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根 “泡”根问底,严学章刘德功大香山寺根雕馆展书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20:13 1

摘要:2025年9月10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画展览活动,在河南平顶山大香山寺根雕馆拉开序幕。展览主题:和谐之根。参展画家:严学章、刘德功。展览场地:大香山寺根雕博物馆。展览形式:书画与根雕相互托举,室外与室内相互连动,环艺根艺与书画艺术相互融合。策展人:李凌云、

2025年9月10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书画展览活动,在河南平顶山大香山寺根雕馆拉开序幕。展览主题:和谐之根。参展画家:严学章、刘德功。展览场地:大香山寺根雕博物馆。展览形式:书画与根雕相互托举,室外与室内相互连动,环艺根艺与书画艺术相互融合。策展人:李凌云、李伟兵,一个是中国树雕艺术创始人,一个是鹰城美术馆馆长。

一,慧根:两个画派生生不息

大香山寺是观世音菩萨的诞生地。搞艺术需要有慧根。刘德功创建的铁荷画派,严学章创建的蟹派艺术,是两位画家各自慧根的反映。而“荷蟹”与“和谐”的天然组合,既有中国传统谐音文脉的承续,又有佛教文化的缘结加持,可谓珠联璧合。

两个画派的创立秉承思想铸魂学术立派,自2008年首届在北京推出和谐书画展以来,先后在西安、长沙、南昌、厦门、平顶山等城市,举办过不同形式的和谐展,这次是第八次和谐书画展,展览以“根”为主题,共展出两位画家的作品60幅。

根雕馆规模宏大,根雕作品大多为阴沉木,许多是上万年的名贵木材。严学章的十二生肖作品诗书画一体,刘德功的荷花作品工笔写意兼容,依次依木雕而栖,自然有趣,在根雕馆门前两侧摆放,大型根雕背景下的和谐书画作品,格外醒目别致,如画龙点睛般,熠熠生辉。川流不息的观展者,被如此新颖别致的展览形式吸引而流连忘返,拍照录像欢歌笑语不断。书画作品“泡”在根雕的海洋里,观众“泡”在书画根雕艺术的氛围里,万年的阴沉木艺术,5千年的中国书画艺术,新时代的手机拍摄播放,是一种根脉传承,是一种自然而然,是一种生生不息。

平顶山的天气预报,当天上午有雨,老天阴沉得很厉害,硬是没下下来,大家心里明白,这是大香山寺观世音菩萨的护佑啊!

二,论根:中国画要回归根脉

李凌云先生主持开幕式。李伟兵代表主办单位致词。刘德功向办单位和观展者鞠躬致谢。严学章的即席演讲,围绕着“和谐之根”高屋建瓴,博得阵阵掌声。

开幕式后,大家移师至根雕博物馆后面的会议大厅,举行“和谐之根”论坛。半圆型的大厅,周围同样摆放着根雕和书画作品。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书画的根在哪里?大家在此要刨根问底,论坛的环境浑似“泡”根问底——大伙儿都泡在根雕里,去问中国书画的那些老根底。

论坛由李凌云先生主持,严学章先生做了主题发言。严学章说,在这个根雕艺术馆,举办“和谐之根”书画展,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对中国画根的追问,也是对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化根的追问。

当下的中国美术界,是以素描为根基,以油画为主导的,从美术教育开始,到创作、展览和市场皆如此,这种局面是以西为根,中国美术的根脉已经接近断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每一个有道义有担当的美术人,都要行动起来,追根溯源,接续根脉,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美术建立自己的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为此,严学章曾提出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十六字经”,即“以我为根,以中为本,以西为用,以时为新”。这“十六字经”,引起了许多美术同仁的共鸣。今年国庆节期间,将要在西安举办“十六字经--严学章蟹派诗书画展”,是对这“十六字经”的具体创作阐释,恳请朋友们关注。

严学章最后说,和谐书画作品是“以我为根”的,这次“和谐之根”书画根,就是倡导中国美术要摒弃全盘西化,回到本土本根。

三,扎根:根深才可茂盛凌云

在展览现场,李凌云担任导读,一一介绍书画作品背后的根雕作品,刘德功和严学章则站在根雕下,分别介绍各自的书画作品,书画与根雕相得益彰,和谐美好,令人感叹,印象深刻,这真是一场独一无二的根的饕餮艺术盛宴。对于和谐书画创作而言,根深才能叶茂;对于树雕大家李凌云而言,根深才可茂盛凌云。因为,他叫李凌云。

李凌云的树雕艺术馆,位于平顶山市香山寺东南侧的大香山文博园,2025年1月1日正式开园,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馆内陈列1600多件树雕艺术品,使用红豆杉、金丝楠、缅甸黄金樟、乌木等名贵树种制作,树龄普遍超千年万年不等,部分重达20-30吨。

李凌云几十年来,共收集创作了两万余件树雕根雕作品,可谓中国之最。

来源:文化的大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