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好评如潮,但我也要提出一个全新的疑问:在全员高情商、一团和气的表面之下,是否隐藏着另一种隐忧——我们会不会看到一次过于平滑、甚至有些客套的旅行记录。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最新一期,张晚意接过导游的反应,超过大家想象,他含泪直言“这节目一点剧本没有啊 ”。
花少确实很难靠剧本。因为旅行的变量,是最难设计的。这一季开播已经4期了,凭借其和谐温暖的氛围,口碑很好。
但意外的是,节目出现了花少历史上一种全新的现象:温暖快乐,但逐渐无人问津。
虽然好评如潮,但我也要提出一个全新的疑问:在全员高情商、一团和气的表面之下,是否隐藏着另一种隐忧——我们会不会看到一次过于平滑、甚至有些客套的旅行记录。
节目组开播逐个面试嘉宾的操作,就史无前例地把“最坏的话说在了前面”。
导游龚俊,也因为生活经验极其丰富展现出极强的责任心,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了规避,把当地导游、行车安排、搬行李等问题都提前解决。过往几季经常占用很大篇幅的找车、搬行李、行李超重,都没有发生。
本季节目组明显降低了难度,将可能引发紧张感的考试环节改为嘉宾擅长的领域——将大家最害怕的考试改成了他们最擅长的表演和播音。这种调整虽然保证了节目的顺利进行,却也削弱了旅行的挑战性和成长性。
本季旅行项目的选择也呈现出平民化趋势。有网友敏锐地总结:“过去我们看花少经历的是普通老百姓未曾经历的旅行,而这一次他们所体验的出海观鲸鱼、浮潜,却是不少年轻人都体验过的旅行项目。”
当节目中的旅行体验与普通人所能经历的越来越接近,节目失去的是一种让人仰望的梦幻感。
《五十公里桃花坞》第四季就面临类似质疑:嘉宾们为了不被“骂”上热搜,总是一团和气,不当出头鸟,不引众人怒,以自我调侃为主,去复制被印证成功的笑点。结果节目失去了前几季的锐度和深度,沦为了一档生活类慢综。
如何提升看点呢?
我认为,事后采访,是本季花少没有突出特点的环节。
采访中,更多是重现第一落点的感受,而非对针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换句话说,没有走入人的内心。人与人在旅途中价值观的碰撞、相处方式的思考,本就是旅行中的一部分,却被这个原本需要反思的环节,精心回避了。
真正的真诚不在于完全消除冲突,而在于真实展现旅途中的各种境遇和情绪。最好的旅行综艺应该能够在真实与和谐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过度制造戏剧冲突,也不刻意回避自然发生的矛盾。
《花少7》的温馨固然令人愉悦,但如果下一季、下下季都延续这种模式,观众是否会产生新的审美疲劳?
期待后面几期《花少》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真实的惊喜:既保持本季的温暖氛围,又不失旅途中应有的挑战与成长。
毕竟,最好的旅行不仅是欣赏风景,更是在应对挑战中发现自己的另一面。
来源:媒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