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政协委员刘春生:生命的“野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4 15:38 1

摘要:刘春生: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政协委员,高邮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高邮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获高邮市优秀政协委员、江苏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刘春生(左一)参加志愿服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春生: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政协委员,高邮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高邮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获高邮市优秀政协委员、江苏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刘春生的微信名叫“野火”。他说:“这跟我的名字有关,春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不屈。”

从1992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他用深沉的爱,为特殊孩子和困难群体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

善仁匡弱 办好优质特教

刘春生是误打误撞进入特教领域的。“当年报志愿,家人看到‘特殊教育’的名字,感觉很厉害,就像特种部队,就给我报了。”

当年特教专业是提前录取,而且要面试。直到面试时,刘春生才知道特殊教育的对象是听障人士。有的考生忍受不了,当场就放弃了。“我倒是不排斥,就坚持下来了。”

1992年,毕业在即,当时高邮还没有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一名毕业生,刘春生本可以选择到外地工作。“但是我觉得家乡需要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就给当时的市教委写信,建议设立专门的特教学校。我也不知道该写给谁,就在信封上写了‘教委主任收’。”

那时,刘春生家还没装电话。他没想到,信寄出去几天后,教委的电话就已经打到了他邻居家。电话里,教委小教科科长陆正宏告诉刘春生:“来信收到,邀请你一起去外地考察特教学校建设。”

1992年,高邮市聋哑学校成立。最初学校只有5名教职工,没有自己独立的校址,而是附设在高邮镇的荷花塘小学。由此起步,高邮的特殊教育一天天发展壮大。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再到校长,刘春生也一直坚守在特教一线。

早年,特殊教育的教材、教具匮乏。刘春生就和同事们自己做教具。“比如,特殊教育需要大字课文。我们就自己动手写,写了之后贴在黑板上。白天上课,晚上就画插图、做教具,经常忙到深夜。”学校副书记陈东说。

1995年,高邮市聋哑学校升格为市属学校,招生范围也从听障人士拓展到更多特殊教育人群。

2002年,刘春生成为校长。“在2005年到2006年期间,我们考虑要创建江苏省特教合格学校,但是条件有限。时任市长范天恩了解到这个情况,答应在2007年给学校搬迁到位。2007年,我们以租用城南小学场地的方式有了独立的校园。2008年,在市财政支持下,我们免除了学生的伙食费,这在今天都是走在前列的。”

2012年,建校20周年前夕,刘春生给时任市长方桂林写信,表达了希望独立校园的想法。

“方市长多次专门来学校调研,我看到他的眼里有泪花。他说只要他在高邮一天,就每年来学校看望孩子们。他不仅做到了每年来,后来去援藏工作期间也经常惦念着我们学校。”刘春生说。

一路走来,刘春生感受到高邮各界对特教的关心关爱,他也把这种关心传递给学生和家长。

“2012年,我的孩子到特校来上康复班,刘校长给了我们很多关心和鼓励。受到刘校长的感召,我自己也在2014年从普通学校调到特校来工作。面对这些折翼的天使和愁容满面的家长,刘校长常常安慰家长,困难是暂时的,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社会的支持,一定能挺过难关。他为这些特殊孩子争取了各种各样的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学校老师高文芳说。

播撒“阳光” 志愿服务有灵魂

长期从事特教工作,又获得“高邮好人”等荣誉,刘春生的爱心在当地出了名。

2014年,高邮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在民政部门注册。这是高邮第一家民间志愿者协会,刘春生任秘书长。

“开始,志愿者协会没有运行模式。刘校长就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协会章程、志愿者手册等,对协会的组织建设、财务管理、运作流程等制定了一整套制度规范。这种正规化建设,不仅落在纸面上,更要落在行动上,我们协会每个项目都要广泛征求意见,都要有方案。”会长李彬彬说。

2015年左右,有孤儿来高邮寻根。刘春生和协会的同事们感到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就成立了寻亲服务队,到各个乡镇开展宣传和帮助,还通过媒体进行寻亲。

2020年,公安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团圆行动”。高邮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其中,配合做好排查、采样等工作,目前已经帮助30个孩子成功找到亲生家庭。

此外,高邮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开展了“阳光圆梦助学计划”公益项目,先后筹措280多万元资金,目前已资助了80多名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

“我们与这些学生虽然不见面,但是会通过老师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协会对他们的资助一直到大学二年级结束。这也是经过广泛协商、深入思考确定的,因为到这个时间段,学生已经有了勤工俭学的能力。我们既要资助,也要防止形成依赖。”刘春生说。

如今,高邮市阳光志愿者协会拥有1400多名志愿者,成立了11个方向的服务队。其中还有一支小天使服务队,全部由未成年志愿者组成。

“刘校长做事非常沉稳,善于迅速抚平别人焦躁的情绪。志愿者迷茫的时候,他不仅为志愿者鼓劲,而且善于帮他们分析情况,让他们再燃激情。”李彬彬说。

履职尽责 服务广阔社会

2012年,刘春生成为高邮市政协委员。在他办公室的墙上,展示着他历年政协提案的标题,至今已有36件。这些提案主要聚焦特教和志愿帮扶领域。2018年,刘春生被市政协表彰为“高邮市优秀政协委员”。

2021年,刘春生通过政协提案建议,整合城南医院和特教学校资源,加快高邮特殊教育事业发展。2022年,该建议被市政府采纳,列入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创成了“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

高邮市阳光志愿者协会成立之时,高邮的民间志愿者事业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政策空白地带。刘春生通过政协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管理的相关体制、机制,得到了市文明办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政策举措。尤其是《高邮市志愿者礼遇嘉许管理办法》的颁布,让高邮的志愿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会相应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优待和表彰激励,进一步激励了他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信心。

通过广泛接触社会,刘春生正在把更多的社会民生议题纳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之中。

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政协委员,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感受,但相同的是,三个角色都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爱心角色。如果说,办好特殊教育、呵护好残疾儿童是刘春生爱心的起点,那么随着角色的叠加,这份爱心也逐步延伸到多个方面——犹如平静湖面丢下的一枚石子,激荡出一圈圈爱的涟漪,也犹如一团“野火”,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记者:江迪

通讯员:陈岑 盛莉

文字编辑:张园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

来源:人民政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