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西滍:白龟湖畔的江南画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5 10:03 1

摘要:在平顶山新城区西郊,当春风轻拂过白龟山水库的粼粼碧波,这时的滍阳镇西滍村便悄然褪去冬日的素衣,化身为一幅水墨未干的江南春卷。这座距市区18公里的村庄,枕着应山的青峦,挽着应河的春水,在三月细雨中苏醒,将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梦境揉进了现实的烟火。

在平顶山新城区西郊,当春风轻拂过白龟山水库的粼粼碧波,这时的滍阳镇西滍村便悄然褪去冬日的素衣,化身为一幅水墨未干的江南春卷。这座距市区18公里的村庄,枕着应山的青峦,挽着应河的春水,在三月细雨中苏醒,将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梦境揉进了现实的烟火。

春日的西滍村,是迁徙故事与自然馈赠的诗意重逢。当年因水库北迁的滍阳先民,或许未曾想到,这片土地会在春风中焕发新生。应河解冻的流水裹挟着碎冰叮咚,滍阳岭褪去苍黄,漫山野杏如雪,坡间连翘织金,恰似巨龙抖落鳞甲,换上一袭锦绣春袍。白龟山水库的浩渺烟波倒映着岸边的垂柳新芽,偶有白鹭点水而过,搅碎一池云影。

沿着湿润的乡间小径漫步,空气里浮动着槐花的甜香与泥土的腥涩。老屋青瓦上苔痕返绿,院角桑树抽着紫红的嫩芽,小洋楼的篱笆外,油菜花海泼洒出滚烫的金黄。村西南的芝麻田尚未播种,但农人已驾着拖拉机翻垦土地,黑褐色的田垄间跳跃着觅食的麻雀。七旬老翁蹲在地头,将一捧湿润的春泥攥在掌心,皱纹里漾开的笑意比阳光更暖——“墒情正好,该种花生啦!”

这座与水共生的村落,春日里总氤氲着渔耕交织的韵律。应水河畔,牧羊人甩着柳条鞭,羊群如移动的云朵掠过返青的草甸;河闸处三五个孩童挽着裤脚摸螺蛳,木桶里鲫鱼摆尾溅起的水珠,惊散了倒映着的桃枝倩影。八十年代养鱼致富的往事化作茶馆里的谈资,而今渔家乐的竹筏载着踏青的游人,鸬鹚振翅划破水面,叼起的银鳞在春光里一闪,惹来阵阵惊叹。

最动人的春味藏在炊烟升起的院落。奶奶挎着荆条篮,在榆钱纷落的树下拾捡嫩叶,灶台上蒸腾的榆钱馍清香四溢;爷爷从竹林挖来春笋,配上应河现网的银鱼炖汤,瓦罐里咕嘟的鲜香勾着游子的魂。暮色中归巢的燕子掠过晒场,将晾晒的芝麻叶、野蕨菜和蒲公英茶纳入羽翼下的春天账簿。

当城市在高楼缝隙中寻找春天时,西滍村的春却漫山遍野地生长。它藏在牧童柳笛吹落的音符里,化在农人播种时滚落的汗珠中,飘在村口百年槐树的新雪似的花穗上。这里没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惊艳,却让林语堂笔下的幸福有了第五重注解——在布谷鸟的催促声里,看一株秧苗如何挺直腰杆,读懂土地与岁月亘古的对话。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滍阳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