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怕清明晴,就怕清明雨”啥意思?清明下雨有啥可怕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4 16:40 1

摘要:清明,这个既承载着24节气之智慧,又寄托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节日,总是悄然降临在公历的4月4到6日之间,多数时候与我们相约在4月5日。今年的清明,也不例外地踏着春风而来。

清明,这个既承载着24节气之智慧,又寄托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节日,总是悄然降临在公历的4月4到6日之间,多数时候与我们相约在4月5日。今年的清明,也不例外地踏着春风而来。

一提到清明,那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似乎自古以来,清明和雨就有着不解之缘,每到这个时候,天空总爱洒下几滴细雨,增添几分哀思。

而在咱农村,老一辈人嘴里常念叨着一句老话:“不怕清明晴,就怕清明雨。”这话乍一听,让人心里直犯嘀咕:清明下雨,不正是应景吗?咋还就怕了呢?别急,咱们这就细细道来。

“不怕清明晴,就怕清明雨”,这话咋说?

这句老话听起来挺有意思,清明节当天要是晴空万里,大伙儿似乎并不担心;反倒是细雨绵绵,让人心里直犯嘀咕。这是为啥呢?咱们接着往下瞧。

清明雨绵绵,后面雨不断

老一辈的人常说,清明节“宜晴不宜雨”,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一来,清明时节下雨,往往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雨水不断。有句老话叫“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要是清明当天下了雨,那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雨伞可得常备身边了。还有句更夸张的,“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虽有点夸大其词,但也形象地表达了清明雨后的连绵阴雨。

清明雨,扫墓难,播种愁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大事。阴雨连绵的天气,不仅让人出行不便,心情也跟着沉甸甸的。再者说,清明前后正是农忙时节,“种瓜点豆”可不能耽误了。持续的阴雨,地里湿漉漉的,农民伯伯想播种都难,耽误了农时可咋整?

清明晴,顺应节气,丰收有望

清明本该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时节。晴天,正合了这节气的性子,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古人还根据清明的天气预测收成呢,清明晴,那庄稼收成准错不了。像“清明一日晴,庄稼好收成”、“清明是晴天,不用问神仙”这些老话,都是这个意思。毕竟,庄稼这时候正需要雨水、温度和阳光,晴天多了,丰收自然更有指望。

话说回来,老话虽有道理,但也得因地制宜。北方地区春天干旱,清明前后正是庄稼渴水的时候。这时候要是下场雨,那简直就是及时雨,小麦等庄稼喝饱了水,长得壮壮的,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北方,清明雨可是受欢迎的。

总而言之,“不怕清明晴,就怕清明雨”这话,反映的是咱们老祖宗根据长期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天气规律和对农作物生长的朴素认知。当然啦,现代气象预报可比这些老话准多了,但听听这些老话,感受一下那份来自土地的温情和智慧,也挺有意思的。清明节,无论晴雨,咱们都怀着敬畏之心,缅怀先人,珍惜当下,期待未来。毕竟,生活嘛,总得有点念想,有点希望,不是吗?

来源:小学快乐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