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止2011年为止,持有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有效民航驾驶员执照的女性一共有1011人,其中中国籍女性驾驶员数量只有982人。
截止2011年为止,持有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有效民航驾驶员执照的女性一共有1011人,其中中国籍女性驾驶员数量只有982人。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不仅是南航历史上首位女性机长,也曾经是中国空军中的王牌飞行员,退役后遭到各大航空公司的哄抢,被誉为“最贵的民航女机长”。
若干年后,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当飞行员的时候,她的一句“因为父母都是飞行员,我不飞,对不起国家”更是让无数人泪目......
1976年,5岁的刘宇环在沈阳某空军基地目睹了终身难忘的一幕,母亲董锁箴驾驶的运输机突发故障,机身剧烈震颤,机尾冒出滚滚黑烟。
地面人员慌乱奔走,年幼的刘宇环死死攥住外婆的衣角,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然而驾驶舱内的母亲却如雕塑般镇定,双手紧握操纵杆,硬是将失控的飞机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多年后,刘宇环谈起往事,眼中仍有火光跳动:“那天我才明白,飞行员不仅是开飞机的,更是救人的。”
董锁箴是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曾参与唐山大地震伤员转运、原子弹试验数据回收等重大任务。
然而,在女儿眼中,这位“蓝天女战士”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童年饭桌上,父母的话题永远绕不开飞行;
生日礼物是一本泛黄的《飞行手册》,就连睡前故事,也充斥着“失速改出”“盲降程序”等专业术语。
刘宇环曾这样形容父母:他们像两片云,总飘在天上,直到1989年,一张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高考放榜那天,18岁的刘宇环同时收到两份录取通知:北方航空公司的空乘岗位,月薪抵得上普通工人半年收入;另一张则是长春飞行基础学院的招飞通知书,津贴微薄,训练严苛。
母亲罕见地没有替她做决定,只是将一枚泛黄的空军徽章放在她手心:“选你真正想要的。”
那晚,刘宇环在书桌前坐至凌晨。窗外的月光洒在父亲手工制作的训练转轮上——为了通过招飞体能测试,她曾每天被绑在转轮上旋转上百次,吐到胆汁翻涌仍不肯停下。
最终,她抓起飞行学院的录取书,在父母欣慰的泪光中踏上北上的列车。
飞行学院的训练远比想象中残酷,盛夏的操场上,女学员们顶着烈日练习“旋梯滚转”,眩晕感让半数人瘫倒在地;
寒冬凌晨,零下30℃的机库里,她们裹着棉大衣背诵航图,睫毛结满冰霜。男学员们戏称她们是“女飞队,非女队”,刘宇环却咬着牙在训练榜上稳居前三。
1991年生日当天,刘宇环迎来人生第一次单飞,银白色教练机冲上云霄的瞬间,耳机里传来塔台指令:“5107,允许进入空域。”俯瞰大地上的山川河流那一刻,她忽然读懂母亲为何甘愿与蓝天“厮守”半生。
1993年,刘宇环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空军运输部队,彼时中国空军主力运输机安-24操作复杂,舱内没有加压设备,飞行员需忍受缺氧与严寒。
一次执行高原空投任务时,强气流导致机舱仪表集体失灵,副驾驶脸色煞白,刘宇环却紧盯窗外地貌,凭借记忆中的山脉轮廓手动修正航向,最终将物资精准投向目标点。
“飞行没有男女之分,只有合格与否。”这是刘宇环常对后辈说这句话,十年军旅生涯,她驾驶过七种机型,参与上百次抢险任务,被战友称为“运输机女王”。
最惊险的一次,刘宇环驾驶的伊尔-76在降落时遭遇侧风突袭,右起落架卡死,塔台建议迫降,她却坚持尝试手动解锁。
当起落架终于“咔嗒”一声归位时,机舱内爆发出欢呼——后来机械师检查发现,若强行迫降,油箱摩擦产生的火花足以引爆整架飞机。
荣耀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儿子赵成雨出生四个月后,刘宇环便重返蓝天,某次任务归来,她发现襁褓中的孩子竟认不出母亲,哭声尖锐如刀割。“我抱他的姿势像在托降落伞包。”她苦笑着回忆。
2003年,刘宇环达到空军飞行员最高服役年限,退役仪式上,她抚摸着相伴多年的运输机泣不成声,丈夫赵江明从南航打来电话:“来民航吧,这里需要你。”
转型远比想象中艰难,民航客机驾驶舱空间局促,连续飞行十小时后,她的双脚肿得穿不进皮鞋;
国际航班要求全英文通话,中学水平的她抱着词典熬夜苦读,直到梦见自己在云层里背单词。更让她焦虑的是公众审视——某次执飞时,乘客发现机长是女性,坚决要求换班。
“女士,开飞机不是绣花。”面对质疑,她默默递上飞行记录:12800小时零事故。
2008年,37岁的刘宇环通过南航机长考核,接过聘书时,考官感叹:“你是我见过最淡定的考生。”她没说话,只是摸了摸口袋里母亲送的护身符——那是董锁箴用退役飞行服纽扣改制的。
2021年,某趟广州至北京的航班因雷雨延误六小时,客舱内躁动不安时,广播里传来机长平稳的声音:“我是刘宇环,曾参与过汶川地震物资空投,请相信,我和你们一样渴望平安落地。”
这句话让头等舱一位老者猛然抬头,降落时,他颤巍巍拦住刘宇环:“董锁箴指导过我跳伞!没想到能遇见她女儿……”
结语如今,51岁的刘宇环依然活跃在驾驶舱,她的故事被写进航空教材,激励着越来越多女孩报考飞行学院。
除了刘宇环,还有90后女飞行员徐枫灿,她是陆军首批自主培养的女飞行员之一,被网友惊呼“能靠脸,偏要拼才华”,殊不知,颜值只是她最不值一提的优点罢了。
女飞行员也好,女机长也罢,刘宇环和徐枫灿等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参考资料:
来源:rice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