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出控烟行动!上海已经执行,一经发现,最低罚200,最高3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5 10:53 1

摘要:上海打响了反对“游烟”的第一枪,从今年的3月份开始,对全市的8大“网红”场所展开室外“游烟”治理,如果有市民发现有人在走路时吸烟,可以直接打12345进行举报,最高可罚款200元。

一觉醒来,那些喜欢吸烟人的天塌了,以后一边走路一边抽烟要被罚款了!

上海打响了反对“游烟”的第一枪,从今年的3月份开始,对全市的8大“网红”场所展开室外“游烟”治理,如果有市民发现有人在走路时吸烟,可以直接打12345进行举报,最高可罚款200元。

上海在8个网红地标场所率先治理“游烟”,你在路上被迫吸过二手烟吗?吸烟的人一边走在路上,一边吸烟而产生的二手烟雾,被称“游烟”,很多上海人对此深恶痛绝!

之前就有这样一个报道,因为游烟的问题,让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大打出手,上海迪士尼乐园自开业以来,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样高级的游乐园,很多家长都希望带孩子来玩一下,可是万万没想到,如此开心的氛围,却被一根烟给毁掉了。

在入园前排队的时候,有一位男性游客在队伍里面吸烟,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殊不知这队伍里还有一位推着婴儿车的父亲,本想带孩子来见见世面,没想到却被一口浓烟给呛到了,孩子爸爸上前劝阻结果和吸烟的男士发生了争执,最后双方大打出手。

曾经上海的室内公共场所烟雾缭绕,如今室内已经实现全面禁烟,空气清新。然而,这股“烟”并没有消失,它只是从室内转移到了室外,成为了新的困扰。“游烟族”边走边抽,让二手烟蔓延至上海的大街小巷,对孕妇、儿童和呼吸道疾病患者等敏感人群的健康构成威胁。上海的控烟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上海超过半数的上班族每天至少要面对两次“二手烟”的困扰,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位在陆家嘴工作的白领小林无奈地说:“刚出地铁口,前面大叔突然吐烟圈,全喷我脸上了!”

一位孕妇也表示:“现在出门都得绕开抽烟的人走,跟躲地雷似的。”

这种“游烟”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矛盾点,它使得个人吸烟的自由与公共场所的健康环境产生了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当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全国控烟方面一直领先。早在2010年,上海就出台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开始在室内禁止吸烟。

2017年条例经过修订,推出了被称为“最严控烟令”的规定,直接取消了所有室内吸烟室,真正实现了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意味着在上海的公共场所,人们不再能看到吸烟室,每个人都呼吸更清新的空气。

室内空气质量好了,控烟工作确实有成效。

但是,现在抽烟的人更多跑到室外了,导致飘散的烟味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不吸烟的人造成了困扰。

这相当于把室内的烟雾转移到了室外,虽然室内环境变好,室外的“二手烟”却更加普遍,这个问题需要重视并解决。

上海为了更好地控烟,推出了新的措施,主要针对人多的室外场所。这次控烟行动分三步走:室内完全禁止吸烟,室外不能边走边抽烟,想吸烟要找指定地点。

为了让大家慢慢适应,上海没有一下子全面实行,而是先选择了武康路、豫园商城、外滩等八个热门景点进行试点,这些地方中外游客都很多。

在这些试点区域,可以看到电子屏幕、设计精美的标识牌,还有智能语音设备,这些都在不停地提醒大家注意控烟,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遵守新的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控烟方式很灵活,不是简单粗暴地禁止。而是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引导,一方面限制。

在那些热门的网红打卡地,特别设置了吸烟区,里面有熄灭烟头的设备,还有明显的指示牌。这样既考虑到了吸烟者的需求,让他们有地方抽烟,又保证了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新和大家的健康。

上海控烟不光是硬碰硬,也讲究方法。比如,武康路上的控烟标志就很有艺术范儿,提醒大家别抽烟的同时,还挺好看的。豫园商城更聪明,用智能语音设备随时提醒游客哪里不能抽烟。

外滩更直接,地上的黄线一画,吸烟区和禁烟区一目了然。而且,上海还有市民监督制度,发现有人乱抽烟,可以拨打12345举报,最高能罚个人200元,场所管理不好最高罚3万元。

2024年,上海的控烟行动力度很大,执法人员检查了超过22万个单位,并对888家场所和1010名个人开出了罚单,罚款总额超过了216万元。严格的执法使得市民对控烟政策非常支持,支持率高达98.3%。

其中,闵行区一家花鸟市场因为多次违反规定,被处以3万元的最高额度罚款,这一事件还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产生了强大的警示作用。不少餐饮和娱乐场所因此主动加强了控烟管理,避免受到处罚。

控烟效果显著,大家都更自觉遵守规定了。

上海控烟工作虽然有进步,但是也遇到一些问题和不同意见。大家觉得控烟效果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差。

比如,网红街区抽烟的人少了,但普通街道上还是老样子,没啥大变化。另外,对那些特别不听劝的烟民,感觉没有啥特别有效的办法来管他们。

有些吸烟者曾直接询问志愿者:“在大街上抽烟是违法的吗?”也有人抱怨说:“办公楼里不让抽,大街上也不让抽,难道要我们去楼顶抽吗?”

个人罚款200元的金额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一些人觉得威慑力不够,建议学习新加坡高达5400元的罚款标准。

专家指出,控烟政策的推行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一步到位。

控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理解和配合,寻找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世界各地都在努力寻找控制吸烟的好办法。新加坡的“黄线吸烟区”和高额罚款是它的特色。

日本有些地方安装了特别的机器人,只要发现有人吸烟,就会发出咳嗽声提醒。意大利米兰规定,吸烟的人必须离其他人至少10米远,保证彼此的健康安全。这些做法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和启发。

上海为了建设“无烟健康城市”,计划到2025年推出三大举措。这些措施需要政府的推动,也需要全体市民的配合。

首先,上海将利用AI摄像头自动识别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并立即通知执法部门进行处理。其次,针对“边走边抽”这种行为,上海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法规,考虑直接进行处罚,以填补目前的法律空白。

此外,上海还计划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宣传教育,让“吸烟去指定区域”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从而营造更加健康的城市环境。

上海希望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无烟健康城市”的目标。要拥有清新的无烟环境,不能只靠强制规定,关键是大家一起努力,形成一种文明的共识。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规定,互相提醒和帮助,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营造无烟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理解支持,从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上海的控烟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要考虑个人自由,也要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健康,确实是个难题,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内,更有效地让大家自觉控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尝试。

原文刊登于红网---2025.03.30:《“游烟”治理还须上升为“硬约束”》

原文刊登于九派新闻---2025.03.28:《上海8处网红场所治理边走边抽烟,市民可对“游烟”进行举报,场所最高罚款3万元》

原文刊登于光明网---2025.03.31:《上海要求严控!一边走路一边抽烟,市民可打12345进行举报,个人最高罚款200元》

原文刊登于央视新闻---2025.03.28:《对“边走边抽烟”说不 上海对“游烟”出手了》

来源:怎么回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