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地位只能拉烟,掉人类“湿件”,无人机能进化到何种程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8:36 1

摘要:九三阅兵式上,解放军的四大军种、四大兵种和武警都参加了检阅,各军兵种都有大量先进装备在阅兵中展示,很多是首次展示,使人颇有“军迷成军盲”之感。但此次还有一个破先例之处,那就是阅兵总指挥首次由非陆军将领担任,作为联合行动的阅兵,空军将领担任总指挥,就是在用实际行

九三阅兵式上,解放军的四大军种、四大兵种和武警都参加了检阅,各军兵种都有大量先进装备在阅兵中展示,很多是首次展示,使人颇有“军迷成军盲”之感。但此次还有一个破先例之处,那就是阅兵总指挥首次由非陆军将领担任,作为联合行动的阅兵,空军将领担任总指挥,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淡化军种强调联合。

本次阅兵中,100新型坦克、激光反无人机、鹰击19、东风61、长剑1000、激光反导都可圈可点,然而空中力量作为曾经解放军的短板,才是本次阅兵最值得点评的。

现在的空军三剑客毫无疑问是歼-20、歼-16、歼-35,“领头人”无疑是歼-20,而歼-20不是“独自在战斗”,有歼-20基本型、歼-20A、歼-20S。

换装全新氮化镓主动相控阵雷达和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A得到充分发挥,更加强大的态势感知,更加强劲的气动性能,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歼-20S。

S代表双座型,但这与传统的同型教练机或者打击战斗机不同,代表了全新的空中战争理念,除了第五代战斗机隐身、超巡、超机动、传感器融合特质外,电子战以及信息的获取、指挥和控制才是未来战斗体系的核心。

歼-20S机头两侧的雷达阵面极大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后座则是空中战争指挥官,负责凝聚和调动战场资源,将信息转化为战斗力,如果把歼-20S的后座看成无人机操作员,这是格局太小了。

这次海军“三剑客”是由空警600、歼-15系和歼-35构成。

弹射型歼-15以及新增加的电子战新兵歼-15D,已经形成完整的系列。而歼-35是中国第二种第五代战斗机,与歼-15形成有用的互补。

该说不说,歼-35A在2024年珠海航展闪亮首秀,不到一年后歼-35和歼-35A就同台登场,充分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强大的研发和产品落地能力。对比美国的F-35A于2006年12月15日首次试飞,到2016年8月才具备初始作战能力;F-35C在2010年6月6日首飞,2019年2月才具备初始作战能力,两者相差3-4年。这不是中途对飞机进行改款,而是中国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空警600,中国航母预警直升机的升限低,留空时间短,雷达功率和性能有限,空警600的出现正好补上这一短板。更有意思的是中国预警机的发展变化。

第一代的空警2000采用三面阵有源相控雷达,最新的空警3000反而是双面阵,到了空警600只有单面阵了,这正是解放军在不同使用需求中,对技术体系应用的螺旋上升。

舰载预警机的电磁弹射只是在起飞中助推,在此基础上要是雷达耗电量太大,就会影响推进功率,而单面阵重量更轻;同时舰载预警机不光有雷达还搭载着各种天线,在机身位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单面阵的背后空间可以用来安装更多电子战天线,这对提升舰载空中力量的整体实力很有帮助。

或许未来有一天,歼-35也会有双座型歼-35S,强大的信息获取和指挥控制能力可以与空警600互补,但就雷达天线而言,尺寸为王,歼-35S的天线还是不可能与空警600相比的。

而此次阅兵空军部最令人激动的其实是空中无人机方队。

相对来说,无人机方队在阅兵前的公开信息是最稀少的。

中国是无人机超级大国,2024年珠海航展都专门设了一个无人机展馆,不过此次阅兵的无人机方队中只出现了这六架无人机,由近及远分别是攻击-11、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无人制空作战飞机、舰载无人直升机,但是其中的信息量却格外大。

