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种业振兴行动正迎来“三年打基础”到“五年见成效”的历史性跨越,立足关键之年,认清历史方位和前行道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农业农村部门联手,攻坚克难,推动三地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区域共享”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
深化区域协同,聚力种业振兴。今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通州区正式开幕。大会将持续至14日。
当前,种业振兴行动正迎来“三年打基础”到“五年见成效”的历史性跨越,立足关键之年,认清历史方位和前行道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农业农村部门联手,攻坚克难,推动三地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区域共享”的协同创新模式,成为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本次大会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1+7”八大会场联动、“1+1+1+10+N”系列活动,聚集政策、科技、企业、市场等资源要素,强化北京在种业创新中的引领地位,为“种业之都”建设注入战略动能与生态活力。其中,大会主会场设在通州区,同步设丰台、平谷、延庆、海淀、朝阳、昌平、大兴7个分会场。“农业中关村”主论坛、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论坛、玉米种业及全产业链发展论坛、微生物种业及产业发展论坛将依次在通州区主会场举行。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评价活动也将在通州区举办。
大会汇聚国家级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国际资源,展示京津冀农业协同前沿科技成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其中,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中,近150家单位携6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精彩亮相,全面展现京津冀在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生物合成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就;45家科研院校及农业创新主体通过“现场展示+线上直播”的形式,重磅发布育种大模型、育种芯片、转基因品种等前沿育种创新技术及成果,全链条全景式展示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取得的成效。
同时,10余家种业领军企业推动科技成果、优势品种“走出去、引进来”,这些技术成果在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彰显京津冀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55家“北京优农”“津农精品”“河北农品”品牌新主体现场参展,同步开展优品品鉴与招商对接活动,打造“研发-展示-品鉴-发布-招商”贯通式体验,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新的十年,本次大会既是京津冀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力的生动缩影。三地农业农村部门将进一步厚植种业发展新优势,凝聚农业科技新动能,聚焦共建“通武廊”现代农业协同先行区。
作者:田兆玉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