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和“无”类似苏格拉底对世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有人说“有”和“无”是一对兄弟,有时打架,即对立,有时他们关系也很好,又统一;也有人说“有”和“无”是一对母子,“无”是十月怀胎的母亲,“有”是一朝分娩的儿子,常言道:无中生有。
“有”和“无”类似苏格拉底对世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有人说“有”和“无”是一对兄弟,有时打架,即对立,有时他们关系也很好,又统一;也有人说“有”和“无”是一对母子,“无”是十月怀胎的母亲,“有”是一朝分娩的儿子,常言道:无中生有。
的确万事万物,最原始的状态是“无”,地球上最初没有工具、房屋和家具,更没有文字、绘画和音乐,随着生物进化,社会文明,类人猿才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制作石刀、石斧,中国人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创造甲骨文,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文字的文明古国之一,仓颉造字、鲁班造锯和扁鹊行医,韶乐、漆画和莫高窟壁画的问鼎,小篆、隶楷和行草的演进,长城、运河和赵州桥的赫然出世,无一不告诉我们:“有”是“无”孕育的亲儿子,应该没有错!
榔坪镇乐园村在昨天还没有村志,今天有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由中国出版协会主管主办的中央文化企业——线装书局,出版发行了《乐园村志》。“无”终于涅槃为“有”,结束了乐园作为一个隶属于中国社会最基层行政建置单元,有史以来无文字记载的历史。
《乐园村志》采用述、记、志、传、表、图、录七种体裁,上限起于宋末元初(公元1310年)意利土司管辖原落山区域始,因无旧志,大部分史料无据详考,故以1949年落山解放至2024年为详载。新中国成立前至元初为断代,依据典籍文献,有一志一,略写薄记。全志涵盖自然地理、资源环境、人口姓氏、民族迁徙、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文化遗存、风土人情、习俗传统等内容。共设十五章六十四节,全书534页342700字,收录建置沿革、党建行政、发展状况、人物档案等专题,特别是专列四章,以翔实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重点专述“中国合作医疗发源地”“欧美珙桐引种原产地”“国家非遗传承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只记不议,载明来龙去脉。志中辅以元初1310年至2024年共714年大事记430余条、人物传31位、列表123个、图片425幅、附录7个,把要事名人、文物原貌、景观遗址及自然分布等历史资料,通过志书特有的七种体裁,以文献的形式,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乐园这个具有中国名村要素的村落经济社会结构演变与文化遗产。
《乐园村志》的编纂和出版,让一个建置村实现有志可鉴,变无为有,是一个由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笔者从1981年9月师范毕业,站在十九岁的青春门坎,回故乡大吉岭中学任教,后担任校长,在走访贫困学生家庭过程中,重新审视故土、故人、故事,就像突然长大的小子,回头细瞧父母一样,才发现从来没有看到过:严父眉宇瞳仁间闪烁的慈祥恩宠,慈母皮肤皱褶里隐藏的心疼关爱。笔者似乎看到了乐园二墩岩上留下的英国皇家植物园著名学者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和哈佛大学动物博物馆长沃尔特·里夫斯·哲培探寻的足迹,真切听到了曾任《光明日报》国内记者、社长和《人民日报》社长的王晨以及全国各地十万计慕名而来参观合作医疗时,从羊肠小道边的坛子树下经过,不由自主赞叹千年古树众多故事的传说,回想起了武汉歌舞剧院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王振武,在乐园体验民生民情,走村入户时到耳乡,发现并抚摸时年两岁的覃发萍黝黑的头发,并认作干女儿的场景……
说必然,是人对家乡情感,就像一粒种子,只要在心田种下,这粒种子的DNA,一定会在心中萌生,幼苗从土里倔强地钻出来,日就月将,枝散叶开,花繁果熟,瓜熟蒂落。
所以人生第一站能够回到故乡,没有错过对故乡十年的深情拥抱,纯属偶然。由此蒙生故乡情愫,一生深情回望故土,回馈故乡,这是必然!
