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暴跌,巴菲特逃顶封神,深度剖析股神如何屹立不倒|4.4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19:30 1

摘要:当市场风声鹤唳,哀鸿遍野之时,沃伦·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哈撒,在美股暴跌中屹立不倒。

当市场风声鹤唳,哀鸿遍野之时,沃伦·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尔·哈撒,在美股暴跌中屹立不倒。

巴菲特再次震撼到了我,我再次通过亲身体感,体会到了巴菲特的牛逼之处,真的是封神的角色。

本文复盘了巴菲特最近几年的投资成绩和操作,复盘了巴菲特为什么能够抄底逃顶,也通过巴菲特的持仓看到巴菲特对未来的判断,并且再度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策略。

本文3400字,阅读时间8分钟,无论多忙,都值得停留一下,读一读能让我们受益一生的投资理念。

本文为你带来:

一、巴菲特伯克希尔25年表现

二、巴菲特近五年投资成绩长期跑赢市场的“防御型神话”

三、巴菲特当前的持仓

四、巴菲特减持、逃顶的原因:如何预判风险

五、通过巴菲特持仓来看巴菲特对未来的判断

六、巴菲特投资的成功精髓

一、巴菲特25年表现

周四,伯克希尔的B类股下跌了1.4%,相对于暴跌5%、市值蒸发2万亿美元的标普500指数,伯克希尔的表现无疑堪称出色。

去年,伯克希尔本身就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运营收益较2023年增长了27%。 自2021年以来,这些收益一直在稳步增长。

在今年第一季度,标普500指数遭遇自2022年初以来最糟糕的季度表现,下跌4.6%,伯克希尔的股价却飙升了17.3%,创下历史新高。

在前几年巴菲特看空比特币的时候,巴菲特老了的言论甚嚣尘上。现在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二、近五年投资成绩:长期跑赢市场的“防御型神话”

绝对收益与相对优势

年化回报率:过去五年伯克希尔年化回报率22.1%,远超标普500指数的17.9%。其股价在2025年继续逆势上涨15.3%,同期标普500下跌3.5%,凸显其“避风港”属性。


核心驱动力:传统行业(如能源、消费)的稳定现金流、日本五大商社的超额收益(持仓成本138亿美元,市值235亿美元,回报率70),以及保险浮存金的零成本杠杆效应(2024年浮存1710亿美元,投资收益4970亿美元)。


“木头姐”凯西·伍德和沃伦·巴菲特在投资界常被视为截然相反的代表。

伍德押注于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高风险、高回报的新兴技术,而巴菲特更倾向于保险和消费品等行业中稳定的现金流和高品牌吸引力。

对比近十年来的投资回报表现,方舟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为4.87%,而伯克希尔公司的年平均回报率为9.83%。

三、伯克希尔当下的持仓结构

巴菲特构建了一套能够穿越牛熊的持仓结构,在行情市场疯狂时不断卖出高估值的科技股,手握巨量现金以等待市场崩溃抄底。

其次其仍然在持的仓位是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结构,比如保险、制造业、消费股等。

关税战之下,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变动重新调整定价,其实质并没有受到影响。制造业和消费股也是关税战之下能够受益的行业。

巴菲特当前持仓分析(截至2025年4月),持仓结构中保险和制造业占据大头。

当前核心持仓概览

苹果(AAPL)

尽管2024年大幅减持,苹果仍为伯克希尔第一大重仓股,但持股比例从6%降至2%(从9.05亿股减至3亿股),反映其从“绝对重仓”转为“战略性持仓”。



西方石油(OXY)

2024年多次加仓,现为第六大持仓。巴菲特通过“越跌越买”策略持续增持,看好其强现金流、高分红及抗通胀能力。


传统消费与金融股

可口可乐(KO):长期持有,分析师预计2025年股价上涨20%;

美国银行(BAC):减持后仍为前五大持仓;

雪佛龙(CVX):能源行业核心标的,抗风险属性强。


新兴领域布局

Liberty Latin America(电信):分析师预计未来12个月涨幅58%;

Atlanta Braves Holdings(体育娱乐):潜在收购预期推动股价预期上涨42%;

Lennar(房地产):受益美国地产复苏。


新增持仓

Ulta美妆(消费)与HEICO(航空航天):2024年新建仓,显示对细分消费及高端制造业的关注。


继续增持日本5大商业

日本五大商社:通过日元债融资(利率0.5%)低成本投资,股息收入8.12亿美元覆盖利息成本1.35亿美元,形成“现金奶牛”模式。

消息面上,伯克希尔正计划在全球市场发行日元债券,公司有意增持日本五大综合商社的股份。

四、大规模减持原因:如何预判科技泡沫和贸易战

伯克希尔曾连续9个季度净卖出,在24年大规模减持科技股,巴菲特当时为什么减持科技股,是当时看到了什么吗?回溯巴菲特的判断对我们以后应对市场风险有很大的参考。

2024年主要减持行为及逻辑

大幅减持苹果(减持超60%)

