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市场全天持续走强,三大指数强势反弹,创业板指和深成指双双再创年内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2.44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4596亿。然而,9月初以来连续调整仍然历历在目,很多投资者仍然信心不足“一天的放量上涨,是否代表着此前阶段性的调整结束?”“这次的
9月11日,市场全天持续走强,三大指数强势反弹,创业板指和深成指双双再创年内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2.44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4596亿。然而,9月初以来连续调整仍然历历在目,很多投资者仍然信心不足 “一天的放量上涨,是否代表着此前阶段性的调整结束?”“这次的上涨是否是昙花一现,后续的大盘还会补跌吗?” 基于这样的市场观察,本文将系统研究此前A股震荡调整的原因、长期趋势是否会因此改变、下一阶段A股的走势变化,以及在震荡调整阶段适合布局的板块。
本文逻辑:
一、前期A股上涨迅猛,获利盘阶段性止盈意愿较强,导致上一阶段的调整
二、当下市场赚钱效应较强,流动性充足,市场长期向上的趋势不变
三、未来企业盈利将持续回暖,基本面进一步改善,支持A股长期走牛
四、反攻行情如何布局?聚焦科技成长类板块,同时控制仓位
五、结语:在反攻行情中播种,于加速行情中收获超额收益
前期 A 股市场快速上涨,积累了大量获利盘,止盈压力集中释放。8月A股市场呈现一轮单边上行的强劲行情。其中,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月涨幅达28%,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通信行业以34.4%的涨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领涨。在如此强势的上涨行情下,市场 “赚钱效应” 被充分激发,大量资金短期内收获丰厚回报。特别是前期热门的科技成长板块,吸引众多投资者纷纷涌入,交易拥挤度急剧上升,已逼近历史高位。当获利盘积累至一定程度,投资者开始对市场调整产生担忧,害怕利润回吐,这种担忧引发了强烈的止盈需求。大量获利盘集中涌出,形成强大卖压,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短期内空方力量增强,直接引发市场震荡。
前期A 股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短期内波动加剧具有必然性。8月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15个交易日突破1.2万亿元,此数据直观体现了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8月A股全市场日均换手率约为5%,进一步佐证了市场情绪的持续高涨态势。高换手率表明市场交易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存在大量以追逐短期利润为目标的投机性短期资金。此类资金一旦市场出现细微变化,便会迅速撤离,进而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综上所述,前一个月A股市场涨势迅猛,积累了较为可观的获利盘,持仓浮盈表现突出。同时,前一个月A股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市场波动明显加剧。基于上述因素,短期内市场向上动能有所减弱,出现震荡调整行情的概率较高。
从宏观视角审视,A股市场流动性牛市的根基稳固,居民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趋势持续演进。在当前 A 股市场环境下,流动性无疑是驱动行情发展的核心要素,居民资金大规模涌入市场这一现象备受瞩目。8月融资融券余额一举突破2.26万亿元,市场热情强烈,高风险偏好资金愿意加杠杆投资。目前市场正处于 “存款搬家” 的起始阶段,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逐步强化,居民资金正加速从银行存款等传统领域向资本市场转移。基金整体业绩整体呈回暖趋势,吸纳了大量场外资金。此外,8月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频次也较7月大幅增加,彰显对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心。社保基金也积极入场,这类长期投资资金注重企业长期价值与潜力,持仓稳定,市场短期波动时坚定持有,对稳定市场信心作用重大。
经济基本面边际改善态势明确,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市场上行的关键动力,为 A 股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筑牢根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增长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 GDP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温和复苏。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更加凸显。从消费刺激政策来看,呈现出超预期的延续态势。当前,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正发挥着显著的乘数效应。并且,政策总开支占财政预算比例仍处于低位,具备长期延续的空间,能够持续为消费市场增添活力。从实际数据表现来看,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7.5%,成绩较为突出,充分彰显出补贴政策对内需的强大拉动作用。
综上所述,尽管市场短期陷入震荡,但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以及资金流向等多维度分析,A 股中期慢牛格局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各类资金加速入场,市场上行的动能正在不断积蓄,未来上涨空间值得期待。
