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演义故事07除暴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08:02 1

摘要:上册说到,孝武帝刘骏贪图享乐,朝臣不敢劝谏。而孝武帝又把“两戴一巢”作为自己的心腹,遇有军国大事,必先与他们三人商议,然后再施行。

上册说到,孝武帝刘骏贪图享乐,朝臣不敢劝谏。而孝武帝又把“两戴一巢”作为自己的心腹,遇有军国大事,必先与他们三人商议,然后再施行。

“两戴”是戴法兴、戴明宝;“一巢”是巢尚之,他们过去都是刘骏在江州时的僚属。刘骏即位后,提拔他们三人为南台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

转眼到了孝建三年冬天,“两戴一巢”上奏献谀,无非是说孝武帝声名远播,国内承平。孝武帝也踌躇满志,特改孝建四年元旦为大明元年,大赦天下,庆贺施惠,粉饰太平。

第二年,北魏镇西将军封敕文、征西将军皮豹子,兵分两路,进攻刘宋的清口和青州,清口守将傅乾爱、青州刺史颜师伯将北魏兵击退。

南兖州刺史竟陵王刘诞借此时机,竟想趁乱起事,推翻孝武帝。他借口防魏,加固城垒,召集兵士,想与孝武帝一决雌雄。

刘诞的举动,有人密告给孝武帝,孝武帝任命老将沈庆之为车骑将军,给他配备了同样是六十多岁的老将宗慤,担任左卫将军。诏令二人在广陵城下会师,限期破城。

刘诞封申灵赐为骠骑府录事,王屿之和范义为中军长史,儿子刘景粹为中军将军,然后,筑坛歃血为盟,誓师固守。

此时,刘宋的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之前曾奉命防范北魏,现也来到广陵,协助沈庆之一同攻城。

刘诞为了解围,派部将从四个城门同时杀出,去袭击宋军的兵营,结果都被宋军杀退。城中的军民大批地溜出去投降,沈庆之趁机率部众攻城,很快就攻破了外城和内城。

刘诞与申灵赐慌忙藏在了后花园,被沈庆之的部将沈胤之抓住,把两人斩首,首级送往京城。刘诞的母亲和妻妾全部自尽。

沈庆之向京都报捷,朝臣们欢呼雀跃,唯独侍中蔡兴宗默不作声。孝武帝便问他:“你怎么不向朕庆贺呢?”蔡兴宗正色道:“陛下今日该为杀戮而伤心,我怎么能庆贺呢?”

孝武帝听了这话非常生气,于是下令屠城。沈庆之接到诏令,急忙上奏劝阻不要杀戮太多,并恳请饶过老人和小孩。孝武帝虽然同意,但还是下令诛杀了广陵城的所有壮丁,并将妇女充作军赏。

而监刑官宗越,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他备极折磨这些壮丁,然后才剁落头颅。三千多个首级,被扔在了石头城南岸,堆成了一座头颅山。

沈庆之班师回朝,孝武帝封他为司空。没过多久,沈庆之便把司空职位让给了柳元景,然后带着家眷、奴仆迁居娄湖,过起了田园生活。

刘宋到了大明五年,孝武帝的十四弟海陵王刘休茂阴谋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太宰刘义恭以此恳求宋主裁抑诸王,不让他们任职边州,并杜绝养宾客、练甲兵。

孝武帝本想准奏,但侍中沈怀文强烈谏阻,孝武帝只好将这个提议暂时搁起,但心中却怏怏不乐,对沈怀文不满。

可沈怀文是个正直的大臣,每过一段时日,他总有几本奏牍上奏,这更引起了孝武帝的反感。

到了大明六年正月,沈怀文因妻子病重,请乞辞职回武康原籍探亲,没想却遭到了孝武帝的猜疑。孝武帝竟污蔑他回家准备谋变,下诏赐死了他。

从此,朝中是正人气短,奸佞扬镳。“两戴一巢”一边向孝武帝邀宠,一边收受贿赂。还有侍中颜师伯,极会阿谀奉承,每次与孝武帝赌博,都故意输给孝武帝,因而得到重用。

再说,刘义恭看到自己的兄弟屡遭杀害,也害怕起来。他本任太宰兼扬州刺史,因怕权力过重而遭到孝武帝的猜忌,于是恳请辞去刺史职位。孝武帝任命还未满十岁的二皇子西阳王刘子尚接任扬州刺史。

