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迎风起,破局机器人“续航焦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6:58 3

摘要:近期,随着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发布,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获得明确支持,工信部计划于2025年9月对2024年启动的60亿元固态电池重大研发专项进行中期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将获得后续拨款,并可能启动第二轮补贴申报窗口。

政策和资本的加持,固态电池前景大好

近期,随着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发布,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获得明确支持,工信部计划于2025年9月对2024年启动的60亿元固态电池重大研发专项进行中期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将获得后续拨款,并可能启动第二轮补贴申报窗口。

在政策等其他多重利好推动下,固态电池板块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9月份以来,万徳固态电池指数大涨超11%,固态电池相关股份涨幅更为可观,先导智能阶段涨幅超60%,厦钨新能、上海洗霸、天赐材料等多只个股涨幅超30%。

行业人士表示,当前固态电池行业正处于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为固态电池的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机器人行业为何青睐前者?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和低空经济兴起的背景下,续航困境成为其两者规模化应用的瓶颈。

目前机器人行业主要使用高镍三元、碳酸铁锂电池等传统锂电池作为动力源,其在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上存在一定局限,且性能提升的速度较为缓慢,科学界认为其性能已达到极限,无法满足人形机器人不断增长的性能需求。

比如,特斯拉Optimus配备的2.3kWh电池仅能支持2至4小时运动,而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300-400Wh/kg,是传统锂电池的1.5-2倍,可显著延长机器人工作时间。

在安全性能方面,固态电池不可燃、不挥发的固态电解质,大幅度降低了热失控的风险。例如,贝特瑞GUARD系列全固态即使在外力造成严重变形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起火爆炸,为机器人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固态电池于机器人行业而言还具有多重利好,改善低温等恶劣环境下的性能、支持更高功率输出和更快充电、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能够降低总拥有成本、还能促进机器人设计与性能的优化。

其一,当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仅局限于户内,而延展至恶劣的户外低温环境时,传统锂电池在低温下性能可能会大幅衰减。而一些固态电池方案,如贝特瑞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改善了低温性能,据称在零下10℃情况下电池内阻能降低10%,这有助于缓解机器人在冬季续航下降的问题。

其二,机器人在执行跳跃、抓取等动作时需要电池瞬时高倍率放电。固态电池理论上允许更高的充电电流,支持更快充电,并能很好地满足高功率需求,同时减少性能劣化和热失控风险。

其三,部分固态电池的理论循环寿命可达5000次以上,远超传统锂电池循环寿命。这对于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工业机器人而言,意味着更长的更换周期和更低的总体维护成本。

其四,更高能量密度意味着在同等电量下,电池包可以做得更小更轻。这有助于机器人“瘦身”,减轻整体重量,从而降低运动能耗,或者为其他传感器和执行器腾出空间,提升机器人的综合性能。

多家企业披露全固态电池在机器人领域的重要进展

当前按照电池形态分,固态电池可以分为全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是期许,半固态电池作为一种过渡技术,正在发展。

2025年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其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为700Wh/L,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除此之外,孚能科技在接受相关采访表示,近日已完成向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计划于今年年底交付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随着政策的支持、技术的突破和产业链的协同,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在机器人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从而真正破解机器人的续航等多瓶颈,推动机器人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并且郑重提示所有阅读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的参考意见和依凭。

来源:WiFi科技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