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发动的西安事变,是怎么和平解决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5 07:08 1

摘要:1936年12月14日下午,蒋介石的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到达西安,端纳此次前来西安,带来了宋美龄两封信:

1936年12月14日下午,蒋介石的顾问、澳大利亚人端纳,到达西安,端纳此次前来西安,带来了宋美龄两封信:

一封是给张学良的,大意是希望张能顾全蒋个人和国家大局公私两方面关系,请求释放蒋介石,另一封信,是给蒋介石的。

看完宋美龄的来信后,蒋介石颇为伤感,信中说“南京现在是戏中有戏”触动了他,使他的态度变缓和下来,开始以“十分精明和现实的方式”来对待事变,平心静气,推心置腹地同端纳交换意见。

端纳的到来,使蒋介石同张学良紧张、敌视的关系开始得到缓和,西安和南京之间的僵局也被打破了。

15日,蒋介石托随端纳同机到达的黄仁霖,带一封信回南京给宋美龄。信中说:

“余决为国牺牲,望勿为余有所顾虑。余决不愧对余妻,亦决不愧为总理之信徒。余既为革命而生,自当为革命而死,必以清白之体,还我天地父母也。

对于家事,无他所言,唯经国、纬国两儿,余之子亦即余妻之子,望视如己出,以慰余灵,但余妻切勿来陕。”

尽管南京政府已经知道蒋介石安然无恙,但仍无意放弃军事讨伐的计划。16日,何应钦正式宣布对张学良军事讨伐,7个师集结于潼关前线,整装待发,所有飞机集中洛阳待命,只要一声令下,新的内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形势异常危急,宋美龄让端纳再赴西安,转告孔祥熙因健康上的原因及行政院代理院长的身份,不能去西安,希望问问张学良,换宋子文和顾祝同行不行。请蒋介石给南京何应钦写一张手令:立即停止军事行动。

16日下午,端纳第二次飞到西安,向蒋介石转达了宋美龄要蒋阻止何应钦进攻西安的意见。

张学良也极力劝说蒋介石阻止何应钦的军事进攻,终于,12月17日蒋介石给何应钦写了一封停战手令。原文如下:

“敬之吾兄:

闻昨日空军在渭南轰炸,望即令停止。以近情观察,中正于本星期六日前可以回京,故星期六日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为要。顺颂戎祉。

中正手启 十二月十七日”

在此情况下,何应钦不得不下令于19日下午6时前暂停轰炸。

代写回忆录、家族史、企业史,联系刘老师

对蒋介石如何处置?西安又该向何处去?张学良、杨虎城盼望着共产党尽快表态。就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12月17日,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从延安乘坐张学良的飞机,来到西安。

周恩来向张学良转达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的处理意见是: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大事,蒋虽然被扣留,但他的实力原封不动,西安已经与南京处在对立的位置,因此,对蒋的处置要十分慎重。

周恩来要张学良力争说服蒋介石,只要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条件,就释放他回去。

20日上午10时,宋子文一行飞抵西安。

随后,张学良、端纳陪同宋子文去见蒋介石。蒋介石没想到宋子文来,情绪激动。当看到宋美龄信中说:“如子文三日立不回京,则必来与君共生死”时,蒋介石哭了,一再叮嘱宋子文不要让宋美龄来。

宋子文在西安了解到张、杨兵变的真实目的,并了解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目的。第二天,宋子文便匆忙飞回南京报告。

宋美龄得知西安情况,觉得和平解决事变的曙光已出现。22日下午4时,宋美龄和宋子文乘坐的飞机降落在西安机场。

出乎宋美龄意料的是,他们一下飞机,就受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热情欢迎,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在张公馆稍事休息后,宋氏兄妹就在张学良的陪同下去见蒋介石。宋氏兄妹把南京情况告诉了蒋介石,劝其今天不应轻言殉国,应珍惜生命,为国家努力。

他们私下交换了有关如何谈判的看法。当时,张、杨、周提出的以八项政治主张为基础进行谈判。

蒋介石虽然赞同和谈,但却说他不能直接参加谈判,而由宋氏兄妹作代表出席,并且他将不在协议上签字,但他将以“领袖人格”来担保实现。

宋美龄见蒋后,立即带着蒋的指示去见张学良。宋美龄批评了张学良此项行动太莽撞,并希望张学良尽快收拾“危局”,送蒋回家。

张表示,他绝无伤害委员长的意思,他“个人亟愿立即恢复委员长之自由”,唯此事关系者众,不得不征求杨虎城等人同意。杨虎城及其部下提出释放蒋介石的条件,要求蒋介石必须在协议上签名。

宋美龄感到此事有了麻烦,为了争取蒋介石早日获释,她不得不求助于中共代表周恩来。

23日和24日,宋美龄与周恩来作了两次长时间的谈话。

第一次,周恩来首先说明中共没有参与西安事变,并阐明了中共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宋美龄要求周恩来做劝说杨虎城的工作,使杨同意早日释蒋,周表示同意。

第二次谈话时,宋美龄明确表示赞成停止内战,她对周恩来说:“我等皆为黄帝裔胄,断不应自相残杀,凡内政问题,皆应在政治上求解决,不应擅用武力。”

23日上午,双方代表在金家巷张公馆的西楼二层,开始了第一次正式谈判。宋子文代表蒋介石,西安方面是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

关于这次谈判的情况,周恩来在当天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记录如下:

“我提出中共及红军六项主张:

子、停战,撤兵至潼关外。

丑、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

寅、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

卯、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红军保存独立组织领导,在召开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名称可冠抗日或救国)。

辰、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

巳、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周恩来表示,这六条如能保证实行,中共将襄助蒋介石统一中国,一致抗日。宋子文表示,同情和承认这六条,但要先征求蒋介石的意见。

第二天继续进行谈判。除昨日参加人员外,宋美龄也参加了进来。宋子文提出,只要蒋下令撤兵,就放他回南京,对此,张学良表示同意,杨虎城和周恩来表示再考虑,至此,谈判结束。

这天,蒋介石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张学良,他将下令中央军退出潼关,离开西北,改组国民党,联俄、英、美等;要孔、宋与张商定名单,改组政府。

朱绍良及中央人员离开陕、甘,决令何应钦出洋;联红容共,现红军苏区仍不变,经过张暗中接济红军,俟抗战起再联合行动,改番号。至此,蒋介石基本同意了西安方面的六项条件。

24日晚,宋氏兄妹陪同周恩来去见蒋介石,蒋勉力坐起与周寒暄,蒋介石向周恩来表示了三点:

一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

二由二宋及张学良全权代他与周解决以前商量好的问题。

三他回南京后,周可以直接和他谈判。

至此,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蒋家王朝【第53期】

张学良 杨虎城 蒋介石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擅长撰写回忆录、家族传承史、企业发展史,如有需求咨询刘老师,欢迎交流。

来源:一平之声pYo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