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腊人和波斯人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奇妙得很,就像一对相爱相杀的 “欢喜冤家”。他们互相掐架,打了好几百年的仗,争得那叫一个热闹。可神奇的是,他们又彼此敬重,在某种程度上,都承认对方是有文化、有底蕴的文明,这待遇,好多其他民族可都享受不到,希腊人对他们可没这么客
希腊人和波斯人之间的关系,那可真是奇妙得很,就像一对相爱相杀的 “欢喜冤家”。他们互相掐架,打了好几百年的仗,争得那叫一个热闹。可神奇的是,他们又彼此敬重,在某种程度上,都承认对方是有文化、有底蕴的文明,这待遇,好多其他民族可都享受不到,希腊人对他们可没这么客气。
普鲁塔克跟我们讲过这么个事儿,亚历山大看到薛西斯的雕像时,突然就停下了脚步,盯着雕像开始碎碎念:“我到底是该直接走过去,把你扔在这儿,谁让你当年对希腊发动远征;还是把你重新立起来,毕竟在其他方面,你这人也挺宽宏大量,有不少美德的?” 瞧瞧,这内心戏多足。后来亚历山大跑到中亚(就是现在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那一片),去追捕那些觊觎大流士三世王位继承权的家伙,感觉他一刻都闲不下来,浑身充满了躁动因子。
公元前 326 年,亚历山大脑子一热,决定去入侵印度。刚开始打了几场胜仗,可他这步子迈得太大,扯着 “士兵们的后腿” 了。士兵们早就打累了,天天在外面打仗,都想回家舒舒服服地享受胜利果实。最后,那些本来对亚历山大忠心耿耿的士兵都公开造反了,虽说还是会听他指挥,保护他的安全,但打死也不继续出去搞征服了。没办法,公元前 324 年,亚历山大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埃兰古城苏萨。
在征战期间,亚历山大为了在新征服的臣民眼里显得自己这个波斯皇帝当得名正言顺,可费了不少心思,结果却和自己的希腊士兵闹得关系紧张。有个典型的例子,亚历山大喝醉了酒,脑袋一热,居然把曾经救过自己命的朋友给杀了。这场要命的冲突,起因就是有人指责亚历山大被东方的生活方式带 “坏” 了,染上了那些 “不良嗜好”。还有个麻烦事儿,就是得让希腊和马其顿的老兵跟波斯军官融合到一块儿。一开始他搞了个指挥权混合安排,让希腊军官去指挥波斯军队,反过来也一样。他还搞了一场大规模的 “联姻运动”,让自己的军官们和苏萨(曾是波斯的埃兰首都)的贵族妇女结婚,可这事儿最后也没成什么气候,没产生啥持久的效果。等局势稍微稳定下来,亚历山大就开始整顿行政管理,一口气处决了好几个被发现贪污腐败或者不忠诚的总督,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回到波斯没多久,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突然就挂了。最有可能的死因是在附近沼泽地染上了热病,不过之前有人老想谋害他,所以也有人怀疑他是被人下毒了。关于他的死因,各种理论多得能出一本书,几十种说法,可到现在也没个能让人信服的定论。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戏剧性,一个能推翻帝国、在无数战斗和受伤中都挺过来的猛人,最后居然不是死于阴谋诡计,而是因为一场普普通通、不太光彩的疾病,实在让人感慨。他被葬在亚历山大城,可后来遗体去哪儿了,谁也不知道,公元 2 世纪之后就没了消息,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亚历山大对波斯的征服,那影响可大了去了。他快不行的时候,将军们围着他,非要他指定谁来继承王位,他就回了一句 “最强大的人”。得,就因为这句话,帝国直接分裂了,分成了马其顿和希腊、色雷斯、安纳托利亚西部,还有真正意义上的波斯地区(包括中亚、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埃及,埃及当时还统治着黎凡特的部分地区、塞浦路斯和安纳托利亚南部。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里,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出来的这些 “小碎片”,大多都在希腊的控制或者影响之下,这个时期就被叫做希腊化时期。说起来,当地居民的生活其实也没太大变化,主要就是贵族阶层彻底希腊化了,要不就是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或者当地文化混在一块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托勒密王朝,这是将军托勒密建立的,一直统治到罗马时代。他们的权力基础和军事招募靠的是希腊殖民者,可又把当地的习俗学了个遍,两边好处都占了。这个王朝最后一位成员就是克利奥帕特拉,她还是尤利乌斯・凯撒的情人呢。公元前 30 年,随着她去世,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也就结束了。这希腊化还引发了中亚希腊帝国的兴起,也就是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你说这事儿多有意思,这个王国和亚历山大的征服直接相关,文化上也有联系,而且还在离希腊那么远的地方,结果却是最后一个幸存下来的,简直像个倔强的 “小强”。
来源:蚁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