随后,又封六岁的八皇子刘子鸾为新安王,让他担任南徐州刺史。刘子鸾的母亲就是受宠的殷淑仪,怎奈红颜薄命,大明六年四月,殷淑仪病亡,孝武帝悲痛不已。

殷淑仪死后,孝武帝更加疼爱八皇子,晋封刘子鸾为司徒,加号抚军。并任命擅有文才的谢庄为抚军长史。令他用心辅佐自己的爱儿,想培养刘子鸾嗣位。

孝武帝思念殷淑仪,身体渐衰,无心理政。到了大明八年夏季,孝武帝得了一场大病,没过几天,便去世了。孝武帝刘骏在位共十一年,享年三十五岁。

临死前,他遗诏太子刘子业嗣位,加封太宰刘义恭为中书监兼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让两人辅佐新帝。还有沈庆之、颜师伯、王玄谟等人都委以重任。

十六岁的刘子业即位后,不愿治理朝政,只知道玩乐。而戴法兴、巢尚之等人仍在朝中担任要职,他们趁机总揽大权,专制起来。

他们一手遮天,随便升降调换官吏,敢于直谏的蔡兴宗由铨衡(考察选拔人才的官职)被贬为新昌太守;尚书刘璨被降为御史中丞;领军将军王玄谟,被贬为南徐州刺史。

刘子业嗣位后,想要收揽大权,亲自处理朝政。怎奈戴法兴从旁掣肘,令他懊悔不已。官华愿儿对子业说:“外面盛传戴法兴与太宰颜师伯、柳元景串通一气,压服朝臣,陛下的皇位危险了!”

刘子业被他一吓,当即写下诏书,将戴法兴赐死,并将巢尚之罢职(此时,戴明宝已死)。颜师伯本来与戴法兴、巢尚之二人勾结,权倾内外,突然听说新帝降下圣旨,不禁大惊。

果然过了几天,刘子业下诏撤销了颜师伯的右宰相职务,改为尚书左仆射,王或为右仆射,令两人一同处理尚书事务。颜师伯又惊又怕,慌忙与柳元景密谋废立事宜。

柳元景、颜师伯想废掉刘子业,改立刘义恭。他俩又与沈庆之商议,偏偏沈庆之与刘义恭不和,并且看不惯颜师伯的蛮横专断。于是他表面上答应,暗中却派人向刘子业告密。

刘子业当即率领羽林兵包围了刘义恭的府第,然后麾众闯进,残忍地杀死了刘义恭及其四个儿子。随后,柳元景、颜师伯二人及家眷也全都被斩。

刘子业正式接掌朝政,改元景和。任命沈庆之为太尉兼侍中;袁凯为吏部尚书;徐爰任尚书左丞。从此,刘子业狂暴昏淫,毫无忌惮。

刘子业有个同胞姐姐封山阴公主,已嫁给都尉何戢为妻。刘子业却将姐姐召入宫中,不许她回家,和她同餐同宿,仿佛夫妻一样。

刘子业封姐姐为令稽长公主,让她监管各郡王。并且应姐姐的要求,为她征得三十名美男子,侍奉于她。公主有了这些美男子,刘子业只好另寻新欢。

刘子业猛然想起宁朔将军何迈的妻子,她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女儿,封新蔡公主。长得杏眼桃腮,千娇百媚,虽然已上了年纪,但是风韵犹存。

按辈分他是刘子业的姑姑,可刘子业却不管这些,宣召她进宫。与她睡了几个晚上,刘子业越发喜欢公主。怎样才能留住公主呢?刘子业想出了一个诡计。

就是伪称公主暴毙,然后派人将一具棺材送往何迈的府邸。而棺材里的尸体,却是一个硬被毒死的宫婢,用来冒充公主。何迈心知肚明,但也无可奈何。

而在宫中,活蹦乱跳的新蔡公主被封为贵嫔,对外称她为谢氏,宫人称她为谢娘娘。

再说新安王刘子鸾为父亲守丧,还没回蕃地。刘子业想起自己的皇位险些被刘子鸾夺去,便勒令十岁的刘子鸾自尽。刘子鸾对左右说道:“希望下辈子不要生在帝王家!”他的同胞弟弟和妹妹同时被害。

