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夫学书之要,在于师古。然去古既远,名迹纷如,不可不详择也。尝考历代之善书者多矣,其声誉著于时,书翰传于后者,皆可历数。至于谬当虚名者,庸亦有之,其余泯没无闻者,固已何限。况乎好利售奇,传搨乱真,自非精鉴,鲜能去取也。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分享盛熙明的《法书考》卷一。
下面我们来看原文:
【原文1】
元盛熙明撰书谱
夫学书之要,在于师古。然去古既远,名迹纷如,不可不详择也。尝考历代之善书者多矣,其声誉著于时,书翰传于后者,皆可历数。至于谬当虚名者,庸亦有之,其余泯没无闻者,固已何限。况乎好利售奇,传搨乱真,自非精鉴,鲜能去取也。
【今译1】
元盛熙明撰书谱
学习书法的关键要点,在于向古代学习。然而距离古代已经十分久远,名家的书法真迹和各种摹本纷繁众多,不能不仔细地加以选择。我曾经考察过,历代擅长书法的人有很多,那些声誉在当时就很显著,书法作品流传到后世的人,都能够一一列举出来。至于那些徒有虚名的人,当然也是存在的,而其他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数量更是难以计数。何况那些贪图利益、兜售奇货的人,通过传拓临摹来以假乱真,如果不是具有精湛的鉴别能力,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进行取舍。
【原文2】
故首著书谱,纂集诸家之评论,研究书刻之精粗,以备采摭云。集评:
【今译2】
所以我首先撰写《书谱》,编纂汇集各家的评论,深入研究书法刻本的精细与粗陋之处,以便为后人的选取提供参考。以下是收集的评论:
【原文3】
国家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大兴文治,至于仁庙,典章俱备。自是列圣万几之暇,多能俯事于艺文。钦惟皇上生知之圣,日新之功,非臣管见所能测焉。
【今译3】
国家凭借神明英武平定天下,世祖皇帝大力推行文化治理,到了仁庙时期,典章制度都已完备。从那以后各位圣上在处理繁多政务的闲暇时间,大多能够俯身从事于文学艺术方面的事务。恭敬地思量当今皇上是生而知之的圣人,每天都有新的进步和功绩,这不是我浅陋的见识所能揣测的。
【原文4】
我朝能书之士,常不乏人,然世俗率多贵耳贱目,罕能定其优劣,千载之下,必自有能辨之者。今集仓颉以降,自秦迄唐,凡若干人,会萃诸家之评论,略成上中下三品焉。张怀瓘云:“先其天性,后其习学,且以风神骨气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今译4】
我们本朝擅长书法的人士大有人在,然而世人一般大多看重听闻而轻视亲眼所见,很少能够评定出他们的优劣,在千年之后,必定自然会有能够辨别清楚的人。如今汇集从仓颉以来,从秦朝一直到唐朝,总共若干人,聚集各家对他们的评论,大致分成上、中、下三个品级。张怀瓘说过:“先看重人的天赋秉性,后考虑后天的学习,并且把书法作品所体现出的风度神韵、骨力气概放在上等,把书法的妍丽美妙、功力效用放在下等。”
【原文5】
上品仓颉。张怀瓘云:“古文神品。”史籀。张怀瓘云:“古文妙品。”
【今译5】
上品第一位是仓颉。张怀瓘说:“仓颉的古文书法属于神品。”
史籀,张怀瓘说:“史籀的古文书法是妙品。”
【原文6】
李斯字通古,上蔡人。张云:“小篆神品,大篆妙品。”李嗣真云:“逸品。”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山及皇帝玺,犹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宗匠,亦是传国遗宝。唐人评云:“骨气丰匀,方圆妙绝。”赵高。张云:“大篆妙品。”
