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在高一获得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高三获得I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是竞赛圈为数不多的双料金牌得主。
他在高一获得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高三获得IOI(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金牌,是竞赛圈为数不多的双料金牌得主。
他15岁获得保送清北资格,17岁收获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名额,如今他已完成在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涯,攻读博士学位。
他就是江湖人称-小乖--邓神--乖神-的邓明扬!
邓明扬的双金牌之路
邓明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珠心算,锻炼数学思维,三年级开始参加数学竞赛并屡屡获奖,到了五年级,他基本拿遍了当时所有可以拿的奖项。
进入初中后,邓名扬更是一路开挂,初一时获得数学高联二等奖,初三获得数学奥林匹克全国决赛金牌并获得清北保送资格,高一时他获得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
除了数学竞赛,邓明扬在信奥领域同样获得了极其出彩的成就。
六年级时,邓明扬进入人大附中后便迷上了计算机,并一发不可收拾。
(邓明扬的信奥成绩)
初一获得NOIP普及组二等奖,初二获得NOIP提高组一等奖、NOI全国赛银牌,初三与高二两获NOI金牌,高三时更是以满分成绩拿下了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金牌。
他参加IOI的那年,中国队创造了IOI竞赛历史——首次由同一国家选手包揽前四的记录!他作为第一名,还获得了全场唯一满分成绩,成为IOI历史上第三位满分选手。
(邓明扬获得IOI满分冠军)
学霸的秘诀:好心态让我轻松上阵
在众人眼中,邓明扬堪称无数学生的传奇样本——手握国际数学、信息学双料金牌,同时在人大附中稳居年级前十,被外界冠以"学神"称号。
然而这位天才少年却清醒坦言:"现在的程度,远未到需要比拼天赋的阶段-。
不同于传统认知中苦行僧式修行,邓明扬形容自己的数学与信息学竞赛之路为-好玩-两字。
-数学我从小就感兴趣,奥数学得还行,我觉得挺好玩,我更喜欢那些需要思考的题-。
上六年级时,邓明扬想做个电脑游戏,于是开始学写编程,最大的理由也是-很有意思-。
正是因为感兴趣才觉得-好玩-,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
邓明扬真正热爱信息学和数学,觉得沉浸其中很有乐趣。
因为兴趣,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高效。
关于家庭教育,邓明扬表示,-父母对我要求不多,只是觉得我每天过得开心就好-。
(IOI 2021中国队成员,左三为邓明扬)
在邓明扬眼中,爸爸非常善于做思想工作,每次比赛都告诉他-考得怎样都无所谓-,帮助他调整心态,放下压力,轻松参赛。
因此,作为一名竞赛选手,他也建议大家:不能仅仅为了升学去学竞赛。
而应该是你觉得它有意思,能学得会,这样就算最后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有意思、有意义。
麻省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去年,邓明扬从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当人们纷纷猜测他的下一步会是硅谷的某个科技巨头,还是国内某家顶尖互联网公司时,他却选择了一个让人意外的方向——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跟随何恺明读博士。
何恺明的名字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如雷贯耳,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但如果你用过人脸识别、照片美化这样的技术,那你已经受益于他和他团队的研究。
他最著名的工作之一是提出了-残差网络-(ResNet)。
这项研究直接推动了深度学习的发展,让神经网络可以-更深更强-,在图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也正因为这个工作,他成为了全球顶尖计算机科学大会CVPR上的绝对核心人物。
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学术大牛,吸引了无数顶尖学生前来追随。
邓明扬的选择,或许在这个层面上并不难理解:跟随最优秀的人,总是通往更高境界的捷径。
信竞大神并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
对于那些真正顶尖的选手来说,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在竞赛中拿几块奖牌,而是通过竞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能力方向,进而去更广阔的世界中探索。
相信拥有-好心态-的邓明扬一定会在他认为-好玩-、-有意思-的领域取得更令人惊喜的成果。
举报-反馈
来源:金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