随后,刘子业又下令挖掘了殷淑仪的墓,毁了碑石。毁掉殷淑仪的陵墓后,刘子业还想毁掉父母的景宁陵,多亏太史劝他说,毁陵对嗣主不利,他才因此作罢。

且说何迈,自己的妻子被刘子业抢去,心中很是委屈,又惭愧又气愤,他暗中蓄养死士,想伺机除掉刘子业,拥立晋安王刘子勋为帝。

偏偏有人报知刘子业,刘子业亲自带着禁军,冲入何迈的宅府,何迈虽然孔武有力,可究竟人单势孤,丢掉了性命。

沈庆之对刘子业的种种行为看不过去,经常规谏,但刘子业就是不听。沈庆之灰心敛迹,闭门谢客。

吏部尚书蔡兴宗和沈庆之的侄子沈文秀都劝沈庆之除掉暴君刘子业,可沈庆之不同意。没过几天,沈庆之就大祸临头了。

原来刘子业杀掉何迈后,想册立谢贵嫔为皇后,他生怕沈庆之入宫劝谏,便先堵住路桥,断绝沈庆之的入宫之路。八十岁的沈庆之怀着愚忠,想入朝进谏,发现道路被堵死,才怅然折回。

当晚,直阁将军沈攸之(沈庆之的侄子)带领人马,怀揣着毒酒来到沈庆之的府邸,说是奉旨赐死。沈庆之不肯喝酒,沈攸之竟扑上前去,用被子捂死了他。沈庆之的儿子中,只有二子沈文季逃离京城。

到此时,朝廷中的老一辈功臣几乎丧亡殆尽,刘子业担心那些在京外供职的叔父们会造反,于是索性将叔父们全部召回京都,囚禁起来。

刘子业闲遐的时候,就拿叔父们取乐。他称湘东王刘彧为猪王,建安王刘休仁为杀王,山阳王刘休祐为贼王。

尤其对刘或更是过甚。刘子业曾让人在地上挖个大坑,在里面放上水和土,和成稀泥,然后扒下刘彧的衣服,将赤裸的刘或丢入坑中取乐。

刘子业管刘或叫猪王,他感到莫大的耻辱,十分怨恨刘子业。刘子业便让人把他捆在一根木棒上,扛往厨房,下令说:“今天要屠猪。”

刘休仁为了阻止杀刘或,在一旁笑道:“现在还不是杀猪的时候。”刘子业问他为什么?刘休仁答道:“等皇太子出生了,我们再杀猪取肝肺庆贺。”刘子业听完笑道:“好!好!缓几天再杀猪。”

第二天,刘休仁又向刘子业奏请道:“猪应该好好饲养,这样拘禁的话,猪会变瘦的,到时候肉不好吃。”刘子业这才释放了刘彧。

却说晋安王刘子勋是刘子业的三弟,出任江州刺史,因为刘宋的历代先皇在兄弟中都是排行第三,刘子业怕将来自己的皇位,也会被老三刘子勋抢去,所以想趁早除去他。

刘子业于是派亲信朱景石带着毒药,去赐死刘子勋。刘子勋的典签谢道迈得知消息后,连忙报告长史邓琬。邓琬带人杀了朱景石,救下刘子勋,然后召集五千多人马,举起义旗,屯兵于大雷。

可刘子业毫不在乎,仍是整天荒淫,他召集诸王的王妃、公主,将他们关在一个房间里,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宠臣随意取欢侮辱。