直接原因:增加现金储备(伯克希尔现金从1676亿增至3342亿美元)以应对市场高估值和不确定性;

深层逻辑:担忧科技股护城河弱化(如AI竞争加剧)及潜在税负上升风险。对于全球对AI充满幻想之时,巴菲特应了那句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清仓Snowflake(云计算)与派拉蒙环球(媒体)

反映对高估值科技股和传统媒体行业前景的重新评估。


减持美国银行(持股比例降至10%以下)

可能出于对消费信贷质量恶化(逾期率上升175基点)及金融业风险的预判。


今年2月中旬伯克希尔披露13-F文件后,标普500已经回吐了去年第四季度美国总统大选后出现的所有涨幅。

巴菲特过去也曾和市场反着来,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期间。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一次再次证明了巴菲特那句“我早就说过”。

我们分析,巴菲特大规模的减持为以下原因:

1.对ZZ的高敏感性,预判关税大棒

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很容易理解巴菲特为什么在股市创下新高之际抛售股票。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于他在第二个任期内随自己心愿制定关税政策的计划没有一点遮掩,而许多市场观察人士说,特朗普“不是那个意思”,但事实证明,他就是那个意思。

2018年股市因为特朗普关税而下跌的剧情再次上演。

巴菲特可能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关注到了贸易紧张局势,他最近说,关税是一种“战争行为”,美国的通胀问题将因此变得更加严重。

即便是不考虑关税问题,股市也不喜欢不确定性,突然推出某项政策和各种充满噪音的新闻是第一届特朗普政府的特点之一,这种剧情正在再次上演。

2.通胀持续居高不下

去年秋季到来时,美国通胀率仍然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这说明股市已经降低了对美联储去年年底降息的预期。

通胀为消费者支出带来逆风,而消费者支出是美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任何有关美联储将“转鹰”的迹象都会引发担忧情绪。

去年第三季度市场的低迷表现说明,当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时,市场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下跌。

3.估值

但对巴菲特来说,促使他卖股票的最大原因可能是估值。美股在整个第四季度不断创新高,股票变得越来越贵。

不仅相对于自身历史水平很贵,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票也很贵。美股已经“完美定价”,这不是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喜欢看到的现象。

五、通过巴菲特持仓看他对未来的判断

防御性布局:现金为王

现金储备翻倍至3342亿美元,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显示对美股估值泡沫(证券化率超200%)及“特朗普衰退”风险的警惕。


巴菲特的仓位管理是大师级的,其实投资中最大的BUG就是无限子弹,再糟糕的市场也会有底部,只要有底,行情确立,他又会大规模杀入。


大量的现金,在放在美国高息的环境下,可以持有年化4.5收益,长债也一直在涨,确定性很高,即使持有现金,每年也可以有100多亿美元的收入。


偏好抗通胀与高分红资产

能源股(OXY、CVX):加仓逻辑基于通胀预期及地缘政治对冲;

消费股(KO、Ulta):押注消费韧性,可口可乐品牌护城河与美妆赛道增长潜力兼具。


对科技股的谨慎态度

减持苹果、清仓Snowflake,反映对科技行业高估值及护城河不确定性的担忧,尤其是AI领域研发投入竞赛的不可持续性。现在把AI估值泡沫打下来,等到进入现金流阶段再进入也不晚。


结构性机会挖掘

电信(Liberty Latin America):押注全球数字化进程;

体育娱乐(Atlanta Braves):收购预期驱动的短期投机机会。


对金融行业的审慎

减持美国银行,或预示对消费信贷风险及利率政策不确定性的预判。


六、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精髓

总结巴菲特的策略核心逻辑就是:

1.采用格雷厄姆式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低估值优先,但更侧重防御性与灵活性。

2.通过减持高估值资产、增持现金流稳定的传统行业,平衡短期风险与长期收益。

3.采用中性货币杠杆策略

日元债融资:通过发行固定利率日元债投资日股,规避汇率风险,实现“借低息投高息”套利。

保险浮存金运用:以保险业务低成本资金放大投资收益,2024年承保利润90.2亿美元,杠杆效应显著。

其次,投资周期上 相对选择长期主义, 伯克希尔平均持股周期超10年(如可口可乐、日本商社),远高于对冲基金(平均持仓周期

风险控制上,长期持有大量现金、永不满仓,以应对市场出现黑天鹅。

这点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投资的第一要义就是安全。只要不死、只要不伤本金,人的一生有无穷无尽的投资机会。

还有几十轮的周期还要经历,没有哪一笔交易是非要满仓、非要上杠杆的,只要不死,长期积累下来,就是非常客观的收益,而只不过事与愿违的是,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来源:搞笑暴躁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