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急难愁盼变成“惠民清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08:41 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着眼解决影响百姓舒适度、满意度的急难愁盼,努力将群众“强烈呼声”化为“热烈掌声”。

把群众急难愁盼变成“惠民清单”

——常德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系列报道之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着眼解决影响百姓舒适度、满意度的急难愁盼,努力将群众“强烈呼声”化为“热烈掌声”。

从跑冒滴漏水管里的“饮水愁”,到千家万户畅饮的汩汩清泉;从家长忧心的“校园餐”,到孩子们餐盘里的“放心餐”;从患者辗转的“重复检”负担,到医疗结果互认的便利……常德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动员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困,从“解决一件事情”到“办好一类事情”延伸拓展,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犹如一张张“惠民清单”“民生账本”可感可及。

解“饮水愁” 汩汩清泉润万家

每年夏天是用水高峰,然而今年武陵区芦荻山乡金狮堤社区及周边居民不再为用水发愁。“现在水量足、水质好、水压稳,高峰期也不受影响,解决了我们的大烦恼。”74岁的孙家顺欣慰地说。这片区域供水管网已运行多年,存在跑冒滴漏问题。今年5月启动改造后,周边600余户饮水难问题彻底解决,同时还将覆盖到周边7个村居,3万余人用水难题有望全部“清零”。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常德以破解“饮水愁”为切入口,以点为基、辐射全域,汩汩清泉流进了沅澧千家万户。

汉寿县系统施治,大手笔启动2处万吨级水厂建设,同步实施113处小型农村饮水保障项目,161个村居水量小、水压低、水质差问题迎刃而解;临澧县‌直击痛点,投入近300万元,靶向整治农村饮水“水量不足、水质不稳、收费混乱”三大症结,以长效之策回应群众之急,10处问题整改惠及群众4万余人,一些乡镇“季节性缺水”成为历史;澧县破立并举,将69家民营农村水厂资产和经营权,统一收归国有企业运营,让农村供水回归公益属性;西洞庭着眼长远,斥资1.31亿元建设地表水制水项目,让群众实现“优质水”的梦想不再遥远。

打通“梗阻” 医检互认减负便民

“换家医院就得重新检查,费钱又费神!”62岁的唐女士肩疼多年,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近期,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医师调取唐女士在石门县人民医院的CT、磁共振报告等结果,补充必要检查后便确诊治疗,为她节约了500多元检查费,还节省了看病时间。这是常德回应群众诉求,便民减负的又一新举措。

“长期以来,患者更换医院看病就得重复检查,不仅加重患者负担、耗费更多精力,也浪费了资源。面对这种‘梗阻’,患者感到无奈。”市卫健委相关人员表示。打通信息“梗阻”是医检结果互认的前提。常德全面摸清信息化底数,统筹安排现有资源,在不新增财政投入下,逐步实现跨医院、跨层级、跨区域检查结果的智能检索、即时调阅、互认共享。

在全省推进三甲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基础上,常德市主动先行、率先将互认范围拓展至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明确临床检验互认113项、医学影像检查互认100项。截至8月31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间累计互认60.87万次,为群众节约检查费用1784.9万元,这道横亘多年的“梗阻”,变成了就医惠民的“通衢”。

阳光“烹制” 守好学生“盘中餐”

“校园餐”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牵动千家万户敏感神经。

在临澧县,师生、家长们对学校的两荤两素一汤营养餐交口称赞。该县教育局日前发起校园餐满意度网络问卷调查,全县2.2万名家长、2000多名教师参与反馈,总体满意度超90%。全县整治校园餐问题,从“学生专供大米”破题,形成从种植到包装、配送、贮存的全链条闭环,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澧县整治校园餐,出台新规定——校账局管、师生同费同餐、大宗食材公开招标。澧县蔬菜经营商户吕友华一度疑虑,“真的能落地吗?”他试着报名投标,没想到顺利入围供应商名单。买卖好不好做,与风气息息相关。经营者的预期更稳了,灰色开销没了,用吕友华的话说就是“生意做得踏实又有盼头”。

在常德,校园餐真正成为了“放心餐”“阳光餐”。这得益于教育部门立行立改、重拳治疴,推行“十项硬核”举措,严肃查处了一批校园餐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守好了学生的“盘中餐”。

办实“小事” 提升“民生温度”

民生的“关键小事”,件件都是“头等大事”。

柑橘是石门县永兴街道双溪社区的主导产业,由于地势高、水源远,此前一遇连续高温,橘园灌溉用水就面临短缺。街道组织居民参与生产自救,大力推广“居民集资+政府指导+党员带头”模式,构建了一张干群共建的智能灌溉管网。随着4套智能灌溉设备投入使用,柑橘覆盖面积达500余亩,200多户橘农抗旱无忧。党员涂继生感慨地说:“以前要人工拉水抗旱,现在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就能让柑橘即刻‘解渴’。”

临澧县福满市场蔬菜商户乔兴虎和妻子沈毅华,对重建升级后的农贸市场非常满意。夫妻俩经营蔬菜20年,他们说:“市场环境变好了,我们的营业额也比以往高很多,市场开业之初还免了商户2个月租金。”该县按照“百年建筑、现代市场、民生福地”目标,不仅打造了首个智慧农贸市场,还新建或改造升级29个现代市场,让百姓“菜篮子”幸福感加码,升腾了城市“烟火气”。

常德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明察暗访、挂牌督办等方式,治理农村地区领取邮件快件违规收费,对问题线索挂账销号,有力制止了农村快递违规收费乱象,“取件不收费”现已深入人心。

安乡县‌聚焦老城区群众强烈呼声,把巷道改造纳入县委常委班子整治台账,推动环境从“局部改”向“全面升”,坚持“一巷一策”改造方案,力求花小钱办大事,统筹建设小停车场、小公园、小广场、小绿地,全力为幸福“提速加油”。目前,全县50多条巷道焕然一新,新增的50多个小型停车场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这无一不是常德市坚持开门搞学习教育、聚焦民生“关键小事”的生动写照。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从清泉入户到校餐飘香,从市井烟火到便捷出行,从病有所医到老有所养……‌点点滴滴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浸润着百姓日常,是对“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最生动的回应。这份日益厚实、可感可及、不断延展的“惠民清单”,量出的是民生温度,托起的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也是常德学习教育成效最坚实的注脚。

终审:熊夏明

来源:常德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