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修定寺塔:3775块唐代浮雕,如何骗过了盗宝的日本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18:01 1

摘要:修定寺塔号称“中国第一华塔”,通体铺满橘红色方砖砖雕。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听闻此塔,曾派人专程来寻找。幸得自民国年间开始,当地村民为保护古塔,就将其外墙涂上了白灰泥,掩藏了古塔光辉,也欺骗了日本人。

安阳市西北30公里的清凉山南麓,有座修定寺塔。在笔者学生时代就想寻访,无奈当时交通不便,至今年五一期间才成行。

修定寺塔号称“中国第一华塔”,通体铺满橘红色方砖砖雕。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听闻此塔,曾派人专程来寻找。幸得自民国年间开始,当地村民为保护古塔,就将其外墙涂上了白灰泥,掩藏了古塔光辉,也欺骗了日本人。

修定寺初名天城寺,北魏孝文帝敕建。北齐时期改称合水寺,达到鼎盛,有三重院落,四进殿宇。寺内这座古塔始建于北齐天保二年(551),由大统法上法师主持建造,天保五年(554)四月完工。隋开皇三年(583)将寺庙改名修定寺,又重建古塔。

唐代对修定寺塔进行大修,明代时将塔顶改建为三彩琉璃塔顶。1961年,全国开展文物普查时,工作队巡查到修定寺塔,因塔顶已毁,塔身大部分被白灰泥掩盖,未能发现其价值。

1973年,中央美院教授王式廓在塔身白灰泥剥落的地方,看到了依稀可辨的精美浮雕,于是他将这一发现呈报给了相关部门,由此开启了对修定寺塔及附近古迹的重新调查。1978年,发现北齐天保五年(554)文宣帝、王母太妃等到修定寺拜佛供养的铭文。1980年又在塔基下出土舍利函。

修定寺塔整个塔身四壁由3775块雕有精美图案的砖块镶嵌而成,面积约300平方米。所嵌高浮雕砖内容有真人、武士、侍女、飞天、伎乐、童子、力士、龙、虎、狮、天马、蟒蛇及花卉等。全塔不同图案和造型的雕砖89种,发掘和收集到的雕砖30种,共计119种。

修定寺塔从上到下,分为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整体高度近20米。其塔塔基为北齐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平面为正方形,唐代。下为束腰须弥座,上为单层叠涩檐。全塔遍嵌模制琉璃花砖,形状有菱形、矩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四隅装马蹄形团花角柱,两侧加滚龙攀椽副柱。

塔身四壁上部雕砖图案为垂障要路,约占塔高的四分之一。余下部分全划为菱形小格,每格构成一小单元,内作各种人物和花结等各种图案。塔身四角有角柱,角柱两侧紧贴以盘龙雕砖叠砌的框柱,各柱面均遍雕精致的小型团花。柱身下均为石雕覆莲柱础,下为方座,上为覆莲,外露四对莲瓣。

塔檐出挑,覆钵式塔顶,上饰葫芦形塔刹。塔顶上置椭圆宝瓶,下为仰莲承托,塔心室用长方形小砖砌成。塔身内部空心,三面实壁,南侧辟拱券门,额头兽面镇守,券伏左为青龙吞云,右为白龙吐雾,门楣上有三世佛造像龛,所以又名“三生宝塔”。(豫288,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写于2024年8月5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来源:看古迹学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