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有花枝俏—读埃德加•斯诺文章随笔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4 10:08 1

摘要:在送走晚春的风雨中,依然是寒气甚浓,但在这寒气甚浓的风雨中的梅花的花枝,开放得是那样的别致!在迎来早春的飞雪里,也是冰冷融融,而在这冰冷融融的飞雪中的梅花花枝,盛开得更是非常的红彤!

风雨飞雪别样红

在送走晚春的风雨中,依然是寒气甚浓,但在这寒气甚浓的风雨中的梅花的花枝,开放得是那样的别致!在迎来早春的飞雪里,也是冰冷融融,而在这冰冷融融的飞雪中的梅花花枝,盛开得更是非常的红彤!

1964年,是新中国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的重要的一年,也是准备迎接1965年重要春天来临的一年。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1964年-1965年二次访问新中国的埃德加·斯诺先生

埃德加·斯诺到京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国际,新中国顶住了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在政治上打压、经济上封锁和軍事上的威胁,通过炮击金门回击了美国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对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对我国的诬蔑和與论攻击进行了大反击和大批驳;有理、有利、有节迅速地取得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妥善地同周边一些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所有这些,使我国在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相持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下,逐步成为了世界上一支完全独立自主的力量,使我国的国际声誉越来越高,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到1964年,我国已同125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新中国的朋友已遍天下。

在国内,中国人民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方针,很快扭转了由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困难局面,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国防建设成就显著,特别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和尖端武器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行各业均进步明显,全国出現了大庆、大寨等一大批先进单位,雷锋和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人物大量涌现。全社会呈现一派团结稳定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人民正积极响应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在1964年底举行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新的战斗任务的号召,开启了向“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进军的步伐。

然而,新的征程更是充满了风雨与飞雪。美国不断扩大对越南南方武装侵略的同时,又把侵略的战火烧向越南北方,于1964年8月5日开始了对越南北方目标的轰炸。在中越边境地区,美軍飞机不断入侵我国领空进行侦察、骚扰和挑衅活动,对我国形成了新的軍事威胁。在北边中苏边境地区苏联也不断制造事端,也使得这些地区不能安定。赫鲁晓夫集团不断向美国示好,美苏联合向我国施压,蒋介石反动派又大肆叫嚣要反攻大陆。是否美帝、苏修、蒋介石集团及其它反华势力又会凑合在一起,在我国南面又会发动一场新的“朝鲜战爭”呢?对于这种新的战爭风险,不能不引起我国的高度关注。

同时,美帝国主义和其它反华势力,利用它们掌握的與论工具,大肆对我国进行抹黑和與论攻击。说什么我国国内的形势一团糟,说中囯好战只要革命不要和平,说我们反对和平共处,明明是美国侵略越南却把侵略罪各的帽子往我国头上扣,等等。

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情况,我们必须做好应对强加给我们的新的战爭可能的准备。同时,也必须向国际社会开展好宣传與论工作,反击美帝国主义和其它反华势力对我国的抹黑和與论攻击,向国际社会把我国国内的大好形势讲清楚,把我国对正确处理好越南战爭问题的原则立场讲清楚,把我国对正确处理好中美关系特别是避免中美两国直接冲突对抗的原则立场讲清楚,把我国对正确处理好中苏关系的原则立场讲清楚,把我国正确对待原子弹和核裁軍的原则立场讲清楚,等等,维护好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维护好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越南战爭问题得到早日正确解决,推动中美和中苏关系向好的方面转变和发展,反对核战爭,推动核裁軍,等等。

金秋的10月是丰收的季节,1964年的10月更是一个大丰收的季节。

1964年的10月,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

1964年的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1964年的10月18日,中国人民的美囯朋友,《西行漫记》和《大河彼岸_今日的红色中国》的作者,著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新中国之旅。

斯诺第二次访问新中国,除访问几个城市外,主要的访问安排是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同他进行了重要的谈话。中国两位领导人谈话的内容涉级的范围很广,中国国内的形势,越南战爭,中国和美国,中国和苏联,原子弹等均是谈话中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的谈话