企业盈利周期拐点渐近,基本面与流动性构建正向循环态势。随着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披露结束,A 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逐步明晰。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增速约为1.5%左右,该数据直观展现出企业盈利能力的显著增强。企业在成本管控与产品定价层面成效斐然,盈利修复趋势日益显著。当盈利增速能够验证预期时,业绩将对流动性增速进行正反馈,市场将从 “估值驱动” 模式向 “业绩驱动” 模式转变。彼时,市盈率(PE)与每股收益(EPS)的双重提升将成为驱动指数加速上扬的强劲动力。
内需改善的持续性或超预期,居民收入的回升,将成为驱动居民消费意愿上扬的关键动力。内需的好转乃是经济与企业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之一。回顾去年,消费市场呈现出较为疲弱的态势,这与居民信心不足存在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在经济环境变迁的大背景下,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消费决策。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就业市场持续向好,居民收入开始稳步回升。在此积极态势下,居民的消费信心有望得到有效修复,从对消费持审慎态度逐步转变为更倾向于打开钱包进行消费,进而带动消费意愿持续且显著提升,为消费市场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盈利周期拐点临近、居民可支配收入回升以及内需持续改善,A 股有望在调整后迎来新一轮快速上涨行情。
四、反攻行情如何布局?聚焦科技成长类板块,同时控制仓位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科技成长板块无疑构成政策与业绩共振的核心主线。就 AI 算力与应用领域来看,8 月 GPT - 5、DeepSeek - V3.1 等大模型密集发布。在这一高速发展的产业链当中,光模块、GPU、AI 芯片等环节的业绩确定性堪称最强。再聚焦半导体国产化领域,中芯国际 12nm 制程良率的提升以及长江存储 3D NAND 产能的爬坡,无疑是行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半导体产业在技术与产能层面实现重大突破。于新能源装备领域,固态电池量产进程正加速推进,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预计于 2026 年实现装车应用。同时,光伏 HJT 技术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成为行业发展的全新动力,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 PECVD 设备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机器人领域同样表现卓越,人形机器人电机、传感器国产化率实现突破,这意味着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逐步摆脱对外部供应的依赖。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具备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以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考察企业的业绩兑现能力与增长预期兑现能力。
在市场反攻初期,合理的仓位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乃投资者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关键策略。建议投资者采用“核心 + 卫星” 的配置模式。以较大仓位作为核心,布局于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领域,将其作为核心资产。这两个板块具备较高的成长性与发展潜力,能够为投资组合赋予超额的增长驱动力。以较小仓位作为卫星,布局于红利高股息的蓝筹板块,以此在高风险的大幅波动行情中发挥防守作用。同时,投资者亦应严格制定止损止盈纪律。对于基本面未发生变化的优质标的,若出现 15% 的回调幅度,可进行分批加仓操作,通过此种方式能够降低成本,提升收益。对于短期涨幅超过 50% 且估值存在透支情况的品种,建议兑现部分利润,以降低波动风险,避免因市场调整而致使利润大幅缩减。最终实现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有效降低风险,达成资产的稳健增值。
五、结语:在反攻行情中播种,于加速行情中收获超额收益
此前的市场,短期内向上动能有所减弱,面临获利盘阶段性止盈意愿带来的压力。不过从长期视角来看,市场赚钱效应显著,流动性充沛,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未改变。与此同时,企业盈利周期的拐点逐渐临近,基本面与流动性正构建起正向循环的态势。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回升以及内需的持续改善,A 股有望在迎来新一轮快速上涨行情。真正的投资高手,就如同在暴风雨中淡定航行的船长,在市场震荡之际,始终能保持理性与冷静。他们不会被市场的短期波动干扰,而是敏锐地反攻之际进行筹码切换。
牛市的本质,绝非在人声鼎沸、市场一片狂热之际盲目追涨,而是在震荡结束、反攻初期,果敢布局,把握那些被市场暂时忽略的机遇。提前布局科技成长板块,合理管控仓位,方能在后续的上涨行情中斩获超额收益。真正的财富,常常隐匿于那些不被多数人看好的角落,静待有眼光、有勇气的投资者去发现与挖掘。
[1] 【光大策略 | 月度观点】牛市未来关注哪些因素?——2025年9月策略观点
[2] 【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9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日历效应?
[3] 中报深度:业绩修复仍非坦途,但结构亮点已越来越多【广发策略】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来源:星图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