南平王刘铄已死,他的王妃江氏拼死不从。刘子业愤怒地说:“你如果不依我,我马上杀了你的三个儿子!”江氏依然不从。刘子业果然派人杀了她的三个儿子,并鞭打江氏。

刘子业为此有些扫兴,但他很快又想出了新的花样:就是召集后宫所有的妃嫔、婢女、侍卫去华林园游玩,然后在宽敞的竹林堂里,令男女裸体追逐嬉戏、乱交。

有一个宫女不愿脱衣,被刘子业当场处斩。其他宫女大为惊惧,只好勉强遵命。刘子业看着眼前的场景,得意洋洋,一直玩到晚上才回宫休息。

当夜,刘子业做了一个噩梦,梦见那宫女浑身是血、披头散发地向他走来,指着他的鼻子痛骂。刘子业吓得昏厥过去。

第二天一早,刘子业就带着群巫以及数百名宫女,到竹林堂射鬼。刘休仁、刘休祐及会稽长公主随从,而刘或则被软禁在秘书省内,刘子业随时准备杀掉他。

原来,刘子业杀害刘义恭等人后,担心有人害他,因而任命宗越、谭金、童太一、沈攸之为直阁将军,让他们做自己的贴身护卫。

且说湘东王刘或屡次涉危,感到朝不保夕,早就与内监王道隆、主衣寿寂之等人密商除掉刘子业。他们又串通了刘子业身边的淳于文祖、姜产之等人,伺机刺杀刘子业。

这天,刘子业派宗越等四大护卫去暗杀湘东王刘或。这次他到竹林堂来,身边一个护驾的勇士都没有。

在竹林堂里,巫师先开始作法,似乎在招鬼,然后刘子业与众侍卫拔出箭一阵乱射。巫师说鬼已经死光了,刘子业大喜,令人摆宴庆贺。

正要入座畅饮,突然一群手持钢刀的人闯了进来,为首的正是寿寂之、姜产之、淳于文祖等人。刘休仁、刘休祐等人早已奔逃出去,巫师、婢女等人也仓皇乱窜。

刘子业见事不好,忙引弓搭箭,射向寿寂之,被寿寂之躲过。刘子业转身就跑,被寿寂之追上,一刀毙命。

刘休仁和刘休祐跑到景阳山,正惊慌失措时,寿寂之等人已经找了过来,说是暴君已除,应当立即迎立湘东王为帝。

刘休仁等人直奔秘书省,把被软禁的湘东王刘或扶在座位上,连忙跪下叩头称臣。

第二天,湘东王又以太皇太后的诏令,杀死刘子业的同胞兄弟、扬州刺史刘子又尚及姐姐会稽长公主。

此时刘子业还暴尸在竹林堂,湘东王的大舅哥仆射王或对他说:“刘子业虽然悖逆、凶残,但好歹曾是一国之君,应该略备丧礼,免得人们说闲话,毕竟人言可畏啊!”

湘东王于是派人将刘子业葬在秣陵县南面。刘子业死时年仅十七岁,改元不到一年,因此称他为废帝。

公元465年十二月,湘东王刘或正式即位,改元泰始,被称为宋明帝。哪知宋明帝即位后,许多地方都不愿臣服。

尤其是晋安王刘子勋不服宋明帝,仍然兴兵作乱。其实刘子勋年仅十岁,那懂那么多,都是长史邓琬在背后唆使。

当初邓琬屯兵于大雷,是准备讨伐刘子业的。现在刘子业已死,刘或称帝,他又开始转向讨伐宋明帝刘或。

宋明帝刚即位,就安抚废帝刘子业身边的“四大金刚”宗越、谭金、童太一、沈攸之,他们四人虽然受到赦免,但内心还是忐忑不安。

宋明帝怕他们在京都生乱,把他们安排到外地为官。宗越、谭金、童太一这三个人感觉不平,就预谋准备发动叛乱,然后告诉沈攸之,要求一起行动。

沈攸之将阴谋向宋明帝和盘托出,于是宗越将三人被捕,在狱中被处死。沈攸之却转祸为福,被认为是忠臣,依旧做直阁将军,成为宋明帝的心腹。

再说,邓琬本以为发难刘子业一旦成功,刘子勋既能登上皇位,他就可以手握朝政大权,不料半道上却岔出个宋明帝,使他非常懊恼。

邓琬替刘子勋发下檄文,征讨宋明帝。一时间,郢州、荆州、会稽、徐州、冀州、青州等各州的刺史、太守竟相归附。邓琬见势力壮大,竟然奉刘子勋为帝,改元义嘉。

兖州刺史殷孝祖带着两千多人的队伍来到建康勤王。宋明帝又派出山阳王刘休祐征讨豫州的殷琰;巴陵王刘休若讨伐会稽的孔凯。

刘休若率同尚书张永、辅国将军萧道成等人,攻打会稽郡。孔凯坚守不住,弃城而逃,半路被杀死。

刘休祐带领辅国将军刘勔等将领来到合肥,刘休祐命刘勔攻城。合肥是殷琰的属下镇守,见宋军强大,慌忙将合肥城献出。

刘休祐与刘勔又逼近寿阳,殷琰非常惶急,忙整兵固城自守,但是势孤援绝,只得率兵士向宋军投降。

殷孝祖在进攻赭圻时,督令将士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叛军拼命抵抗,殷孝祖中箭身亡,军心摇动。多亏副统领沈攸之及时安抚部众,军队才没有溃散。

