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时期,宫廷局势风云变幻。在杨贵妃尚未得宠之前,武惠妃宛如一颗璀璨却带着寒意的星辰,独霸后宫。她的到来,让曾经受宠的妃子们瞬间失色,地位一落千丈。武惠妃育有一子李瑁,也就是后来杨贵妃的前夫,被封为寿王。武惠妃野心勃勃,一心觊觎皇后之位。然而,由
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时期,宫廷局势风云变幻。在杨贵妃尚未得宠之前,武惠妃宛如一颗璀璨却带着寒意的星辰,独霸后宫。她的到来,让曾经受宠的妃子们瞬间失色,地位一落千丈。武惠妃育有一子李瑁,也就是后来杨贵妃的前夫,被封为寿王。武惠妃野心勃勃,一心觊觎皇后之位。然而,由于武氏家族在唐朝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微妙的地位,朝中老臣坚决反对她封后。封后之路受阻,武惠妃便将全部心思转而倾注到为儿子谋求出路上。
她与女婿狼狈为奸,在李隆基耳边不断诋毁太子及其他皇子,极尽污蔑之能事,说他们心怀鬼胎、居心叵测。日复一日的谗言,如同慢性毒药,渐渐侵蚀着李隆基的心智,使他疑窦丛生。终于,武惠妃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她谎称宫中出现贼人,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骗入宫中。三位皇子出于对宫中安危的担忧,匆忙间带着武器进宫护驾。与此同时,武惠妃却派人向李隆基密报,诬陷太子等人带兵入宫谋反。李隆基盛怒之下,竟丧失理智,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狠心赐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虎毒不食子”,但李隆基的这一行为,却让宫廷上下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皇子们人人自危,行事愈发谨慎小心。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在杨玉环身上重新寻得了爱情的慰藉,却也因此愈发荒废朝政。皇帝的昏庸在晚年愈发严重,整个宫廷被一种压抑且不安的氛围所笼罩。棣王李琰,乃是钱妃所生。钱妃虽有妃位,却因武惠妃和杨贵妃的先后得宠,早已失宠多时。李琰五岁时被封为鄫王,后又改封棣王。然而,这些尊贵的封号不过是徒有其表,依照唐朝制度,亲王们并无实际权力,既不能参与朝政大事,也无法领兵征战沙场,每日只能无所事事,以吃喝玩乐打发时光。
到了适婚年龄,唐玄宗亲自为李琰挑选了京兆韦氏为王妃。韦氏出身名门,举止端庄,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但遗憾的是,婚后多年,韦妃一直未能生育子嗣。于是,李琰依照亲王的标准,陆续纳了十几个小妾,其中张氏和杨氏最为得宠。正所谓 “三个女人一台戏”,妻妾众多,纷争自然不断。韦妃作为正妻,肩负着管理妾室的责任,可那些受宠的小妾仗着李琰的宠爱,根本不把韦妃放在眼里,时常在李琰面前搬弄是非,诬陷韦妃嫉妒心强、虐待她们。久而久之,李琰在小妾们的谗言蛊惑下,对韦妃也渐渐心生不满。
公元 752 年,张氏和杨氏这两个争宠心切的小妾,为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出,各自找来巫师求了符咒,偷偷塞进李琰的鞋底。一日,李琰进宫参加唐玄宗举办的宴会。在觐见皇帝时,一个与李琰素有仇隙的宦官,听闻了小妾们的所作所为后,觉得有机可乘,便在李隆基身边悄悄耳语一番,随后,李琰被要求当场脱鞋。李琰虽满心疑惑,但圣命难违,只能照做。结果,一张符咒从他靴子里掉落出来。李隆基见状,顿时怒发冲冠,认为李琰行巫蛊之术,大逆不道。就这样,李琰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当场关押起来。
李琰在狱中大喊冤枉,坚称自己对符咒之事毫不知情。李隆基派人彻查,很快便查明了真相,原来是那两个争宠的小妾所为。然而,即便真相大白,唐玄宗却依然余怒未消,将李琰关进了鹰狗坊,使其如同囚犯一般。被囚禁在鹰狗坊的李琰,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他不禁想起几年前太子李瑛和两位弟弟被父亲以谋反罪名赐死的悲惨遭遇,如今自己也身陷囹圄,会不会也落得同样的下场?在这种极度恐惧的煎熬下,年仅三十七岁的李琰,最终被活活吓死,结束了他那充满无奈与悲哀的一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素材
来源:云乐茶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