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喜讯从北京传来:清远市及下辖英德、佛冈同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一个所辖县(市)全部成功创建省级以上文明城市的地市。
2025年5月,喜讯从北京传来:清远市及下辖英德、佛冈同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一个所辖县(市)全部成功创建省级以上文明城市的地市。
清远一江两岸 李思靖 摄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清远市近年来深耕文明乡风建设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清远以理论铸魂、文化赋能、综合治理为三大支点,让文明乡风如春雨般浸润城乡沃土,不仅推动农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更绘就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崭新图景,为“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理论扎根乡土,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各位乡亲,今天咱们聊聊‘百千万工程’里的文明新风……” 清新区乡村新闻官刘逢明的快手号“水西明哥”上,一条接地气的短视频最高获得超243万次播放。在清远,像刘逢明这样的乡村新闻官有330名,他们扎根镇村的80间工作室,用短视频、田间宣讲等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文明行为准则、本土特色文化等送到千村万户。
2025年3月30日,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连山“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活动在连山小三江镇举行
在清远的乡村,理论宣讲的阵地不止于工作室。“街角小讲堂” 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听村干部用“白话”解读养老政策;“门楼微讲堂”前,村民们搬着小板凳,听返乡大学生讲乡村振兴故事;“歌堂坪讲堂”上,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编进了瑶歌。这些群众愿意来、喜欢去的场所,成了理论传播的 “毛细血管”。
清远深谙“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力量,让退休教师、老党员、致富能手等“身边人”走上讲台,用“家常话”论“家常事”,把“大道理”拆解成“生活理”。“以前听宣讲像听报告,现在听的是自己村的事,听得进、记得牢。”有村民表示。
为了让理论宣讲更有感染力,清远深入开展“理进万家 声动清远”基层宣讲活动,通过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实现与群众的共感共情。佛冈县策划推出《中国粮・稻谷》等100多个宣讲微视频,在稻田里实景演绎“藏粮于地”政策,农民看得懂、记得住;清新区通过乡村大喇叭开展“理论一刻钟”粤语播报,清晨的广播声成了村民起床后的“必修课”;英德市把新思想编成采茶戏,在戏台上演的“乡村振兴故事”,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这种“理论+文艺+生活”的宣讲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激活基因,乡土文脉“活态传承”
连南大坪镇牛路水村的瑶族刺绣合作社里,绣娘们正飞针走线,把瑶族图腾绣在文创产品上。这个由村级文联扶持的合作社,让千年瑶绣焕发新生。
在清远,文化不仅是乡愁的载体,更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通过培育文化带头人、打造文化品牌、创新文化空间,清远让乡土文脉在传承中创新,为文明乡风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远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能人,让乡村文化“活起来”。通过扶持 “瑶老”“新农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群体,培育了一批扎根乡村的文化带头人。组织书法、戏曲、舞蹈等有文艺技能的志愿者,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
2025年2月28日晚,“强国复兴有我 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清远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展演”在东城街道澜水村举行
清远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项目。依托红色革命文化、古色历史文脉、特色民族风情、绿色生态文化等“四色”资源,清远厚植乡村文化底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吸引全球摄影师聚焦乡村变迁,让小村庄走向大世界;旅游文化季的千年民俗展演上,各种传统技艺轮番上演……
2025年9月6日晚,由中共英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末艺小时——‘江畔夏夜 漫享生活’滨江音乐会”在滨江公园亲水平台热情开演
此外,清远还创新推出文明实践“假期模式”“夜间模式”,发布 “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活动清单,“文明集市”里的志愿服务、“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的亲子活动、“周末‘艺’小时”的艺术培训,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村民的文化获得感节节攀升。
为丰富乡村文化时代内涵,清远加强创新转化,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纳入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建好用好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乡村大舞台,用优秀的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乡村文化的宣传推广方面,清远聚焦生态农业、生态文旅和特色文化领域发展成效,重点打造“有鲜则名”“有水则灵”“有文则盈”IP,让“有山有水有文化”成为清远和美乡村建设生动注脚。
治理凝聚合力,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垃圾分类我先行”……在清远的乡村,这些文明准则已融入村规民约,文明新风从“纸上规定”变成“生活习惯”,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清远把基层党建作为文明乡风建设的“定盘星”,深入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十个思考”,探索“党建 +”模式,强化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连南瑶族自治县创新“党组织+瑶老”基层治理方式,用瑶语瑶歌把“讲文明,树新风”等理念讲进村民心里。
带动万名绣娘就业的房伟艳、无偿供养老人17载的傅继成、拾金不昧的李水容……典型示范是清远推动文明乡风的“加速器”。通过选树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261名,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民向善。清远还定期举办“好人发布会”“道德模范巡讲”活动,让好人精神走进校园、企业、社区,形成“人人学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2025年7月18日晚,《清远乡村文明新十二条》发布暨清城区“村艺盎然—文明实践万村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清城区龙塘镇文化广场举行
提升群众自治效能方面,清远深入宣传贯彻《清远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动“清远文明新十二条”“清远乡村文明新十二条”“清远绿色生活新十二条”进村入户。全市1029个行政村实现“一约四会”全覆盖,推动农民群众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让文明新风真正融入乡村肌理。
如今的清远,从城市到乡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街道整洁有序,邻里互助友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笑脸绽放。
这份文明的答卷不仅是“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证书,更是城乡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生动体现。与此同时,城乡文明交融共生,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坚实支撑,文明之花正在北江两岸持续绽放。
文、图|叶剑斌 文明清远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