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京东,看到临沧直发的壳果,顺手下单两袋,才反应过来——国产夏威夷果已经把澳洲老大哥挤到身后了。
“原来19块一斤的夏威夷果,现在18块9就能拿下?
”昨晚刷京东,看到临沧直发的壳果,顺手下单两袋,才反应过来——国产夏威夷果已经把澳洲老大哥挤到身后了。
云南人自己也没想到,当年被当成“洋坚果”的小东西,如今成了家门口的“金疙瘩”。
盈江的山坡九月开始热闹,摘果工一天能挣三百,比去城里打零工划算。
村里大妈边剪枝边唠嗑:“以前澳洲果卖四十多,现在咱云南果十八块九,老外都抢着要。
”
别小看这十八块九,背后是22道工序。
X光机把坏果筛得明明白白,人工再复检一遍,坏果率从过去的8%降到1%以内。
京东小哥说,去年仓库退货率不到千分之三,比进口果还稳。
直播间里,主播把刚烘干的果仁掰开,油亮得能照出人影,弹幕刷屏:“这比我在澳洲机场买的香!
”
价格打下来,吃法却玩出了花。
德宏工厂把果仁压成酱,抹面包比花生酱还丝滑;普洱的冷榨果油,健身党直接当橄榄油平替。
最绝的是临沧的“辣味夏威夷果”,辣椒面裹得通红,下酒神器,一包秒没。
网友总结:澳洲果负责高端,云南果负责把高端打成日常。
最扎心的是出口数据。2025年东南亚订单暴涨30%,越南超市货架上贴着“YUNAN MACADAMIA”,价格比澳洲货低两成,味道还更香。
有留学生拍视频对比,澳洲本地人都承认“云南的更脆”。
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是品质真追上了。
有人担心农民会不会被中间商压价?
实地看了下,京东直接签保底收购,去年临沧某村平均每户多挣了1.8万。
村口小卖部的老板娘现在兼职直播,一晚上能卖两百单,笑得见牙不见眼:“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剩不下两千,现在种十亩坚果,孩子大学学费有了。
”
当然,也有小烦恼。
今年雨水多,部分果园果仁偏小,收购价低了5%。
但技术员说,明年推广的新品种抗旱性强,含油量还能再提3%。
农民大哥摆摆手:“小毛病,总比进口果动不动断货强。
”
这个秋天,云南的夏威夷果用实力证明:高端食材也能接地气。
下次别再迷信“澳洲原产”了,十八块九的云南果,香得明明白白。
来源:深山里探寻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