笔者从那时起,从语文老师、校长、教育组长、县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到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八年的办公室主任,转任到县广电局(台)副局(台)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县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县广电台党委书记兼台长,历时四十五年,利用出差、开会和节假日旅行,赴武汉、蕲春、松滋、十堰,到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大连,奔子长、延川、宜君、大寨、铜仁……全国各地搜集整理史料,一开始本不是为了修志,而是为了让乐园、大堰、资丘、枝柘坪的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存,从全国各相关的地方,回归故里,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教育当代,启迪后世,不至于因时间的流逝而尘封于历史的犄角旮旯,被时代所遗忘。但这项“十月怀胎”的工作,一做就是四十多年,偶然的率性之举,客观地为自己编纂《乐园村志》,为杨丽慧女士编纂《大堰乡志》《钟家湾村志》等搜集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
当这些丰富的史料集合成整体后,发挥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在建设“中国合作医疗发源地纪念馆”“欧美珙桐原产地乐园博物馆”的同时,经过梳理,归结后,变成各种适当文体的文字,留传后世,而编纂《乐园村志》,就是再恰当不过的方式之一。因此,无中生有,成为必然。
强烈的意愿,这是让编纂《乐园村志》这辆工程车上路后,持续前行到达目的地的发动机,是实现“从无到有”的第一个“有”。
让编纂《乐园村志》这辆工程车上路,不熄火、不减速,那就是要不断地给发动机加油,因此,除了有意愿外,实现“从无到有”的第二个“有”:不懈的毅力。志书编纂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尤其乐园村情特殊,是中国合作医疗发源地,欧美珙桐引种的原产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特别是乐园全村6个组、810户、2976人,是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民族的同胞组成的,是省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因此,编纂的内容涉及范围之广、上限及下限,时间跨度之长,涉及要员名人之多,全国百余家主流媒体长期追踪报道乐园合作医疗,浩如烟海的资料之杂,这一切都没有现成的东西,集中供我所用,都必须靠自己从全国各地的单位和个人手中,一点一点的搜集起来,这是最磨炼意志和毅力的事情。
我之所以用“搜集”而不是“收集”,是征集一件史料,不是一次两次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多次、反复上门交流,以诚感人,以情动人,和史料持有者,成为朋友和忘年交,才能拥有这份珍贵的资料。如我赴武汉拜访在《湖北日报》社副社长任上退休的刘采福先生,搜集他1968年11月24日负责全程接待受《人民日报》委托,宜昌军分区政委王群、湖北日报社驻宜昌记者站长黄大钧、湖北人民广播电台驻宜昌记者站站长彭耀书等,赴长阳核实《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的史料,刘社长是唯一健在的当事人,他1939年出生,枝江董市人,我去拜访时就已经84岁高龄了,耳朵不好,我三到武汉,微信和电话无数,追踪近三年,才获得他的一份签名回忆记录稿。还如我拜访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印开蒲教授,我借助一批朋友,通过发短信、加微信、打电话一系列方式,均告失败,最终鼓足勇气,自己直奔成都,以程门立雪的方式,终于感动并得到印教授的全力支持,他将在美国哈佛大学得到的百年前威尔逊拍摄的10张在乐园与康远德的照片使用权,书面授权于我。所以一件史料,就是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而每个故事,无一不饱含汗水和心血。
惰性是人最要命的软肋,尤其是编纂志书,治愈这一软肋的良方就是补钙——增强意志力和执行力。
让编纂《乐园村志》这辆工程车上路,持续向前,不调头返回,实现“从无到有”的第三个“有”:“舍得”的情怀,说高尚一点,就是要有奉献精神。
首先要舍得时间,从满头青丝,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历经四十多年,完成漫长的史料搜集过程,到两鬓白发,伏案敲击键盘,挑灯夜战,整理大事记、撰写志文、编辑列表、剪辑照片、编码校对等等,没时间聊天,无空闲品茶,甚至无暇吃饭,以至妻子催了几次,说是要收碗了,才匆匆上桌,匆忙完成进餐流程,没有时间回味妻子菜品的美味和她的辛苦,就又回到电脑前……
其次是要舍得吃亏,就是贴补一些钱。办纪念馆、博物馆,编纂《乐园村志》,筹备过程完全是自发的个人行为,没有领导交办、没有列入岗位职责、没有考核督办,自然也就没有工作经费,更没有额外的奖励,要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实行“经费自筹,文责自负,风险自担”的机制和办法完成,因此,自掏腰包,是必然的事,也是心甘情愿的事。外出旅行,一打两就,既观赏名胜风景,又搜集珍贵史料;登门拜访前辈、专家和学者,诚请拜访对象上坐,共进晚餐,呈上随手礼:一件酒、一提茶、一盒土特产;特别是向大家求题字,请墨宝,遵循几千年形成的行规是必须的,润笔费是没处报销的,那就更不说珍贵照片、史料实物的获得,主人随性而为,明码标价,那就更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但这钱花的值,它比熬一夜、点几铳要有意义得多!
