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莲叶纹双旗币十文,正面无圈,两面旗帜交叉而立,左为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旗后系有缨带,灵动飘逸,双旗寓意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上缘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缘铸“开国纪念币”五字,字体秀美,笔画遒劲有力,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花卉,反面中央珠圈内铸嘉禾“十文”字样,珠圈
莲叶纹双旗币十文
莲叶纹双旗币十文,正面无圈,两面旗帜交叉而立,左为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旗后系有缨带,灵动飘逸,双旗寓意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上缘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缘铸“开国纪念币”五字,字体秀美,笔画遒劲有力,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花卉,反面中央珠圈内铸嘉禾“十文”字样,珠圈外连叶纹饰,无英文;珠圈内大麦穗,下方枝叶呈捆绑状。
此币铸造于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大约在1912年至1927年之间,是国民政府为了庆祝新国家的诞生,稳定当时的货币体系而铸造的,其独特的发行背景、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珍贵的收藏价值,都使得这枚小小的铜币成为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宝贵财富,该币不仅是研究民国初期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珍稀藏品,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精美的铸造工艺以及稀少的存世量,使其兼具极高的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内涵,莲叶纹双旗币十文的设计元素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在拍卖市场上曾以140万高价成交,充分展现了其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百文铜元(河南省造)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百文铜元(河南省造)正面中央珠圈之内,两丛嘉禾簇拥着一朵绽放的十二瓣扁菊,上方刻有“中华民国”,下方则标注“当百文铜元”,两侧各饰以一朵精美的浮雕六瓣花,背面中心交叉的双旗寓意非凡,象征着辛亥革命后新政权的确立——青天白日旗与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了昔日的五色旗与铁血十八星旗。铜元背面双旗的旗杆呈约60度夹角,中间两条旗穗悠然垂落,上方镌有英文“HO-NAN (河南)”,下方则书“100 CASH (100文)”,两侧以藤蔓卷草牵牛花纹饰装点,工艺之精湛,细节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该币直径约3.24厘米,铸造于中华民国初年(大约在1912年至1927年间),由河南省精心铸造,以响应中央政府统一货币的号召。这一时期,河南省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在钱币铸造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存世量稀少,市场价值不断攀升,近期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币当百文铜元(河南省造)以175万元成交,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稀缺性使其成为收藏界热门珍品。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
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正面中央图案为两面交叉的国旗,左为铁血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两旗交叉中间系结带,上方通常饰有五角星或菊花纹等,下方镌刻“當十銅元”四字,反面图案通常为嘉禾纹饰,由稻穗组成,寓意丰收与希望,上下边缘环英文,如“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和“TEN CASH”(当十)。
此币铸造于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是国民政府为了庆祝新国家的诞生,稳定当时的货币体系而铸造的,其独特的发行背景、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珍贵的收藏价值,都使得这枚小小的铜币成为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宝贵财富,该币不仅是研究民国初期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珍稀藏品,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精美的铸造工艺以及稀少的存世量,使其兼具极高的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内涵,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的设计元素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在拍卖市场上曾以146万高价成交,充分展现了其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来源:蔡老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