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期来信人是一名因恋爱中隐瞒情感状态遭网络暴力的大学生。其在来信中坦言,长期讨好型人格、边界感模糊导致了人际关系崩坏。如今深陷舆论攻击与自我否定的泥潭中,来信人“不知道如何支持自己走下去”。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负责人袁杰在回信中剖析其“缺失主体性”的根源,指出
专家:不必过度迎合外界认可,无需盲目扮演外向,内向的你正好踏实地学习
本期来信人是一名因恋爱中隐瞒情感状态遭网络暴力的大学生。其在来信中坦言,长期讨好型人格、边界感模糊导致了人际关系崩坏。如今深陷舆论攻击与自我否定的泥潭中,来信人“不知道如何支持自己走下去”。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负责人袁杰在回信中剖析其“缺失主体性”的根源,指出过度迎合外界认可如同“情感的奴隶”,鼓励其接纳内向性格、把握现阶段人生课题,专注学业以重掌人生主导权。
来信
袁老师,您好!
我被挂在网上谩骂,引起众人舆论攻击和嘲讽,让我惊慌失措。我本来就敏感,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很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人际交往很困扰,而且缺失自我的主体性。于是,我就演变成讨好、迎合他人,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去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交友圈,希望成为一个外向的人。
具体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恋爱期间隐瞒了情感状态,没有拒绝另一个男生的主动接触,他知道后就气急败坏地把我挂在网上,并且在私下里疯狂传播。其实我早就预感到,我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我一方面出于虚荣心,对别人的欣赏感到开心;另一方面出于害怕,害怕他因为我的情感状态而产生矛盾。我不懂得如何化解矛盾,也不敢与人结仇,况且相较于矛盾产生的未知结果,我更加愿意待在熟悉的环境下,将情况沿袭下去。谁知最终玩火自焚,毫无退路。
在此之前还有一位男生追求过我,我当时也不清楚自己的择偶标准,但是觉得和他相处很开心,因为他给我提供了很多情绪价值。直到我遇见喜欢的人的时候,我又慌不择路地将他推开,然后矛盾激化了,我紧急写下道歉解释信,希望化解矛盾。出于不敢得罪人的心理,我没有和他断联,后来被指责为吊着他。
所以,现在的我相当混乱了。我不知道自己的择偶标准,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做出各种行为,无所谓的态度却让我的边界感模糊,被人称作四处勾引。其实我就是想有个人接受我的分享欲,能够和我互动,有人在意我、认可我,会让我有认可感、安全感。我知道这是缺爱的表现,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弥补这份缺失。
于是,我演变出很强的展示欲。我想让大家觉得我没有因为这件事情一蹶不振,反而过得很好,我就频繁地在社交网络上展示美好生活,甚至不惜用别人的图片。最终,朋友因此与我绝交。
我从心底里不认可自己真实的性格,觉得自己的内向会错失很多机会。我也不喜欢一个人待着,在群体间社交会让我有种满足感。
但是,现在我的人际关系陷入绝境,很多朋友决裂,素不谋面的人给我贴上了标签。我变得不敢结识新的人,担心他们在听见我的名字那一刻就嗤之以鼻,甚至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每次回忆起来,几种不同情绪持续折磨我:责备自己的错误、后悔没有珍惜喜欢的男友、分手后仍然对他思念成疾,而且畏惧他人对我议论指点。
我也一直都在自救与求救,8次心理咨询、找人开导倾诉,但都只能好转一阵子。我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个瞬间又会情绪反扑。我转而追求物质带来的短暂满足感,疯狂地消费、不停地旅行、不停地吃喝玩乐……每次都会非常开心,好像看淡了一切过往。但是,刺激结束后,带来的只有空虚。
我会在空闲时间做家教,我发现我教的每一个学生都特别喜欢我,这些许坚定了我的自我认可,也许我是个不错的人。但是当我一回到过往的环境里,往事还是会浮现。我的痛苦就像π,虽然很小,但是永无止境,仿佛会笼罩我一生。
虽然道理我都明白,诸如做点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提高实力,投入社会实践刷新自己的标签……但是,事实是我在这次风暴过后,连正常生活的状态都没了。一想到施暴者依旧逍遥自在,我更加无力,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我每天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强颜欢笑地苟活下去,时而特别兴奋感觉天地开阔,时而压抑窒息生理性难受、冷汗发抖心悸……觉得自己被全世界唾骂、鄙夷、审判。
我永远忘不了他失望的眼神,还有朋友假装不认识我的擦肩而过。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女生勇敢地针对我的负面言论进行反击。相比之下,我连保护自己的方法和勇气都没有,只选择了退缩和逃避(况且也理亏)。
于是我开始困扰,为什么我会遇见这么多糟糕的事情。我承认我做不到纯粹的好人,心存侥幸,有些自私、爱慕虚荣。但是我从未有意伤害别人,却落得如此境地,大学生活越来越黑暗了。
其实,我一直都很低能量。刚来大学的时候就很绝望,定向生的志愿是家里人填的,我害怕未来定向的生活,感觉哪怕成绩再好对未来岗位也没有任何作用。周围人都在渲染一种情绪,如果大学不玩,以后有得干,我就有些丧失斗志了。实际上,我还是复读生,第一年考上了另一所大学,但是退学了。我感觉自己花了很多成本才走到这里,但是过得非常灰暗。
我不知道如何支持自己走下去,学习上的努力对我这个身份好像也于事无补。
感谢您百忙之中给我回信,祝您工作顺利!
