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商用倒计时:gjd砸900亿,四季度订单洪峰(附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18:02 1

摘要:国外企业与项目 (商业化领先):Helion Energy:与微软签订对赌协议:2028年需每年供应50兆瓦电力。2025年已开始全功率实验,近期有未经完全证实的Q>1报道。

师爷核心逻辑前置:核聚变行业正处关键转折点,政策、技术(AI赋能)、资本共同驱动,国内外加速布局,商业化曙光初现。

国外企业与项目 (商业化领先):Helion Energy: 与微软签订对赌协议:2028年需每年供应50兆瓦电力2025年已开始全功率实验,近期有未经完全证实的Q>1报道。

评价:全球规划最激进、发展最快的核聚变商业化公司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CFS):2025年8月完成5.63亿美元融资,总融资额近30亿美元(英伟达风投参与)。 与谷歌签订供电协议:在其托卡马克ARC电站建成后,30年内每年采购200兆瓦电力国内国家队进展 (大规模投入与规划):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项目规划: 重大项目总投资150亿,2025年计划招标约77亿工程示范堆CFEDR(原CFETR,Demo代表示范堆):预计投资近900亿人民币CFEDR建设节奏:计划在2027年BEST建成后进入招标及建设周期,于“十五”(十五五,即2026-2030)期间逐步进行。2025年招标进度 (截至会议日): 核心招标已达15.21亿设备指标,招标进度加速。 7月以来落地多项招标(例:9000万石墨保护FDU开关、2.3亿水冷系统、5600万TSPS及CSCC磁体直流传输系统、1350万BEST CFETR真空室加工制造)。 预计2025年电源、包层等核心设备也将开始招标。中核集团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2025年7月由中核集团官宣成立,为二级子公司,注册上海闵行,注册资本约150亿。 股东: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机电、国和基金、智能电力等。目的:央企注资增加投资,为中核核聚变提供运营、招标、融资平台项目规划: 重点建设“环流器四号”(全超高温托卡马克),落地上海闵行。技术路线布局:实验堆(环流器四号)-工程示范堆-商业堆。环流器四号节奏:预计2025年底开始设计并招标国内商业化公司进展 (多元化技术路线与资本支持):商业化公司在长脉冲FRC、Z箍缩、仿星器等技术路线推进。一级/二级市场进展顺利,例: 华海清能:2025年7月举行点亮仪式诺瓦聚变:已公布A轮融资5亿,股东包括阿里。 新东晨光: 受邀将在上海阿里科创峰会(会议当周四或周五)做汇报。融资加速:2025年核聚变行业融资进度加快,国内产业资本、跨境资本逐渐进入,商业化资本关注度高。年底前重点催化事件 (需关注): 融资进展(国内外)。 新项目(如国内仿星器项目)。 海外项目关键进展(如CFS的ARC实验结果)。 (隐含)国内招标落地(如国家队电源、包层招标,环流器四号启动)。核心投资观点: 将核聚变视为产业投资而非主题投资。 当前A股流动性资金有望切入电新板块。 核聚变板块在年底前伴随密集催化落地。 即使板块已有表现,仍处于有性价比、值得配置的阶段持续重点推荐核聚变板块。重点推荐标的及逻辑 (核心理由):

旭光电子: 绿通X光检测设备的耗材属性提供稳定利润。 在核聚变领域,其生产的真空开关、电子管为不可替代产品,国内仅有其可生产。 综合绿通及核聚变业务,认为存在翻倍空间

核芯智能: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体系内部最核心上市公司年内有望深度参与合肥落地的仿星器、31.2等项目未来利润增长预期良好

国光电器:585所产业链最核心上市公司。 是国内除安泰科技外第一批核聚变堆最核心设备提供商未来有望切入托卡马克、Z箍缩及其他技术路线反应堆

关注标的:3D打印技术相关设备上市公司 (如博力特、华曙高科): 逻辑:3D打印技术应用有助于反应堆建设及设计,相关公司将受益于核聚变行业发展

师爷小结:

其实已经为兄弟您描绘了一幅全球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的清晰图景。核心驱动力包括明确的政策支持(尤其中国AI+核聚变)AI技术在多技术路线(托卡马克、仿星器等)和全环节的深度赋能、以及由算力需求激增引发的能源转型压力

国内外进展显著:海外头部企业(Helion, CFS)在商业化协议、融资、实验方面领先且激进;国内国家队(中科院合肥所、中核集团)则通过巨额投资(数百亿人民币级别)、加速招标、成立专门平台公司(中国聚变能源)、布局示范堆(CFEDR, 环流器四号)等方式系统性推进;国内商业化公司在多元技术路线和资本支持下也取得实质进展(融资、点亮仪式等)。2025年融资加速,年底前预计有密集催化事件。投资层面强调产业属性,重点推荐与核心技术环节(真空开关/电子管、院所核心平台、核心设备、高温超导材料)强关联的标的,并关注3D打印等受益技术。 整个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迈向工程示范和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

需要此原图,请私信师爷

政策锚点明确
《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将“核聚变+AI”列为国家战略方向(非口号),明确要求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堆体控制/约束),政策落地速度超预期。

技术经济性突破临界点

Helion传闻Q>1(未证实)反映工程化提速;

CFS获英伟达资本加持(5.63亿$新融资),验证科技巨头对聚变能源时间表的背书;

国内合肥仿星器、中核环流器四号等项目2025年底密集招标(77亿计划中仅完成15亿,Q4加速)。

资本路径清晰化指标数值隐含信号中证核能指数PE(TTM)28.7x低于光伏(35x)、锂电(40x)旭光电子动态PE 32x / 年内涨幅+58%估值仍低于技术垄断地位永鼎股份超导业务收入占比18%↑(H1)超导材料产业化进程超预期核聚变指数成交额周环比+37% (9.1-9.5)资金加速布局

注:当前行业平均估值未透支技术突破预期,与算力/AI硬件板块(PE 45x+)存在显著剪刀差。

旭光电子
逻辑强化:2025年7月已中标中科院真空室加工(1350万)、磁体传输系统(5600万),验证“不可替代”地位;
估值锚点:绿通业务提供PE 25x安全垫,聚变设备毛利超60%,若2025年招标占比达10%(7.7亿),可支撑50%+利润弹性。国光电器
新增信息:中核环流器四号设计招标启动在即(2025年底),作为585所核心供应商,直接受益超导磁体、电源系统订单;
预期差:市场未充分认知其Z箍缩技术布局,技术路线多元化降低风险。核芯智能(未上市,关注借壳预期)
独家地位:合肥等离子体所唯一控股平台,深度绑定仿星器项目(2025年招标31.2亿);
催化节点:若年内公告参与31.2项目设计,估值体系将重构。

风险提示:技术路线更替(如仿星器进度超托卡马克)利好新东晨光等标的。

时间窗口:2025Q4是订单催化密集期(中科院77亿招标余量+中核环流器四号启动);配置逻辑短期(0-3个月):博弈招标订单落地→旭光电子、国光电器中期(6-12个月):布局材料放量→永鼎股份长期:跟踪院所资产证券化→核芯智能风险对冲:关注阿里系聚变公司(诺瓦/新东晨光)融资进展,捕捉技术路线突破机会。

数据佐证:当前核聚变板块机构持仓占比仅1.3%(Wind),远低于光伏/锂电(15%+),预期差与流动性空间并存。

(师爷数据来源摘自:国务院文件、公司公告、Wind金融终端)
免责声明:报告仅为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技术突破存在不确定性,需动态跟踪招标及研发进展。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转发给您也在寻找金股财富密码的兄弟哟。✅

来源:财经周师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