打头的是攻击-11,与国庆70周年阅兵里另一位“老熟人”攻击-2互换了位置,而阅兵里的“长幼有序”不是随意的,位置互换很可能意味着其相对地位的互换。

攻击-2是很成熟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定位和美国MQ-9“死神”相似,在中低烈度战争或者对方防空得到压制后的战场上的价值已经得到证明。而攻击-11则是喷气推进的无尾飞翼,虽不是世界上的首创但是却第一种达到实战能力的,适合高烈度战争中的穿透攻击,当然也可用于侦察和情报收集。

一直以来攻击-11将上舰的说法就没有断过,但就阅兵方队来看攻击-11依然属于空军现役装备。但更加有意思的其实是后面2架神秘无人机。

首先是五位数机号,一架机号53636,另一架机号53536,这意味着它们都是人民空军某部的现役装备。

其次,应该有很多人当时忽略了一个细节,官方当时是这样解说的:“人工智能空天争锋,隐蔽出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而伴随导播配合给出的是无人制空作战飞机的尾部大特写画面。

是的没错,它们装备的都是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10C发动机,也就是歼-20同款发动机。但是再仔细看,636用的是和基本型歼20同款的涡扇10C 01批次发动机;而536机甚至用上了歼20S同款的涡扇10C 02批次发动机,可以说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无人机有这么豪横的发动机配置。

同时,机号636和536都采用了大后掠角机翼和尖锐尾撑,全动翼尖、无垂尾设计又是单发动机布局,这使得它们的飞行阻力比歼-20乃至六代机都小,而涡扇-10C最大推力大概14.5吨,这意味两架无人机都具备超音速巡航潜力。

第三个重要的是尺寸,本来地面拍摄角度很难估算这俩到底多大,只能目测这两架无人机的尺寸已经是出乎意料的大,但官方这次居然给出了地面停放时的高清卫星图。

根据吉林一号高分05B星拍摄的照片,通过比例测算图可以发现,636机和536机的尺寸几乎跟歼10C一个大小,机身长度14米以上,翼展也都超过10米,正常起飞重量约10-11吨。

虽然二者的起飞重量与歼-10C相当,但由于无人机没有飞行员、座舱、显控系统和维生系统,所以它们的空机重量更低,这间接增大了这两种无人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可能不比歼-20差多少,怪不得歼10C都只能去气氛组拉红线。

第四个信息点是,机号636和536都有相当巨大的主弹舱,不过设计上有细微差别,636弹舱开口是个L型,包裹着整个机身侧下方,和F-35的弹舱设计类似,536则是和歼20、歼35类似的机身正下方平板舱门。不过两种无人战斗机的弹舱长度目测都超过4米,容纳4到6枚PL-15级别的中距空空导弹不是问题。

第五个重要的信息是外形。有意思的是,这两架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实际上就是南北两种六代机要素的排列组合。我们已知成飞歼36是“三角翼+嘉莱特进气道”;而沈飞的歼50是“兰姆达翼+DSI进气道”;但这两种制空无人战斗机却是“三角翼+DSI进气道”和“兰姆达翼+嘉莱特进气道”,这其中的技术取舍,还需要等更多官方信息出来后再行观察。

最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是AI。就在阅兵式前几天,权威期刊《航空学报》刊登了西工大的文章,题目是《基于强化学习的近距离空战决策与对抗》,第二作者就是空军某部。

文章明确提到依托仿真平台与飞行模拟硬件设备,与某部队合作开展了实战化的人机对抗验证,由掌握熟练技能的飞行员与智能体进行多回合近距格斗对抗,最终结果,人工智能的胜率超过75%!

这意味着本次分列式露面的两架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决策击败人类驾驶的顶级战机,所以解说词才会是“自主协同,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

美国其实一直在推进无人机空战,然而事实是我们早就走在了他们的前面,早就列装了隐身、超音速、内置弹舱、具备自主空战能力的制空作战无人机。这两架神秘无人机就算不是最终构型,也代表着技术发展的方向,从636和536的尺寸和发动机来看,它们完全有能力搭载更高功率的传感器和更强大的引擎,用更强悍的结构对抗人类无法承受的过载,对F-35乃至F-22实现一对多的交换比。

来源:奇圆科普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