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蒜的都知道,地里能多结出两成蒜头,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票子。为啥总有人家收蒜时车拉船载,您家却总差那么几口袋?关键就在这蒜头膨大的黄金期有没有抓住。今儿咱就揭开农技站压箱底的绝活,让您家蒜头也能赛过拳头大。
种蒜的都知道,地里能多结出两成蒜头,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票子。为啥总有人家收蒜时车拉船载,您家却总差那么几口袋?关键就在这蒜头膨大的黄金期有没有抓住。今儿咱就揭开农技站压箱底的绝活,让您家蒜头也能赛过拳头大。
蒜头膨大可不是碰运气的事儿,这里头藏着科学门道。大蒜素这玩意儿听着玄乎,其实就是给蒜头"打激素"——不过人家是正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氯化胆碱,就跟给人喝葡萄糖似的,能让蒜叶子更卖力地进行光合作用。您想啊,叶子多造点糖分往地下送,蒜头可不就跟吹气球似的鼓起来?
但用这宝贝得掐准时辰,早不得晚不得。老把式都记着这句口诀:"凹坑露头别着急,黄尖冒尖正当时"。啥意思呢?得等七成蒜株冒出肚脐眼似的凹坑,外层叶子尖发黄五公分长,这时候就是下手的黄金时刻。北方种春蒜的记住5月10号前后,秋播蒜得赶在4月中旬,错过这三天窗口期,神仙来了也难救。
去年商丘那片示范田可给咱开眼了。老张头照着"两喷一灌"的法子来:头回喷完膨大素,隔七天补喷氨基酸肥,每亩再追八斤高钾肥。好家伙,最后单头蒜称重八十五克,比旁边地块多收三成还不止。这可不是吹牛皮,农技站的测产单子写得明明白白。
喷药讲究可多了去。得挑连续晴天,下午四点后开工。为啥?这时候叶子气孔张得开,药液吃得饱。一亩地五十克药粉兑四十斤水,喷头调成雾状,把叶子正反面都照顾到。跟您说个窍门,往药桶里扔把白糖,保准药液沾得牢,大风天也不怕吹跑喽。
光靠膨大素可不够本,水肥得跟得上趟。喷药前三天先把地浇透,这叫"药前润根水"。喷完隔两天再来次小水漫灌,水里兑上高钾肥,就跟给人喝参汤似的补气力。叶子要是泛黄,赶紧补点镁肥,保准绿得能滴油。
这些年见多了乡亲们踩的坑。有急着在抽薹前喷药的,结果蒜苗蹿得老高,蒜头反倒缩成花生米。有等蒜皮长老了才想起来追肥的,那养分全堵在道上送不下去。最冤的是那些大中午顶着日头喷药的,药水还没沾叶面就蒸发了,白糟蹋钱。
现在讲究科学种田,配套措施也得跟上。见天地里转悠着,发现叶面起锈斑赶紧打杀菌药,见着蒜蛆幼虫就得灌根。膨大素虽好,可别贪多,连着喷三次顶天了。入夏前记得培土,给蒜头盖层薄被,既防日灼又保水分。
说到底,种蒜就是个功夫活。什么时候该伸手,什么时候得收手,这里头的分寸可比炒菜放盐还讲究。照着这套路数来,保管您家蒜地里的蒜头个个挺胸叠肚。
来源:老刘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