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瑶淼表示,北京雷暴雨之后,她感觉身体不适,“夜里3点多,我突然醒了,吸气的时候,嗓子里有声音,鼻子不通气,好像吸进来的气,深入不进去,就感觉是哮喘。”
最近这段时间
“韦帕”“杨柳”“剑鱼”“塔巴”
台风接踵而至
对深圳er来说
暴雨和强对流天气早已是“常客”
一场雷雨过后
空气也许会变得很“清新”
但是对于哮喘患者
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人群来说
雷暴天气却可能暗藏风险
甚至可能诱发一种
特殊的哮喘急性发作!
近日,话题“雷暴哮喘”
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9月10日傍晚
知名主持人瑶淼
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视频
并配文:我雷暴哮喘了
瑶淼表示,北京雷暴雨之后,她感觉身体不适,“夜里3点多,我突然醒了,吸气的时候,嗓子里有声音,鼻子不通气,好像吸进来的气,深入不进去,就感觉是哮喘。”
她表示,自己曾有过过敏性哮喘的经历,但是,是对粉尘和猫毛(过敏),“这一次的感觉,特别像以前过敏性哮喘发作的时候。”
雷雨过后,急诊室挤满了患者
多地雷暴哮喘患者激增
瑶淼的经历不是个例。据报道,9月8日21时左右,山西太原突发雷雨天气,电闪雷鸣大约持续十几分钟。然而有一群人却因雷暴现象,身体产生不适。突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而紧急就诊。
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人流骤增,短短几小时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其中儿童、孕妇、中青年占大多数。
9月8日晚网友拍摄的太原雷暴。图源:山西日报
山西白求恩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医师张焕萍介绍,这些就诊人群大部分都属于“雷暴哮喘”。
图为9月8日晚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图源:山西日报
不仅在山西,9月8日22时许,河北石家庄市也出现了雷暴天气,部分市民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紧急前往临近医院就诊。
此外,河北省儿童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等多家医院的急诊和呼吸科门诊均出现哮喘患者激增情况。
图为9月9日凌晨5点左右,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现场。图源:纵览新闻(受访者供图)
类似的事情,此前也曾在4月上演。4月11日凌晨开始,重庆多地迎来雷暴天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短短4小时共接诊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
什么是“雷暴哮喘”?
有什么症状?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暴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多发生在花粉季节,可表现为局部地区哮喘的大规模暴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比于普通哮喘
雷暴哮喘有以下特点:
雷暴哮喘可引发致死性的哮喘发作,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症状持续时间更久,部分患者在引发哮喘后的3~5年内都可能持续出现哮喘症状;
常常是群体性发病。
雷电+花粉,有多危险?
花粉变 “微颗粒” 直击肺部
为什么雷雨天气会诱发哮喘?
这与雷电和花粉的“致命结合”
密切相关
专家介绍,太原这次“雷暴哮喘”的最大元凶是花粉过敏——花粉颗粒在雷电作用下爆裂成更微细的过敏原,瞬间涌入下呼吸道,诱发急性气道痉挛,哮喘急性发作。
花粉“搭便车”飞上天:雷暴发生前,气温骤降、大风呼啸,会把地面的花粉、霉菌颗粒“卷”到云层里。
花粉“碎成渣”更危险:云层中的湿气和电荷会把花粉颗粒“劈”成更小的碎片,直径约为2到3微米,能轻松钻进呼吸道深处,刺激气管痉挛。
很多人认为过敏只出现在春天,其实夏末秋初也是过敏高发期。如果说日常的花粉会让特定过敏人群眼睛发红、流涕咳嗽,那么经过“雷暴”天气加工的细小花粉颗粒更加容易被人体呼吸道吸入,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值得一提的是,雷暴哮喘患者中,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占比非常高,达到60%以上。更值得警惕的是,超过半数的雷暴哮喘患者在发作前从未被诊断过哮喘,他们往往只表现为单纯的过敏性鼻炎。
此外,儿童、老人也需警惕雷暴哮喘。儿童气道更为敏感、狭窄,老年人常合并心肺基础疾病,一旦发生雷暴哮喘,更容易恶化为重症。
突发雷暴哮喘
过敏人群如何自救?
雷暴哮喘的发生是外部天气因素与内因过敏体质联合作用的结果。有过敏史的人群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过敏指数。雷暴发生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关好门窗。
以下都是雷暴哮喘的高危人群:
● 有雷暴哮喘病史患者;
● 有哮喘史且对花粉或霉菌过敏患者;
● 既往未被诊断哮喘,但过敏原检测阳性(尤其是花粉过敏原阳性)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患者。
当雷暴哮喘发作时,请做好以下自救措施。
● 立即用药
● 不要硬扛:若用药后15-30分钟没有好转,或出现嘴唇发紫、说话困难,应立即前往医院!雷暴哮喘进展快,拖延可能危及生命。
● 保持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的姿势休息,保持腰部前倾。这种姿势有利于呼吸畅通,能有效改善通气。
● 别着急出门:雷暴结束后,花粉碎片可能在空气中飘很久,建议等1-2小时再开窗通风。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过敏原和污染物的浓度。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夏末秋初是过敏高发期
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和花粉浓度
遇到雷雨天
且当天花粉过敏风险较高
应紧闭门窗避免外出
一旦出现哮喘症状无法缓解
请及时就医
来源:读特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