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起癌症,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罹患癌症等于宣判一个人的死亡,很多人患癌后心情都比较沉重,甚至有些人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提起癌症,很多人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罹患癌症等于宣判一个人的死亡,很多人患癌后心情都比较沉重,甚至有些人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事实上,现代医学早已让许多肿瘤成为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长沙裕湘医院肿瘤科李志锋主任带大家来科学认识肿瘤,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癌症不是绝症,而是个慢性病。
癌症研究界有“3个1/3”的说法。就是说有1/3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有1/3的癌症经过治疗是可以延长寿命和治愈的,还有1/3的癌症通过治疗是可以减轻症状、缓解症状的。
所以,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比如甲状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的治愈率就很高,治愈之后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认为癌症是绝症的错误看法,严重影响到人们对癌症的治疗。
所以,不要把癌症当成绝症,只要积极面对、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症是有可能治愈的。
肿瘤不会传染。
传染性疾病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因素,常见传染源为病毒、细菌。肿瘤是正常细胞发生突变产生恶性细胞,这类患者不存在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可能,因此不会传染。
另外,肿瘤细胞脱离人体,没有生存环境后不能存活,也不引起传染。临床上,部分肿瘤与感染相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肝癌;HPV病毒感染,可引起宫颈癌。对上述感染性疾病,建议患者尽早进行根治性治疗,防止以后发展为肿瘤。
1.身体出现肿块、结节
身体某部位出现肿块、结节,第一个可能会想到的就是肿瘤。但也不必恐慌,肿块、结节不一定就是癌症,它可以是非肿瘤性的(比如炎性包块),也可能是良性肿瘤。对于肿块结节,我们可以对它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①看大小
越小的结节概率上越倾向良性,当然也并非绝对,因此要注意随访复查;如果结节超过1厘米则更要重视。除了大小本身,大小的变化趋势和速度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持续增大特别是增大迅速的结节倾向恶性可能,要特别重视。
②看质地
质软或囊性肿块,倾向于良性,质硬、固定或实性肿块,倾向恶性可能,但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摸起来质韧。
③看边界和活动度
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往往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
2.身体持续非外伤疼痛
多数人都经历过疼痛,出现疼痛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用止痛药,这其实会掩盖病情,应该先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非外伤导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续疼痛,应去医院查明原因。
3.出现长治不愈的咳嗽
大家对咳嗽见怪不怪,也不会太重视。有的人遇到咳嗽就止咳,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咳嗽的病因。对于久治不愈的咳嗽或痰中带血,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应警惕肺癌等疾病的可能。
4.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
出现发烧,我们首先要想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如果发烧原因不明,且持续存在,要警惕癌症可能,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5.莫名出现消瘦和疲乏
如果没有主动进行减重锻炼,也没有刻意节食,体重却不明原因下降或进行性消瘦,或伴厌食、乏力、易疲劳等,要查明原因,消瘦和疲乏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之一。
6.明明没有外伤却出血
非外伤性异常出血,比如便血或呕血,要注意排除肠癌、胃癌可能;咳血、痰中带血要警惕肺癌;不规律阴道出血或非月经期出血,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有关;无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难,小心泌尿系肿瘤;非外伤鼻出血注意排除鼻咽癌可能。
7.持续出现的消化异常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数人只是短暂一过性的,如果消化不良持续存在,或伴反酸烧心,上腹闷痛不适,不要想当然认为是一般的“胃病”,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等的可能。
8.大便习惯、性状改变
大便习惯、次数或性状发生改变(大便外形变细、大便带脓、血、黏液等)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要警惕大肠癌,尽早到医院检查。
9.黑痣突然增大或颜色改变
黑痣很多人都有,但如果黑痣突然增大、或边缘变得不规则、或颜色发生改变、或出现破溃出血、或灼痒疼痛、痣上原有的毛发脱落,要怀疑黑色素瘤可能。
10.溃疡伤口久久不自愈
口腔溃疡很常见,但如果长时间持续不能愈合,应警惕口腔癌可能。
面对肿瘤,许多患者会感到恐慌,甚至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然而,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放弃治疗不仅剥夺了自己获得健康的机会,也可能使病情迅速恶化。以下是确诊肿瘤后的几个关键治疗策略:
1.个体化治疗
肿瘤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包括肿瘤类型、分期、身体健康状况等。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盲目接受或拒绝治疗都是不可取的。
2.综合治疗
现代肿瘤治疗通常是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药物、免疫疗法等多种手段的组合。特别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使得多种癌症的治疗作用提高,一些药物能选择性地杀伤癌细胞,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3.长期随访和科学管理
肿瘤治疗结束后,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随访和监控。定期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从而调整治疗策略,保证患者的长期生存。
4.心理支持和家庭关怀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心态和精神状态会影响免疫功能,对治疗作用和恢复起到一定作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可以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使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1.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
接种疫苗:HPV疫苗防宫颈癌,乙肝疫苗防肝癌等。
避免致癌因素:减少烧烤、腌制品,远离空气污染。
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注身体异常信号:长期咳嗽、不明原因消瘦、异常出血等。
定期防癌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一般人群基础筛查项目包括肺部CT、颈部和腹部B超、血液学肿瘤指标检测等。
3.科学治疗,拒绝偏方
相信正规医院,避免耽误治疗时机。
不盲目恐慌,早期癌症治愈率很高。
长沙裕湘医院肿瘤科李志锋介绍道:肿瘤的确诊不等于人生的终点。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已得到明显提高。即便是晚期肿瘤患者,也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很多患者在初诊时由于恐惧或误解而放弃了治疗,结果加重了病情,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机会。坚持科学治疗、配合医生则可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来源:湖南医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