1965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毛泽东主席接見了斯诺,并就斯诺所提的问题,毛泽东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

中国国内的形势

斯诺在几个城市访问时,看到的情景比1960年大大改善了。连续三年的大丰收,全国人民不仅吃饱了肚子,还积累了一些粮食和肉类储备,各个地方的商店都陈列着廉价的主食品和人民生活必须品。中国还偿还了所欠苏联的最后一笔外债。一次核爆炸提供了一种新的地位象征。当斯诺谈到这些时,毛泽东对这些通过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斯:“自从上次(1960年)我见到你以来,中国经历了困难时期,但现在出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水平。1960年你告诉我说,90%的人是拥护政府的,反对的只有10%,现在怎样呢?”

毛:各处还有一些蒋介石分子,但他们的总人数很少,许多人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这些人今后可望更多,至于这些人的子女,他们是可以再教育的。总之,现在可说是大约有95%的人甚致更多些,是团结一致和拥护社会主义的。

越南战爭

斯:我来这里见主席之前曾看了主席的军事著作,联系南越军事专家的说法,是不是可以说,现在南越战爭已经进入到运动战阶段,像中国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爭那样?

毛:我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爭是全国解放战爭,从一九六四年起,那时蒋介石有几百万军队,我们的军队也有一百多万。从规模上说,现在南越战争还没有那么大。你可以劝劝美国政府,何必这么搞?它一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人就学会打仗。但是,叫它走,它又不走。就说吴庭艳吧,我和胡志明都认为他还不错,应该帮他维持几年。可是美国将軍认为吴庭艳很讨厌,把他干掉,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斯:当然现在南越解放軍的人力不如中国的八路军和后来的解放军,但是西贡也没有蒋介石那么多的军队。

毛:没有那么多,也不懂得打仗,比蒋介石更差。

斯:是不是可以认为,南越有足够的力量能单独克服外来的干涉和反对当地反动派?

毛:我看是可以的,至少比我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爭时候的条件好。我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爭时没有外国直接干涉。现在南越的好处就是有两万名美国人在那里,这就能教育大部分的人民和軍队里的战士以及部分军官。现在反对美国军队的那些人,并不全是解放军,吴庭艳也不赞成美国,现在政府军队中也有些人不赞成美国。

斯:很明显。

毛:他们吵得厉害。

斯:有可能使南越军队的一部分人参加越共?

毛:是的,像傅作义一样,像新疆的陶峙岳和湖南的程潜、陈明仁一样。

斯:只有在同样(即越南南方也像中国人民解放战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美国才会从南越撤军?

毛:美国在南越的军队现在不走,可能再打一两年,但美国感到没有味道了,走了也难说。

斯: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周恩来总理的话,总理同我说,美国军队撤走前,不可能通过开会解决南越问题。是这样的吗?

毛:我不晓得总理怎样讲的,恐怕两种可能性都要讲。军队撤出前可以谈,军队撤出以后也可以谈。或者根本不谈,南越把美軍赶走。甚至谈了美军还不走,像它在朝鲜那样。在日内瓦也是谈过的。日内瓦会议后,美国把兵开进南越代替法国军队。老实说,美军留在南越是件好事,它锻炼了南越人民,使解放军壮大。只有一个吴庭艳是不行的,就像中国单有一个蒋介石是不行的,必须要日本占领大半个中国,而且占领八年之久,才能锻炼中国人民。

中美关系

斯:关于中美关系改善有没有希望?

