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1日讯9月11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枣庄市‘技能领军人才’”记者见面会。记者见面会邀请到5名枣庄“技能领军人才”优秀代表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他们是:山东泉兴能源集团枣庄市沃丰水泥有限公司李修启先生、枣庄技师学院王其平老师、滕州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1日讯9月11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枣庄市‘技能领军人才’”记者见面会。记者见面会邀请到5名枣庄“技能领军人才”优秀代表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他们是:山东泉兴能源集团枣庄市沃丰水泥有限公司李修启先生、枣庄技师学院王其平老师、滕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吴敏女士、中建材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洪升先生、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孔磊磊老师。
滕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吴敏女士在见面会上介绍,她参加工作将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建筑一线从事电焊工作,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多种焊接方法,特别是在利用氩弧焊焊接有色金属铝、铜、不锈钢,利用镜面反射焊接管道等方面技艺娴熟。在钻研焊接技术的同时还肩负起带徒授业的重任,通过“传、帮、带”活动,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生产骨干、技术能手。她先后荣获“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工匠”“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建筑行业技术能手”“齐鲁巾帼工匠”“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鲁班工匠”“枣庄市首席技师”,“枣庄市最美职工”“滕州市十大工匠”等荣誉称号,2022年12月被推选为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回首近三十年的焊工生涯,吴敏靠的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将以下几点融入 工作的每一天:
将“火花”视为“艺术”。电焊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精细的手艺。当吴敏专注于让每一条焊缝都均匀平整、光滑如鱼鳞时,这项工作就从枯燥的重复变成了创造性的艺术。这种将简单做到极致的追求,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乐趣。
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电焊工作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厚度、不同的位置,甚至不同的天气,都会带来全新的挑战。比如,在仰焊位置焊接一个巨大容器时,火花会掉到身上,操作非常别扭,如何保证在艰难姿势下焊透且成型美观?又比如,焊接特殊合金材料时,如何精确控制热输入以防止产生裂纹?每一次成功攻克一个技术难关,带来的巨大喜悦都会冲淡所有的辛苦。这种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技术瓶颈带来的成就感,是驱动吴敏不断向前的最强动力。
“责任”二字重于泰山。干得越久,就越懂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她焊过船舶的龙骨、压力容器的管道,还有厂房的钢结构,这背后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她深知我的工作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
持续学习,从“焊工”走向“工匠”。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焊条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激光焊……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如果满足于现状,很快就会被淘汰。吴敏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钻研新的焊接技术,研究金属材料和焊接冶金原理。通过学习和实践,不仅知道怎么焊,更明白了为什么这么焊。这种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蜕变,让她能从更高的维度去理解和解决焊接难题,真正感受到了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力量。
传承技艺,让热情延续。现在,吴敏的目标更多是“传承与创新”。带徒弟、传授技艺成了新的热情来源。把近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和感悟毫无保留地传下去,不让学生们走弯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和学相辅相成,年轻人提出的新想法有时也会给吴敏启发,让她能研究更高效的工艺,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看到年轻人成长起来,那种喜悦和自己完成一个重大项目是一样的。
闪电新闻记者 李环宇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