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莓”成“致富果”,惠城芦洲岚田村以 “政企村”发力绘振兴“岚”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5 20:58 1

摘要:这幅“镇党委出题、村党支部答题、企业解题”的百千万工程实景画,正是芦洲镇党委以“党建红”引领“蓝莓蓝”的生动实践——镇党委定方向、村党支部强落实、企业抓质效,三方协同让“小蓝莓”成为“致富果”,托举起村民的幸福生活。

四月,惠城区芦洲镇岚田村百亩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颗颗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农户们穿梭于棚架间,将饱满多汁的果实轻摘入篮。

这幅“镇党委出题、村党支部答题、企业解题”的百千万工程实景画,正是芦洲镇党委以“党建红”引领“蓝莓蓝”的生动实践——镇党委定方向、村党支部强落实、企业抓质效,三方协同让“小蓝莓”成为“致富果”,托举起村民的幸福生活。

镇党委“定调子”,
“党建服务员”跟踪服务项目落地

芦洲镇党委以顶层设计破题,于2024年主动牵线惠城区政协,精准对接蓝莓企业落地需求,靶向筛选岚田村等具备生态优势的村居,搭建“政企村”对接平台。从土地流转、设施农用地审批到水电配套、物流链打通,全程配备“党建服务员”跟踪服务,实现项目落地“零梗阻”。

挺立的蓝莓大棚。

此外,为强化岚田村蓝莓基地的品牌赋能,芦洲镇党委创新“党建+研学”模式,组织本地选调生联合外单位党员干部开展“党建+研学”主题活动。研学团成员沉浸式参与蓝莓管护、鲜果采摘、品控分拣等全流程,通过撰写产业调研报告、发起“我为岚田蓝莓代言”朋友圈接力等形式,构建“体验+传播+转化”闭环,吸引党员干部及周边群众200余人次走进基地,带动周末采摘及外送订单增长,实现党建研学成果向产业发展实效的直接转化。

村党支部“铺路子”,
头雁领航激活撂荒沃土

在镇党委统筹下,岚田村党支部发挥“桥头堡”作用,召开10余次村民代表大会,攻克212.3亩撂荒地权属争议、地块整合等难题,将昔日“养鸡竹林”蝶变为现代蓝莓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岚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5万元跃升至20万+,彻底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

分拣好的蓝莓。

针对企业在蓝莓分拣、包装等环节的用工需求,岚田村党支部组建起“党员先锋队”,逐户动员农户参与企业开设的蓝莓管护培训班,为蓝莓园定向输送劳动力20余人,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预计人均月增收3000元。如今,岚田村逐步形成“支部带企业、企业联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让土地生金、群众受益。

企业“搭棚子”,
科技赋能成就品质蓝莓

作为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岚田村“怡可园蓝莓”以科技赋能品质升级,精选“花香蓝莓”等特色品种,其果实果香馥郁、脆甜多汁,花青素含量高。在蓝莓种植过程中,企业投资1500万元引入高品质蓝莓苗3万余棵,配备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及专业科学管护团队,通过电子设备端远程调控灌溉施肥,实现“精准滴灌、科学管护”,确保每株蓝莓在黄金期获得最佳养分供给。

眼下正是蓝莓的盛果期。

不仅如此,企业还建立全流程品控体系,按果径(22+、18+、15+毫米)及成熟度分级分拣,分别对接高端商超、电商平台等,基地蓝莓预期亩均产值达5万元。

走进岚田村的蓝莓园,只见蓝莓大棚鳞次栉比,采摘游客络绎不绝。乘着“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东风,该村正规划建设集生态采摘、田园研学、农家体验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推动“单一种植”向“三产融合”升级。

市民在采摘蓝莓。

据介绍,芦洲镇将继续深耕“一村一品”,让党旗在产业链上高高飘扬,以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让更多“岚田经验”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出丰硕果实。

来源:惠城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