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知道,现在正是一些地方小麦的拔节孕穗期和油菜结夹期,和一些新种作物(白术、牡丹、白芷等)的出苗期。如果这个时候出现春旱,会导致拔节孕穗期的小麦植株水分供给不足,致使茎秆细弱、幼穗分化受阻,麦穗变小;而处于结荚期的油菜,春旱会使其荚果发育不良,结荚数量大幅减少
导语:“春天是旱是涝,就看三月初九”,今日三月初九,有啥预兆?
今天是4月6日,农历三月初九,是今年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很多人要在今天返回来了,明天开始上班工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哈尔滨这边确实是这样的,就4月4日清明当天晴朗温暖,4月5日和今天(4月6日)都是阴雨天气,给人的感觉有些阴凉。
不过,有些地方也出现了春旱的情况,当地人们需要浇水抗寒。比如,我国安徽一些地方就出现了春旱的情况,并且,未来几天都可能没有明显的降雨。
要知道,现在正是一些地方小麦的拔节孕穗期和油菜结夹期,和一些新种作物(白术、牡丹、白芷等)的出苗期。如果这个时候出现春旱,会导致拔节孕穗期的小麦植株水分供给不足,致使茎秆细弱、幼穗分化受阻,麦穗变小;而处于结荚期的油菜,春旱会使其荚果发育不良,结荚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威胁两者产量与质量 。
那么,接下来的春天是旱是涝呢?在民间有“春天是旱是涝,就看三月初九”的讲法,今日三月初九,晴天下雨有啥预兆呢?下面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这句农谚的意思比较直白,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农历三月初九是个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将以晴朗无雨的天气为主。
这样一来,接下来的春天里可能会出现春旱的情况,不利于作物生长和播种,农具因无耕作需求而闲置。因为,晴天导致土壤失墒,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对后期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 我们现在不用有这样的担心,毕竟现在的农业技术水平要比古时候高明的多,出现春旱可以用浇水的方法解决。
总之,这句农谚主要是提醒我们如果农历三月初九前后无雨的话,接下来可能也是干旱少雨的天气为主,尤其是我国安徽一带,更应该注意,因为,这一带时常会出现春旱的情况。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这里说的“九日”单指三月初九,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三月初九这天刮的风以南风为主的话,那么就预示未来半月可能多雨,需要防范春涝。
这是因为南风常伴随暖湿气流,和北方还没完全褪去的冷空气相遇会出现降雨的天气,甚至会阴雨连连。
这样一来,可能会耽误北方一些地方的作物新种,错过最佳播种期,人们更希望到了谷雨的时候要雨水充足一些。如果,到了谷雨还比较干旱的话,不仅影响小麦、油菜等生长,还影响新种作物的出苗,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三月初九这天下雨的话,则有利于小麦和初插水稻等作物生长,会获得大丰收。
因为,清明时节充沛的雨水,不仅为小麦拔节孕穗补充了生长所需水分,助力植株茁壮、麦穗饱满,也为油菜结荚提供了适宜湿度,促使荚果充实、提升菜籽产量。
当然,这句农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因为,对于新种的作物来说,人们更希望清明时节以晴朗的天气为主,有利于播种,阴雨连连反而会造成延误,影响最终产量。像农谚“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晴天好还是下雨好,还是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情况为主,农谚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并不是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还是要结合当地更加科学的天气预报来综合判断。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来看,未来几天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其中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黑龙江、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的部分地区偏高4℃以上,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
对于农人来说希望气温回升,但不希望春旱,尤其是目前小麦和油菜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期。
相对于北方来说,我国南方未来几天降雨的地方就比较多了,甚至可能会有多轮大范围暖雨,这样一来,华南前汛期或逼近,需要注意一下。
比如,本月8号到9号期间,受切变低涡系统的影响,我国江南、华南等大部分地区将迎来降雨的天气。从降雨的强度来看,尤其是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和东部,贵州东部等地区将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的天气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地方不只是光下雨这么简单,可能还附带其它的极端天气。比如,雷暴大风、电闪雷鸣、冰雹等,不仅对人们出行不便,还给农作物带来考验。
这还没完,预报显示,这波降雨完事,休整两天后的11号至12号,又将有一波强度不小的降雨。
例如,我国江南南部、华南地区以及贵州的多个地区预计将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过程。
总的来说,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干旱少雨,气温普遍比同期偏高。而我国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方将以为阴雨天气为主,甚至有可能上午还阳光明媚,下午就瓢泼大雨了。
今天是4月6日,农历三月初九,我们哈尔滨这边是个阴天,您那边的天气是个什么情况呢?期待您能够分享一下,感谢阅读!
来源:民俗科普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