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月薪四千,外卖日入五百,年轻人凭啥不愿回流水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14:07 1

摘要:他们给爸妈算:跑半年,攒三万,报个编程班;再跑半年,攒台二手车。

“别去送外卖,没前途。

”这句话,爸妈一说出口,年轻人心里就翻白眼。

可他们还是骑上车,顶着风就出门。

不是叛逆,是算账。

工厂底薪三千,想拿五千得靠加班。

一条流水线,手机锁柜子里,上个厕所要举手。

干满一个月,工资条上写着“绩效浮动”,一看比上个月少了四百。

外卖骑手呢?

一单五块,十单五十,手机一刷新就到账。

雨天加两块,夜宵时段再涨三块。

今天想多赚,就多跑;想歇,就下线。

钱不是承诺,是秒到。

自由不是口号,是能自己决定几点吃饭。

在厂里,机器声盖住说话声,人像零件。

在马路上,红灯停、绿灯冲,路线自己挑,快慢自己控。

每完成一单,手机“叮”一声,像有人给鼓掌。

存在感是即时到账的。

爸妈担心:风吹日晒,老了怎么办?

年轻人也怕,但更怕一眼望到头的日子。

他们给爸妈算:跑半年,攒三万,报个编程班;再跑半年,攒台二手车。

每一步都有数字,数字看得见,比“以后给你升组长”靠谱。

平台确实越来越精。

系统算得比人快,派单越来越密,单价偶尔偷偷降。

但骑手也在学:哪栋楼电梯快,哪个路口摄像头少,怎么和保安打哈哈。

这些本事,换一座城市还能用。

有人边跑单边拍短视频,三个月涨粉十万,广告接到手软。

谁说骑手只能骑车?

工厂也在变。

机器人搬箱子,原来十个人的岗位剩三个。

留下的得学会修机器,可培训名额有限,还得倒班。

年轻人一看,算了,不如先跑外卖攒学费,再学修机器。

反正技能是自己的,谁也裁不掉。

社会开始补漏洞。

上海试点最低收入线,雨天补贴直接打卡里。

深圳给骑手上了工伤险,摔了拍张照就能报。

直播间里,骑手晒装备、晒收入,弹幕刷“辛苦了”,比亲戚群里的“别干了”听着舒服。

说到底,送外卖不是终点,是缓冲垫。

它让年轻人把时间和力气换成现金,再换成下一张车票。

体面不是西装革履,是能挺直腰板说:今天的钱,我靠自己挣的。

来源:湖畔边赏荷的游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