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踏实打好地基的湖大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5 12:47 1

摘要:2017年夏天,我博士毕业后,了解到湖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十分友好的政策。我是江西人,对长沙这座城市很有好感,综合考虑之下,我满怀理想奔赴湖湘,加入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开启我全新的教学与科研生涯。

原创 人才济济的 湖南大学

是郑旗,现为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应用物理系副教授,岳麓学者。

『与湖大共成长』系列聚焦近年来加入湖大的学者,他们跨越山海,相聚麓山。在这里,他们教书育人、探索真理、传承文化......与湖大共成长。

今天,融媒体中心邀请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殷隆晶,讲述他来到湖大的故事,以及在麓山下的精彩生活和成长经历。

2017年夏天,我博士毕业后,了解到湖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十分友好的政策。我是江西人,对长沙这座城市很有好感,综合考虑之下,我满怀理想奔赴湖湘,加入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开启我全新的教学与科研生涯。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殷隆晶。

入职时,学校和学院为我提供了全方面的支持。在生活方面,学校为我提供了为期两年的过渡公寓,给我的小孩提供了完善的教育配套,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教学科研。在工作方面,刚入职的半年不用承担教学任务,为我提供了缓冲起步空间。学院对我也是关怀备至,老教师们热情友善地为我介绍学院的情况,并提供了教学经验指导。种种帮助,让我较快地适应了青年教师这一新的身份。

殷隆晶在实验室工作。

我始终以学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榜样,将教学摆在工作首位。2022年和2024年,我有幸先后获得了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新人奖和湖南大学优秀教师,这些奖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激励我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在读小学时,我就经常模仿老师上课、批改作业,自幼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向往。在真正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后,我意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自己备课和正式上课的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我会在每次上课前认真过一遍内容,把握好细节,力求为学生将知识讲透彻。

从这些年和学生们打交道的观察来看,我发现如今的学生更加自信和活跃,有个人的想法和思考,但也需要老师的指导。作为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在物理学研究还是个人发展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造力都是重中之重。

学生为殷隆晶准备的个人卡通形象人偶。

努力精进教学的同时,我也在扎实推进科研工作。近年来,我聚焦石墨烯基低维平带体系构筑、新奇量子态原子尺度探测与物性研究。2019年和2022年我先后在国际物理学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2篇文章。2024年,我与团队在菱方多层石墨烯中发现了液氮温区下随层数演化的电子关联效应,相关研究成果以“Layer-dependent evolution of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correlations in rhombohedral multilayer graphene”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殷隆晶与学生们。

刚入职时,我也和大多数青年教师一样充满迷茫。我的导师叮嘱我,不管发表了多少篇满意的文章,都要保持空杯心态,最好的工作永远都是下一个,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向前努力。对于科研工作,我秉持的理念是把所处阶段的每一件事做到最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我深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攻坚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责任与理想。我愿意踏踏实实做一个打好地基的人,在我的研究领域作出一点点微小的贡献,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战略贡献湖大力量。

对于初入职场的“青椒们”,我想说,大家的迷茫和焦虑都是正常的。湖大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良好的环境以及丰富的机会,对于基础学科研究的评价体系也十分完善,这些都能帮助大家放开手脚,实现自己的目标。青年教师要多多和学校、学院沟通,大家都会在工作和生活问题上热情地提供帮助。愿大家能潜心做好工作,共同成为踏实打好地基的湖大人。

「人物名片」

殷隆晶,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学者、优秀教师。主要从事低维体系的表面与界面物理、低维量子态物性与调控、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在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