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星期日,凌晨三点今日要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6 03:19 1

摘要:一.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度工程建设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揭晓:中冶武建院研发的「钒钛高炉固废再生铁沟料成套技术」荣膺一等奖(全国仅30项)。该技术突破性实现冶金固废掺入比≥50%,建成全球首条年产15万吨再生铁沟料智能产线,产品耐侵蚀性提升2.3倍,在宝

一.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度工程建设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揭晓:中冶武建院研发的「钒钛高炉固废再生铁沟料成套技术」荣膺一等奖(全国仅30项)。该技术突破性实现冶金固废掺入比≥50%,建成全球首条年产15万吨再生铁沟料智能产线,产品耐侵蚀性提升2.3倍,在宝钢湛江基地创造单沟次通铁量158万吨的行业纪录。经中国金属学会鉴定,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年减排二氧化碳12.6万吨,节省天然矾土矿开采120万吨,同步编制国家标准2项。该成果标志我国冶金固废资源化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12号),自2025年4月5日零时起执行新标准:

- 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成人旅客附加费由20元调整为10元

- 800公里以上航段:由40元调整为20元

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及儿童旅客继续享受附加费50%减免政策。此次调整依据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预计年度为旅客减负超68亿元。民航局同步启动"机票价格阳光行动",要求各航司在购票界面明示附加费调整明细,并计划三季度推进国际航线附加费动态联动机制。

三.国家工信部公示2025年度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光子晶体科技研发的"全透明光子成像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该技术采用自研的纳米级光学超表面结构,在保持玻璃透光率≥88%的前提下实现8K级显像,像素密度突破15000PPI,能耗仅为传统LED屏的1/5。经中国计量院检测,其色域覆盖率达138%NTSC,在强光环境下的可视性提升300%。目前已在红旗L5概念车挡风玻璃、故宫博物院文物全息导览系统等场景商用,预计三年内带动智能玻璃产业链新增产值超500亿元。工信部表示将该项技术纳入《新型显示产业跃升计划》重点扶持名录。

四.国家能源局公布黄河流域生态能源示范项目进展:中国电建承建的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立体确权光伏项目正式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作为国家第三批风光大基地标杆工程,创新实施"四维确权"用海模式:

- 水面层:铺设双面双玻光伏组件162万块,年发电量12.3亿千瓦时

- 水体层:建设2000个抗风浪养殖网箱,年产斑节对虾860吨

- 滩涂层:保留1350亩传统盐田,年晒原盐12万吨

- 深层:配套溴素提取装置,年产量达2200吨

经自然资源部评估,项目实现海域空间利用率提升300%,碳汇能力增加4.6万吨/年,带动周边6个渔村年均增收3.2万元/户。该模式已纳入《全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重点推广名录。

五.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烈士遗骸鉴定专项成果: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烈士身份认定体系(DNA数据库比对、军事档案考证、战地遗物溯源),成功确认8位1953年铁原阻击战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身份。本次鉴定采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完成236份亲属样本线粒体全序列分析,匹配准确率达99.99%。档案专家组比对1951-1953年38军作战日志,精准锁定烈士所属114师340团2营建制。目前烈士DNA数据库已收录4.2万份志愿军亲属生物样本,配套开发的"英烈云"智能检索系统可实现战史档案与生物信息的跨模态关联。事务部表示,将启动"忠骨归乡"计划,年内完成所有已归国安葬烈士的身份确认工作。

六.国家能源局公布重大技术突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红外光谱智能除冰系统」在江西鄱阳湖风电场完成全工况验证。该设备采用8-14μm波段红外辐射技术,可在300米外定向清除5MW风机叶片覆冰,除冰效率较传统热风法提升3倍,单次作业能耗降低62%。测试数据显示,在-15℃冻雨环境下,30分钟内可清除2.5cm厚冰层,使机组发电效率从覆冰期的32%恢复至82%。该技术已列入《高海拔风电运维技术规范》修订草案,预计三年内推广至三北地区2000台机组,年增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减少运维成本8亿元。

七.在南极冰穹A的极夜星空下,直径3.2米的"宇宙收音机"正在聆听137亿年前的电磁波回声——我国自主研发的南极射电望远镜首次捕捉到星际分子云的诞生信号。这台能在零下80℃工作的观测神器,镜面精度比头发丝还细千倍,每秒能处理相当于百万部高清电影的数据量。科考队员形容它"比北极熊更耐寒,比企鹅更灵敏",通过分析氢原子21厘米谱线,正在绘制南极视角的银河系三维地图。更令人期待的是,它或许能捕捉到系外行星的文明电波。项目负责人透露,2026年将建成由6台同类设备组成的观测阵列,让中国在南极天文竞赛中掌握更多"宇宙话语权"。

八.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春耕气象服务专报》: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首席王纯枝指出,今年清明节气(4月4日)落于农历三月十二,形成"三月清明"的"后清"天时特征。气象大数据显示,相较于"二月清明"年份同期倒春寒发生概率降低32%,10℃以上有效积温增加50℃·d,春玉米适播期较常年延长7天。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已全面进入拔节期,墒情适宜比例达91%。农业部门启动"抢清墒保春播"专项行动,在东北黑土区推广智能播种监测系统,确保4月15日前完成1.2亿亩玉米播种目标。提醒长江中下游地区需防范清明后可能出现的阶段性渍害。

九.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国文博场馆迎来春季观展高峰,文旅部监测数据显示重点博物馆接待量同比提升45%。苏州博物馆「吴国北盟」特展系统呈现春秋吴楚文化交流史,展出吴王夫差剑等一级文物23件(套);故宫博物院「园林无界」特展创新运用3D纱幕技术还原圆明园四十景,促成中西园林美学对话;国博「探月工程廿载」专题展首度公开展出嫦娥五号月壤容器原型,配套月面VR行走体验区预约量超10万人次;福建博物院「丹青千嶂」明清山水画展实现93%展品数字化解读,观众扫码即可聆听画中诗词吟诵。各地通过"展览+科技+研学"模式,打造传统文化活化传承新范式。

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通报:医药保健品、机电产品等六大国家级行业商会联合发布《关于反对美方301关税升级的共同声明》。声明指出,美方依据所谓"对等关税"原则新增的27类商品关税,直接冲击我国约1800亿美元年出口额,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数据显示,受波及的医疗器械、稀土材料等商品全球供应链涉及76个国家超5万家企业。六家商会已启动"双轨应对机制":一方面配合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第七章准备反制清单;另一方面组织会员企业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第DS615号案件应诉。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表示,将适时发布《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延期清单》,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来源:热情春风J6wjf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