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日报“崤函快评”(310)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16:20 1

摘要:近日,多地新生入学,一场取名潮流的更迭也引发社会关注。曾因高频出现被当作“梗”调侃的“子涵”“梓萱”等名字淡出人们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清晏”“蓁蓁”“明哲”等源自《诗经》《楚辞》的典雅名字。这些名字“国风满满”,文化韵味浓厚,折射出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

“国风”取名热潮折射文化自信

声声

近日,多地新生入学,一场取名潮流的更迭也引发社会关注。曾因高频出现被当作“梗”调侃的“子涵”“梓萱”等名字淡出人们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清晏”“蓁蓁”“明哲”等源自《诗经》《楚辞》的典雅名字。这些名字“国风满满”,文化韵味浓厚,折射出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是中国人文化自信回归与审美意识升级的体现。

名字是陪伴一个人一生的印记,也代表着潮流的演变。早年间,“建国”“建军”“红军”等名字,承载着家国情怀与时代记忆;21世纪初,许多小说、电视剧进入大众视野,特别是一些文艺小说,出现许多“梓”“轩”“萱”等字眼,“浪漫化取名”逐渐影响家长,导致“子涵”“梓萱”撞名、“宇轩”“雨萱”同音等现象屡见不鲜。

近年来,从《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的热播圈粉,到汉服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国风音乐播放量超千亿次,文物变成文创走出展柜。“95后”“00后”的父母作为在国潮复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将传统文化作为审美符号,让名字成为连接孩子与传统文化的第一根纽带。同时,他们也对孩子名字的独特性要求更高,希望孩子的名字不仅有辨识度,还要承载一种文化品格与精神追求,反映了当代个体意识的觉醒。

短短二三字,携带一份来自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希望这些名字让孩子们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获得一份隐性的文化滋养,长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气,拥有一段平安顺遂的人生。

来源:三门峡日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