宋廷当即任命沈攸之为辅国将军,代替殷孝祖督管前锋军事,又将建武将军吴喜从会稽调往赭圻。沈攸之随即率领各军围堵赭圻城。

扼守赭圻的薛常宝,因城中缺粮,忙向豫州刺史刘胡求援。刘胡亲自率领一万多名士兵护送粮草,但在赭圻城下,沈攸之命宋兵万箭齐发,射退刘胡军,截获了粮草。

薛常宝见刘胡战败而去,自知孤城难守,忙开门突围,逃入刘胡寨中。沈攸之随即入据赭圻城,建安王刘休仁也从虎槛赶到赭圻。宋明帝得知占领赭圻,派人犒赏将士。

再说邓琬打着刘子勋的旗号,征召雍州刺史袁凯到寻阳。袁凯带领两万多名士兵,一千多艘战船,来到寻阳与各路人马会师。

胡等人将袁凯迎入军营,商讨了军情。袁凯令刘胡出兵浓湖,堵截宋军。

刘胡想夺回被宋军抢去的粮草,结果被宋军杀得大败。他让人通知袁凯,谎称去攻打钱溪和大雷,实际却坐上薛常宝秘密备好的船只,逃往寻阳。

袁凯得到消息,顿足愤恨道:“没想到被这小子捉弄了,真是后悔啊!”然后,他对部众说:“我去把刘胡追回来,你们守在这里,不得轻举妄动。”说完,就带着一千多人,佯装追赶刘胡,也溜之大吉了。

浓湖和鹊尾各营的兵士总共不下十万人,但主帅不在还怎么坚守,索性全部向宋军投降。建安王刘休仁占据浓湖、鹊尾后,派沈攸之去追击袁凯。

再说,袁凯与鹊尾守将薛伯珍在逃往寻阳的路上相遇,薛伯珍设计杀死了袁凯,随后提着袁凯的首级,带领士兵赶往钱溪,准备向宋军投降。

途中遇到马军将军俞湛之,薛伯珍给他看袁凯的首级。俞湛之表面上道贺一番,暗中却趁薛伯珍不备,拔刀杀死了他,然后带着两颗头颅,去刘休仁的大营邀功。

且说刘胡来到寻阳,对邓琬讲了兵败的情况,邓琬一阵叹息。刘胡当即恳求加拨粮饷,再决一战。邓琬答应了他,令他出屯湓城。不料刘胡一出寻阳,就跑向丐口,被宋军所杀。

邓琬得知刘胡离去,更加惶急,连忙召集众人商量对策。众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一个好计策,愁得面面相觑。

尚书张悦想出一条妙计,他诈称生病,召邓琬到府上议事,邓琬应召而来。张悦对他叹道:“我这病是因国事累的,现在危亡至急,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邓琬踌躇半天,才嗫嚅道:“看来只好斩杀晋安王向宋主谢罪,说不定还能保全大家的性命。”张悦冷笑道:“这也太残忍了,难道出卖王爷就可以存活吗?唉!我们还是先喝一杯,再慢慢想对策吧!”

说完,张悦向帐后一挥手,令人拿酒。帐后一声响应,突然闪出许多甲士,手中并无酒杯,有的只是刀械。他们一拥而上,将邓琬砍死。

张悦又派人杀光了邓琬的几个儿子,然后乘坐着一艘小船来到刘休仁的军前,献上邓琬的首级,认罪乞降。

刘休仁随即令沈攸之占据寻阳,刘子勋被抓获。可怜十一岁的刘子勋,只做了半年寻阳皇帝,就落了个身首分离的下场。他的党羽,除了几个见势归顺的人以外,大多被诛杀。

刘休仁得胜回京,私下对宋明帝说:“刘子勋的弟弟还活在世上,还是早除遗患为好!”宋明帝依言,将剩下的十多个侄子一同赐死。欲知后续故事,请看下册《祖冲之历法》。

来源:划过指尖的烟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