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歼20战机背后“靠山”浮出水面,美日彻底狂不动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5 09:22 2

摘要:公开资料记载,歼20的机身、主翼、垂尾翼等核心部位,都大批次用到复合材料碳纤维。事实上,不只是歼20战斗机,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神州16号等的建材都涉及到碳纤维。

眼看我国歼20战机登顶世界第一,日媒又开始阴阳怪气了:“没有日本的碳纤维,中国根本不可能造得出隐身战斗机”。

公开资料记载,歼20的机身、主翼、垂尾翼等核心部位,都大批次用到复合材料碳纤维。事实上,不只是歼20战斗机,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神州16号等的建材都涉及到碳纤维。

那么,我国的碳纤维果真“全部依赖进口”吗?

01.美日联合封锁40年,中国100年也造不出?

40年前,就算举全国之力,我国每年也仅能生产出两吨碳纤维,这对于动辄需求上万吨碳纤维的内地市场来说无异于沧海一粟,我国只能选择进口。

资料显示,碳纤维的强度是传统普通钢材的7-9倍,但重量只有后者的1/4,也被美誉为军工、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材料之王”。

20世纪70年代,美日率先研发出韧性极高的尖端碳纤维,并实现批量生产、出口。由于其“制造难度媲美芯片”,美日等国长期对我国实行技术、产品和设备的“三重围堵”

数据显示,美日在拿下全球碳纤维近80%市场份额的同时,还一度将其炒至240万元/吨,单价堪比黄金,碳纤维也因此得名“黑色黄金”

然而,对于那时还不具备规模生产条件的我国来说,只能吃“哑巴亏”高价引入。令人愤恨的是,我国还要不定时接受美日两国“通知式涨价、赏赐性供给”的蛮横要求,日媒甚至公开发文嘲讽:“再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来(碳纤维)”

百年历史教会我们,技术落后就要“挨打”,在高铁车轮、手撕钢以及益生菌等多个领域同样如此。

曾几何时,日本为防止高铁车轮技术被我国“偷”走,明令禁止中国参观工厂,像防小偷一样防着我国;美日仰仗手撕钢技术,出口我国上百万一吨,还时常颁出“限购令”搪塞一番;在国内生科企突破“新一代益生菌”AKK的菌种专利和规模化量产前,掌握国内85%益生菌市场的欧美企业仅一小瓶就喊出四位数的天价,连普通中产都消费不起。

正如“贫穷落后遭挨打,弱肉强食口中餐”,我国没少在高端技术这条路上受屈辱。

02.国产“黑黄金”夺回市场,美日狂不动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西方越是骄傲放纵,我国就越是要突出重围。

2000年,被誉为“中国材料学之父”的师昌绪教授重新出山,感慨“倘若造不出来碳纤维,拖累了国防,我死不瞑目”。为了打破技术壁垒,时年80岁高龄的他亲临研发基地进行指导,还专门致信航空公司拉来3000万元研究基金。

历经数千次测试,同年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碳纤维量产线成功问世,将美日的“禁运梦”无情击碎。与此同时,海外碳纤维价格也闻风而动,主动下探75%,有业内人士预估:“每年可以为国家省下至少50亿元外汇”

在碳纤维冲破西方封锁的同时,国内生物科技领域也连连传来捷报——2024年底,中国科学家历经三年上千次试验所研发的专利AKK001菌株,在浙江绍兴顺利实现年产20吨的重大突破,预计直接产值约2亿元,可满足150万人的长期使用需求。

据公开资料,AKK为人体肠道原生的一种有益菌,2004年由荷兰学者首次发现,近20年逾3000篇论文研究发现,其在抗衰老、改善代谢、燃脂减重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在一项大规模人体试验中,上述国产专利AKK001被证实可使肥胖/超重受试者平均减掉16%脂肪。

数据显示,自港企Timeshop联合诺奖科学家研发的口服版AKK001(又名“肠倍轻”)被京东、天猫等平台引进后,上市不到一年便成功打破欧美进口垄断局面,市占率已超60%

检索京东“肠倍轻AKK001”店铺评论区,在超过2000条用户留言中,“腹胀消失”“大肚子不见了”“身体变得轻盈”等正向反馈频频出现,甚至还有网友专程跑来“围观”帅哥美女。

同碳纤维一样,高铁车轮、手撕钢、AKK001益生菌等从被“卡脖子”到技术反超,中国科研人员正凭借自身意志和智慧,攻破一个又一个被西方垄断的高端技术。

03.国产替代,加速进行时

据《经济信息联播》报道,歼20战机使用的是100%国产复合材料T700级碳纤维,占比20%。除此之外,备受瞩目的大飞机C919,国产碳纤维的使用率也达到了12%。虽然还未完全实现100%平替,但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根据《全球复合材料市场报告》,2019年我国碳纤维的国产化率只有10%,而2022年国产化比率已飙升至58.1%。事实表明,美日等进口品正逐渐被淘汰,之前重度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正成为过去式。

此时人们才幡然醒悟,原来那句“任何低估中国的行为,都是在犯错”,并非虚言。

来源:科技财研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