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戚发轫应邀走进清华附中文昌学校,为师生们带来“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专题讲座,3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南海网4月4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4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戚发轫应邀走进清华附中文昌学校,为师生们带来“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专题讲座,3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戚发轫院士以“天是什么,为什么要上天,靠什么上天”三个核心问题切入,紧扣当下航天热点,带领学生们深入剖析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国航天成就以及航天精神内涵。自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迈入航天大国行列,到如今已具备自由进出太空的能力,载人航天往返、月球采样返回等项目彰显中国航天实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更是激励着航天人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攻克难题,使得祖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的历史性突破。
此次专题讲座不仅普及航天知识,更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与热爱,在他们心中播撒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为培养新时代航天科技后备人才、助力航天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学生黄彧说:“这个讲座让我了解到中国航天人逐步搭建太空天梯,筑梦太空之家的艰辛过程。希望我能在未来像航天人一样,为中国航天事业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