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座南昌进贤县的水陆要冲之镇,红石垒砌的窖池,收藏着中国白酒最古老的工艺。元明窖池里的微生物群,仍在续写着千年古法酿造的神话。
在赣抚平原的晨雾里,有一脉酒香自抚河古渡口袅袅升起。在李渡镇的石板路上,青苔浸润着八百年的酒曲芬芳。
这座南昌进贤县的水陆要冲之镇,红石垒砌的窖池,收藏着中国白酒最古老的工艺。元明窖池里的微生物群,仍在续写着千年古法酿造的神话。
经抚河水冲刷着青石码头,漕运鼎盛时的帆影,早已化作天边的流云。唯有酒旗,仍在临河的木楼上飘摇。
酒坊里的匠人,遵循着"三蒸三酿"的古法。以江南稻米作骨,取深井甘泉为魂。在时光的窖藏中,淬炼出清亮透明的琼浆。那琥珀色的液体里,沉淀着宋元商贾的吆喝、明清文士的墨香。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一叶扁舟载着微醺的诗仙李白渡江。李白解下腰间玉壶痛饮三盏,但觉此酒入口如刀,入喉如火。于是拍栏长啸:"李渡高粱,可斩愁肠"。
酒酣之际,李白命船工解开缆绳,任孤舟逐月东去。在粼粼波光之间,留下了"且就鄱阳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绝唱。
自此,这个因李白渡江得名的古镇,便有了诗酒风流之韵。
如今的李渡酒厂,仍然保存着清代"万茂酒坊"的匾额。斑驳的木纹里,藏着古法酿艺的秘诀。当启封的陶坛,飘出第一缕酒香,恍惚可见历代酒工,在氤氲蒸气中翻动酒醅的身影。
这盏穿越千年的烈酒,不仅流淌着赣鄱大地的精魄,更酿就了中国人"对酒当歌"的文化基因!
来源:品艺轩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