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刺蒺藜又叫白蒺藜,为疾藜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果实。味苦、辛,性平。入肝经。本品质轻色白,可升可降,可散可补。它既可宣散肝轻风邪,以袪风明目、除风止痒,用于治疗风热为患,以致目赤多泪、头目疼痛,以及风疹瘙痒、白
[单味功用]刺蒺藜又叫白蒺藜,为疾藜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果实。味苦、辛,性平。入肝经。本品质轻色白,可升可降,可散可补。它既可宣散肝轻风邪,以袪风明目、除风止痒,用于治疗风热为患,以致目赤多泪、头目疼痛,以及风疹瘙痒、白癜风等;又能平肝息风,疏肝解郁,用于治疗肝经风邪上扰,以致头晕、目眩、头痛等症(高血压病,症属肝阳上亢者也宜使用);也可用于肝气郁结所起的胸胁不舒、乳闭不通、乳房胀痛等症。另外,它还有行血去瘀之功,可用于癥瘕积聚(肝脾肿大),以及冠心病心绞痛。
僵蚕又叫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Bombyx mori L. 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味咸、辛,性平,入肝、肺经。本品得清化之气,故僵而不腐。其气味俱薄,轻浮而升,它既能疏散风热,祛风止痛,用于治疗风热为患所引起的头痛(类似神经性头痛等),喉痹(类似咽喉炎)、喉风(类似咽部化脓性疾患),以及目赤肿痛等症;又能息风止痉,用于治疗痰热壅盛所引的惊痫抽搐、小儿急、慢惊风,中风失语等症;还能化痰散结,用于治疗瘰疬痰核。另外,还能祛风止痒,用于治疗风疹瘙痒等症;其次,还可治疗崩中带下,以及面䵟(类似面颊色素沉着)。
[伍用功能)刺蒺藜疏肝解郁,平肝止痛;僵蚕祛风解痉,散热止痛,化痰散结。二药又均入肝、肺两经,故相互为用,功效益彰,平肝解郁,熄风解痉,祛风通络,舒展神经以止疼痛。
[主治]1.肝阳上亢,以致头晕、目眩、头痛等症;2.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3.妇人面䵟(色素沉着)。
[经验]施老临证处方时,习以白疾藜、白僵蚕并书伍用。根据临床体验,诸凡內伤头痛,均宜使用。若系肝阳头痛,须与钩藤、菊花伍用;若属气虚头痛,宜与黄芪、党参合;若系血虚头痛,宜与生白芍、生甘草配伍;若属痰湿头痛,宜与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参合。尝治一男性患者,久罹血管神经性头痛,痛甚则颞部血管怒张,痛引眼珠,投以白蒺藜15克,白僵蚕10克,生杭芍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十余剂,痛止病愈。
另外,二药参合,尚能治疗妇人面䵟(既面颊部色素沉着)。笔者常与四物汤(当归、白芍、地黄、川芎)参合,其效甚速。若兼见血气不活着,酌加香附、益母草之类,其效更佳。
在使用时,建议咨询中医师。
来源:健康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