回信
亲爱的同学,你好!
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在“不知道如何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困顿时刻,给我写来这封长信。你的信很细腻,用一场网络暴力引出了青春的你在爱情与人生上的苦恼和困惑。
网络暴力很可怕,你细腻地描述了你遭受网络暴力后的感受。“我变得不敢结识新的人,担心他们在听见我的名字那一刻就嗤之以鼻,甚至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这对本就敏感的你来说,更加难以承受。我坚定地反对网络暴力,我谴责施暴者的行为。
你勇敢地讲述了具体经过,你“在恋爱期间隐瞒了情感状态,没有拒绝另一个男生的主动接触”,他就把你挂在网上疯狂传播。你的处理方式确实有问题,你也诚实地承认了。你说,“我早就预感到,我的做法是不对的”,自觉“理亏”,还会“责备自己的错误”。不过,那位实施网络暴力的男生问题更严重。他如果真的喜欢你,哪怕再受伤也不会这么做;他这么做说明他并不喜欢你,受伤了就恶意攻击你,他可能存在一定的自恋人格障碍。
你也分享了自己没拒绝他的原因,一方面是满足了很多人喜欢自己的虚荣心,另一方面是有前车之鉴,自己害怕面对拒绝他之后可能发生的矛盾。于是,你什么都没做,顺着他的步子往前走。最终,男友跟你分手了,那位男生对你网络暴力,你“玩火自焚”。
的确如你所说,你“缺失自我的主体性”,逃避自己应该做的选择,将选择权交给那位男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对此有深刻论述。而且,你一错再错。你说,为了“让大家觉得我没有因为这件事情一蹶不振,反而过得很好,我就频繁地在社交网络上展示美好生活,甚至不惜用别人的图片”。最终,朋友与你绝交。过于在意外界眼光的你,掉进了著名哲学家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当你渴望他人的认可又求而不得时,他人对你而言就是地狱般的存在。《非暴力沟通》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你正处于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缺爱的你在情感上被外界所俘虏。
你像螃蟹一样,一直在第一阶段横着走。你做心理咨询、找人开导、做家教,效果都不佳;于是你转向物质满足,疯狂地消费、不停地旅游、不停地吃喝玩乐,最终只剩空虚。
其实,你已经有一只脚迈入了第二阶段,即“面目可憎”阶段。“人际关系陷入绝境,很多朋友决裂”,在他人看来你的确“面目可憎”。不过,你需要更勇敢地迈出另一只脚。在他人看来你“面目可憎”,但对自己而言,这也是自我成长和爱自己的好时机。真正关键的路,都是一个人走的,既孤独,也自由。
你缺爱,于是你把爱情当成了人生主题。你说,“学习上的努力对我这个身份好像也于事无补”。你迷失了大学生的身份,将恋爱当作正事,学习连替补都排不上。为何如此?因为定向生的志愿是家人填的,而且既然定向了,成绩再好也没什么用,所以你随波逐流。你说,“如果大学不玩,以后有得干,我就有些丧失斗志了。”
你祝我工作顺利,其实你也是有工作的,学习就是学生的工作。既然你已经“面目可憎”,正是拨乱反正、努力学习的时机。你两次高考都考上了大学,说明你学习能力很强。既然内向,就不要盲目扮演外向,内向的你正好踏实地学习。未来岗位定了,但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你的选择。第三阶段等着你,未来你将是“生活的主人”。
祝学习为主,恋爱为辅!
袁杰老师
2025年4月3日
主办单位:广东新快报社
协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团队
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总队
承办单位:新快报教育研究院
来信参与方式:
1 点击以下链接:
2 邮箱:
策划:林波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钰涵
来源:新快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