最后是要舍得下功夫。志书的编纂不同于出版小说、散文集,文学作品集是情感与文学艺术和自由意志的集合,而村志是村情、史料与规则的集合,之所以志书谓之编纂,而不是著述,就是因为要做到两个服从,即服从客观事实,要真实有据,不能虚构,不能想象;要服从志书体例,该概述的不能专述,该专章记载的只述不议,也不能讲故事,展开细节。所以,志书的编纂,没有自由意志,尤其是要舍得下大功夫,学习前人志书编纂的规则和规范,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为知晓和遵守规则奠定扎实基础。
国有国史,方有方志,年有年鉴,从汉朝司马迁的《史记》到清朝张廷玉、万斯同等人的《明史》,二十四史,前人已经把史志的规则以落例方式制定在前。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和目录学家章学诚,在乾隆年间就提出“志乃一方之全史”,梁启超明确提出“史志同源”,“最古之史,实为方志。”编纂《乐园村志》前,笔者在通读《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编纂要例》《方志编纂学论纲》《中国现代方志学》《中国当代方志编纂学研究》等著作后,悟到我国方志学的奠基人章学诚先生的修志方法和原则:须明“乘二便,尽三长,去五难,除八忌,而立四体,以归四要”。乘二便: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尽三长:识,足以断凡例;明,足以决取舍;公,足以绝情托。去五难:清晰天度难,考衷古界难,调剂众议难,广征藏书难,予杜是非难。除八忌:条理混杂,详略失体,偏尚文辞,妆点名胜,擅翻旧案,浮记功绩,泥古不变,贪载传奇。
让编纂《乐园村志》这辆工程车上路,抵达终点,实现“从无到有”的第四个“有”:广泛的支持。编纂《乐园村志》不仅是乐园村历史上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全村的一件文化大事和难事。乐园村“两委”班子全体动员,亲力亲为,并发动各组干部,动用各自的人脉,号召村民广泛收集史料,支持这一重要工作; 特别是各组组长不仅自己牺牲休息时间,用各组微信群收集、上传资料,而且手把手地教年长村民使用智能手机上传资料。全村村民闻风而动,特别是93岁的蒋祖佑、89岁的钱继文、84岁的覃春茂、83岁的赵春清、78岁的马明甲、73岁的覃发良和72岁的李兴成、邓西鹏等一批德高望重的前辈,主动向编纂人员提供仅自己知道的独家史料,不仅提高了村志的品位,而且以实际行动,践行并传承村民爱家乡、奉献家乡的高尚情怀。
《乐园村志》的资料搜集过程中,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外交部档案馆、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档案馆、大北照相馆等部委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复旦大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态环境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和宝贵支持;印开蒲教授还书面授权笔者使用老人家从哈佛大学征集的威尔逊百年前的照片十多张,不仅让“中国合作医疗发源地纪念馆”和“欧美珙桐原产地乐园博物馆”成功布展并顺利开馆,而且为编纂《乐园村志》获得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德高望重的李道槐主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是题词“乐园志村的编写非常有意义,用事实还原历史”,后亲自作序;还得到了方志出版社二编辑部主任丛珺女士、编辑李丝雨老师、湖北省文旅厅方志处邹敏处长、线装书局的白晨等一批老师、《鄂西方言词汇》的作者覃世斌先生、宜都史志中心原主任夏友生、原副主任明建中等资深专家的精心指导、帮助和鼓励;年过七旬的县研训中心中学高级教师翟生明先生,主动帮忙文字一校和二校;特别是已经于2024年6月10日过世的我县知名史志专家陈金祥先生,生前多次面对面地修改、打电话和在病榻上过问、指导《乐园村志》编纂大纲的拟定和资料收集、编纂工作。《乐园村志》编纂工作顺利推进,得以出版,以上各方面各位前辈和挚友一直以来关心、重视和支持,实属首功,是笔者的精神支柱,终生不忘!
笔者出身草根,小学初中,正值动乱,幸好自高中始,赶上了改革开放这趟列车,但所学非历史文献专业,谋生非方志编研职业,编纂《乐园村志》,是半路出家,加上才疏学浅,虽多方请教专家,向毛正寿、覃遵宪、覃德明、秦明早、邓守政、李滔林、吴开荣、翟华远等前辈学习,但修志尚属首次,无任何经验,本志中遗憾之处,俯仰即是,遗漏错误,在所难免。别说村志,就是国史,史学界公认的《明史》,从顺治二年始,耗时95年,历经三朝,总纂七任,编纂时间之长久、用力之勤勉、记述之完善,史称大大超过以前诸史。但史志界仍然留下“因众手成书、纂修拖沓,故内容矛盾、叙事疏漏”和“多有语焉不详”的诟病和责难。对于一部志书出版后应有的态度,无论是客观地评价,还是情绪化批评,都是好事,能够引起热议,至少得到关注,从大家的关注中获得不同方面和角度,更接近事实真相的客观要素。因此,恳请各界各位对《乐园村志》在批评的同时,直言指正纰漏,以备续修时予以订正。
没有讨饭的父亲朱五四,就没有坐朝的儿子朱洪武。《乐园村志》的编纂和出版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它是不是精品,而在于有总比无好!
来源:印象红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