着反击!
以至于懂王,大跌眼镜,
本来他在宣布关税的第一天,对福克斯新闻网的记者放话说:“我认为中国会打电话过来,对关税表示不满!或许他们会要一些好处!”
结果只能在,自己的真相社交媒体里灰溜溜地说:“中国玩错了,他们慌了,这是他们最不能承受的后果。”
懂王本想利用此次关税威胁,极限施压达成交易的Tik Tok买卖也不得不再次延迟75天。
至于为什么我们能这么快第一个出来反制?
玉渊潭天,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官方账号,把这个问题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欢迎大家去读,我也是读了很受启发,才有现在这篇文章。
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懂王的思路,为什么他要这么干,以及他能不能干成?夹杂着投机的国家能不能捞到好处。
懂王的关税大棒下,一些国家火速“认怂”:
柬埔寨:首相洪玛耐一边骂美国“不合理”,一边把美国产品关税从35%降到5%;越南:液化天然气关税从5%砍到2%,汽车关税从64%腰斩至32%,还讨好美国批准了星链服务,耐克在越南代工厂股价暴涨5%;印度:农产品关税减半,取消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税,就差喊“欢迎美国爸爸”。这些国家想干嘛?
无非是想趁中美博弈,抢走中国供应链!
但是,供应链是想抢就能抢走的吗?
供应链是个体系,在完善的基础设施上,核心的核心是大批高素质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
这个体系,日本韩国是有,但他们体量有限,只能吃一块。东南亚、印度体量够了,但是基础设施、国民素质暂时跟不上。
全球当前还真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制造产业链体系。以比亚迪的电车为例子,比亚迪在欧洲卖的价格是国内的两倍,还比欧洲本地电车便宜。
这几年这些东南亚国家对美的出口剧增大多是中国货去洗个澡,转口贸易而已,
就是为了避懂王第一个任期的关税,美国对这点是很清楚的,所以才会对越南、柬埔寨加的税高。
更为大错特错的是!
这些国家天真以为:“美国会慢慢培育他们,假以时日,基建上去了,工人素质上去了,良性循环建立起来了,就能接盘中国产业链?”
这些国家还停留在应对懂王第一个任期时候的想法。
他们没有去想懂王两个任期之间的地狱般的4年对特朗普的三观改变能有多大:
懂王第一任期:口号是“把中国踢出供应链”,很多跨国公司产业链跑去了越南、印度;懂王第二任期:目标升级为“把工厂搬回美国,至少搬到墨西哥、加拿大”。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
很简单,懂王是谁选上去的?
都知道,对全球化不满的美国普通人,7个摇摆州、国会两院在投票中全倒向特朗普阵营。
共同点是,在美国跨国公司和华尔街精英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这些普通人除了廉价商品,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多大好处,反倒伴随着产业空心化,丢了工作岗位。
懂王虽然是资本家,但是懂王家族也没有直接享受到多少全球化好处,因为他是搞美国房地产的,房地产没长腿,赚不到全球化的钱,只能算小富豪。所以,他选择当maga的代言人。
说句题外话,当年懂王也想赚全球化的钱,其公司也想来中国搞房地产分杯羹,还找恒大谈合作,许家印都看不上,没自个去办这个事。后面,因为种种原因,这事黄了。
这次懂王当局普加关税,对股市的冲击他心知肚明,但他背后的产业资本巨头也跟全球化关系不是太大,所以,美国股市跌就跌吧,反正他这派的金主和基本盘损失不大。
懂王想下台后不被民主党清算,就要保共和党继续执政,就要抓牢maga铁盘,就得给这帮人把工作岗位带回美国的预期。
所以,尽管短期内可能投美有好处,但东南亚不过是临时中转站!
美国《制造业战略计划》砸5000亿美元搞本土半导体、新能源,墨西哥已成特斯拉新基地。
懂王真正要的是“美国制造”,不是“东南亚制造”!
但是,懂王这件事,注定干不成。
因为,美国已经过了那个历史阶段。
想个问题,大家就明白了。
国人算是全球公认的吃苦耐劳,社会还处在发展阶段,但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宁愿跑外卖,不愿进厂??
美国年轻人日子更爽,因为他们已经富起来了,更不愿进工厂。
没有工人,产业链搬回去也是空谈!
有人问:“产业链转不走,但是短期内没有买家,出口工厂萧条,经济怎么办?”
答案就三个字:不用慌!
全球贸易的既有秩序被打翻了,接下来是混乱期。
大家都有点坎坷,怎么度“饥荒”?
同样想个问题,
看看历史上天下大乱,秩序没有了时候,
这个时候,是有钱的人荒,还是有货的人荒?
我们的全产业链优势:小到螺丝钉、鞋袜,大到高铁,轮船、火箭中国能造全球99%的工业品。
接下来就看谁更能熬?
短期阵痛难免,但中国早已布局“反制工具箱”:东盟贸易超美国、中欧班列直通欧洲、拉美锂矿合作深化。
懂王掀桌子,把二战后美国主导贸易体系砸锅,主动丢掉睡王好不容易搭起来的合纵局面,
我们刚好建区域贸易体系,建立抗衡美国经济霸权的连横阵线。
另外,更重要的事,我们已经在做了。
那就是练好内功。重点是两方面:
一是内需市场撑腰。怎么把14亿人消费大市场给做起来,这个涉及整个体系的调整,虽然不容易,但早已经列入日程,目前正在一步步推进。
二是技术突围加速。这块当前就是芯片、AI、生物科技这些最前沿的科技,年初以来,我们已经有很多初步成果了,特别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整个改写了中美AI竞争格局。下步,需要攻克的难关还不少,但是,一个个都在啃,从人才梯度上来看,时间在我们这边。
特朗普的关税大戏,让世界看透了一个真相:霸权终将失道寡助,硬气才能赢得尊重!
东南亚的“服软”只会加速美国通胀,
而中国的反制让全球看到希望——21世纪的贸易规则,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有底气,有实力、有担当。
胜利属于谁?
时间会证明:埋头练内功的中国,才是最后的赢家!
来源:随山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