【今译6】
李斯,字通古,是上蔡人。张怀瓘说:“他的小篆是神品,大篆是妙品。”李嗣真评价说:“是逸品。”李斯的小篆书法极为精妙,从古到今都堪称绝妙。秦望山上的刻字以及皇帝的玉玺上的文字,就如同千钧力量的强弩,万石重量的洪钟那般气势磅礴,哪里只是学习书法的人尊崇的典范之作,也还是传承国家的珍贵宝物。唐代有人评价说:“他的书法骨气丰沛均匀,字体方圆结合得美妙到了极点。”赵高,张怀瓘说:“他的大篆是妙品。”
【原文7】
程邈。李云:“隶上上品。”首创模范,焕于丹青。
王次仲。始作楷法。详见字源。
陈遵。孟公,汉人。善隶书。与人尺牍,皆藏之以为荣。
【今译7】
程邈,李嗣真评价说:“他的隶书是上上品。”程邈最早创立了隶书的规范样式,让这种字体在书写绘画方面焕发出光彩。
王次仲,他最早开始创造楷书的书写法则。详细内容可以在《字源》中看到。
陈遵,字孟公,是汉代人。他擅长写隶书。别人收到他的书信,都把这些书信珍藏起来,认为这是值得荣耀的事情。
【原文8】
史游。汉黄门令史。创章草。
杜操。汉相。或云:“始变稿法。”
刘穆。后汉北海敬王。善草书。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张芝学焉。
【今译8】
史游,是汉代的黄门令史官。他开创了章草这种书法字体。
杜操,曾担任汉代的丞相。有人说:“他最早改变了草书的书写方法。”
刘穆,是后汉的北海敬王。他擅长写草书。他的书法字体笔画很浓重,组合字形精细巧妙,张芝曾向他学习书法。
【原文9】
杜度。伯度。韦诞云:“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痩。”庾肩吾云:“上中品。”张云:“章草神品。”章帝使草书上事。
刘德升。君嗣,始造行书。庾云:“中上品。”王僧虔云:“钟、胡所师。”张云:“行书妙品。”
【今译9】
杜度,字伯度。韦诞评价说:“他的书法杰出且富有骨力,然而字的笔画稍微有些细瘦。”庾肩吾评定他为“上中品”。张怀瓘认为他的章草达到了神品的境界。章帝曾让他用草书来书写奏报事务。
刘德升,字君嗣,是最早创造出行书这种字体的人。庾肩吾将他评为“中上品”。王僧虔说:“钟繇和胡昭都是以他为师学习书法的。”张怀瓘则把他的行书列为妙品。
【原文10】
崔瑗。子玉。庾云:擅名北中,迹罕南渡。世有得其摹本者,王子敬见之称美,以为绝类伯英。“上中品。”张云:“章草第一,神品。”小篆妙品。李云:“上上品。篆效李斯,点画皆如铁石。”王云:“笔势甚快,而结字小疏。”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有绝望之意。”崔实瑗之子。
【今译10】
崔瑗,字子玉。庾肩吾说他在北方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他的书法真迹很少流传到南方。世间有得到他书法摹本的人,王子敬(王献之)看到后对其称赞有加,认为与张芝(字伯英)的书法极为相似。庾肩吾将他评为“上中品”。张怀瓘认为他的章草是天下第一,属于神品,他的小篆是妙品。李嗣真说他的篆书效法李斯,笔画都如同铁石般刚劲有力,将他评为“上上品” 。王僧虔说他的笔势非常迅疾,但在结字方面稍微有些松散。袁昂评价他的书法风格就好像险峻的山峰阻挡住了太阳,又像是孤独的一枝松树,给人一种孤绝、令人绝望的感觉。
崔实,是崔瑗的儿子。
盛熙明的《法书考》卷一将分十五集讲解,本集到此,未完待续。
如果本专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如果您对其他相关内容有兴趣,希望听到更多的书籍专辑,请留言告诉我,我会逐步进行制作发布的,感谢您的阅读收听!
来源:小黑赶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