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播种期怎样确定?播种前种子如何处理?适宜播种量的确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4:55 1

摘要: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占第三位的粮食作物,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额中占20%左右,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的丰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是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生产特别重要。我们南方地区每年秋收后就要播种小麦了,我们贵州黔西北地区每年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占第三位的粮食作物,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额中占20%左右,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的丰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是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生产特别重要。我们南方地区每年秋收后就要播种小麦了,我们贵州黔西北地区每年秋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秋季开展“三秋(秋收、秋种、秋耕)。在秋收后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豌胡豆等。由于各个地方的气候条件不一样,所以什么时候种麦子合适是不同的,国内小麦种植一般分春小麦和冬小麦,北方地区是种植春小麦,南方地区种植冬小麦。小麦播种适宜期主要是根据小麦品种生态类型及当地气温条件来确定,小麦的播种时间要因品种、因时、因地制宜,不可能各个不同气候条件的地方都是同时播种。

首先是小麦播种期应该根据哪些条件来确定?

小麦在一定地区可以获得高产的播种期因为年份间气候变化,播种时间有一定范围,一般在7—10天。

在我们贵州,一般栽培品种为半冬型品种根据栽培地的气温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在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下的温凉地方一般选择在寒露节前后播种,也就是在公历10月上旬到中旬播种。在年平均温度在15—17℃的温和地方一般选择在寒露节后、霜降节前,也就是在10月份中旬到下旬播种。在年平均温度在17℃以上的温热地方一般选择在霜降节前后,也就是在10月份下旬播种。春型品种播种期的适宜日平均温在13—14℃。年平均温度在15—17℃的地方一般选择在立冬节前后,也就是在11月份上旬到中旬播种。年平均温度在17℃以上的地方一般选择在立冬节后小雪前,也就是在11月份中旬到下旬播种。因此播种的小麦品种不能随便购买,应该在当地农业部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如果盲目购买小麦种子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在同一地区内,海拔每升高或者降低100米,小麦的播种期提前或者延迟2—3天。在适宜的播种期内,具体的播种时间还需要根据种植小麦地块的土壤肥力、湿润程度来确定,瘠薄耕地、沙性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差,对这些土地的播种期要适当早播。对于土壤深厚,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可以适当延迟播种。

其次小麦播种前要经过适当的种子处理,小麦种子一般在播种前要适当进行处理,经过处理的小麦种子可以提高发芽率,防止病害,促进小麦苗齐、苗壮,提高小麦的产量。一般采取四种方法进行处理。

晒种:这是小麦播种前处理的常规方法,一般在小麦播种前一个星期左右将小麦种子在太阳下摊晒2—3天。通过晒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苗齐、苗壮、增产。

消毒,小麦的一些病害是附在小麦种子的表皮的病菌传染的,为了防止这些病的发生,必须消除其病原菌,一般是采用多菌灵100克加水4公斤,搅拌均匀后喷洒猪100公斤的小麦种子上,拌匀后堆闷6个小时,或者是多菌灵150克加水150公斤,将小麦种子36—38公斤浸入药液中进行处理。注意浸种时药液要淹过小麦种子面,要避免阳光直射。

微量元素处理:用0.15—0.25%对苯二酚,或者0.05%的钼酸铵、0.02%硼酸、0.02%硫酸锰等溶液浸种,经过微量元素处理后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生长调节剂处理:利用一些生长调节剂浸种、拌种,对提早出苗,促进壮苗,增强耐旱力都有一定作用,从而可以提高小麦产量。

一是多效唑处理,用15%多效唑加水配成200ppm的溶液,每5公斤小麦种子用这样的溶液1公斤拌种,拌种后堆闷4个小时,在堆闷时翻动3—4次,然后摊开稍微晾干后播种,这样处理可以增加小麦的有效穗数、粒数和粒重,达到增加产量。

二是用矮壮素处理,用50%矮壮素溶液1000毫升加水10公斤,拌小麦种子100公斤,可以促进小麦苗期叶片宽比缩小,防止小麦苗旺长。

另外是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小麦播种量是决定小麦基本苗多少的重要依据,适宜的播种量是提高小麦单位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小麦播种量的多少,不仅要根据选用的品种,种植小麦土地的土壤肥力来确定,目前小麦适宜播种量的确定是以农田定产量,以产量定麦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播种量)的办法确定适宜播种量。

以农田定产量就是根据种植小麦土地的土壤肥力,常年产量水平,确定出小麦的产量指标。

以产量定麦穗就是根据产量指标和选用的小麦品种特性,确定出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多少穗数,如某一种小麦品种亩产100公斤籽粒大约需要7万的有效穗,亩产400公斤小麦籽粒就需要大约28万的有效穗。

以穗定苗就是依据选用的小麦品种的分蘖成穗率确定出每亩的基本苗,如每株苗最后可以成穗1.6个,要达到28万的有效穗就需要17.5万株基本苗。

以苗定籽是根据基本苗数量和种子重量及质量按照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每亩的播种量、

亩播种量(公斤)=计划的每亩基本苗数÷(每公斤种子克数X发芽率X出苗率)

出苗率与小麦种植土地的耕作质量、播种时的土壤湿度;覆盖泥土的厚度等因素有关,如果土地耕作粗放,土壤过于干燥或者过湿,覆盖的泥土不均匀,过浅或者过深,加上老鼠、鸟等的偷食,实际出苗率就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有的时间出苗率不到50%,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估计出苗率。

根据种植经验,目前栽培的半冬性型小麦品种及中等肥力的农田中一般播种量在6—7公斤左右,春型品种或者迟播的,每亩播种量为8—10公斤。

来源:老周说三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