毛:我看有希望,不过需要时间。

斯:我认为我能认识你,是极大的荣幸,也为我个人带来许多好处,我也希望我曾把你的思想转告别人。我真心觉得你的成就是伟大的,当然不是一切都是好的,但总之做了许多伟大的事情。感到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美两国、两国人民被分开了。

毛: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是会接近起来的。要等候,总会有这么一天。

斯:我不认为中美之间会发生大战。

毛:这也可能你是对的。中国这个地方,美囯军队来可以,不来也可以。来了没有什么很大的搞头,我们不会让美国军队得到好处。因为这点,也许他们就不来了。我们不会打到美国去,这我已经说了,你们可以放心。

斯:美国常说,南越战争要扩大到北方。

毛:最近腊斯克纠正了他的说法,说他没有讲过这种话。

斯:当然,我认为美国政府不会听我的话。美国有一位议员叫丘奇,他现在提出对美国干涉别国的政策要进行一次大辩论。他是约翰逊的好朋友。美国统治者不了解主席,我本人恐怕也不了解。

毛:怎么不了解?我们不会打出去,只有美国打进来,我们才打。这点有历史作证。我国忙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打出去是犯罪的,为什么要打出去?南越根本不需要我们去,他们自己可以对付。

斯:打南越战争的美国人在说,如果美国撤出南越,中国将占领整个东南亚。

毛:怎么占领法?我们的军队去占领,还是当地人民去占领?中国人还是占领中国。

斯:中国在南越有没有军队?

毛:没有。

斯:腊斯克说,如果中国和北越放弃在东南亚的侵略政策,美国就撤出南越。

毛:我们没有什么侵略政策可以放弃,我们没有侵略。可是中国支持革命,不支持不行。哪里发生革命,我们就发表声明支持,并开些大会声援。帝国主义讨厌的就是这个。我们喜欢说空话,放空炮,但不出兵。放空炮,就叫侵略?出了兵的,反而不叫侵略?

毛:哪里有压迫,不革命就不行。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这样。资产阶级也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反对封建主义。美国没有封建制度,有殖民主义___英国,等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反对英国。世界上的人,不受压迫谁起来革命?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就是因为受英国的压迫。美国独立战爭差不多有二百年了吧?

斯:美国独立战争时有许多革命家,提出的口号同后来法国大革命提出的口号一样。那时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共和国。当时欧洲国家对美国的看法同今天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一样。

毛:华盛顿的“名誉”不好。我们可以追认他为“共产党”。

斯:中共会把他看成是个反动的人,所以不会让他参加党。

毛:不能参加共产党是一件事,那时还没有共产党,华盛顿所起的革命作用,我们应当承认,他当时起了很先进的作用,是很进步的。还有林肯也一样。

斯:林肯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也是伟大的人。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希望在我走之前,请主席向美国人民说几句话,美国人民对中国是有好感的。

毛:祝他们进步。如果我祝他们获得解放,他们有些人可能不大赞成。我就祝那些认识到自己还没有解放的、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获得解放。

斯:主席的话非常好,特别是同前面的话联系起来,就是中国不会打出去,中国在忙于自己的事。我本人看到了这一点。

毛:美国人需要再解放,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不是从英国的统治下解放,而是从垄断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斯:主席能否给美国总统也提些建议?

毛:这不好提。美国人的手伸到全世界,我们早已提过要他们收回去一点,他们照例不听。

斯:美国军队差不多有一半在外国。看样子,好多在外国的美国军队变成了当地人民的人质。

毛:要走不好,不走也不好,这使美国政府处于困难的境地。要美国撒兵困难,不撒也困难。哪里有点风吹草动,它就要派兵,就这么调来调去。有的时候我们故意这么一叫,例如打金门几炮,就是因为我们打那么几炮,它覚得第七舰队不够了,把第六舰队开过来一部分,把旧金山的海军也开一部分过来。我们又不打炮了,美国军队来了没事干,又要开回去。所以美国军队是可以调动的,叫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有点象蒋介石的军队,叫它怎样就怎样。

斯:美国军队总要有点事干才行。

毛:有事干的。美国垄断资本就要到有些地方去帮反动派的忙,叫它不帮不行,一定要帮,最后它一定要走,像帮助蒋介石一样。过去上海、青岛、天津、唐山、北京都有美军,后来都走了,而且走得很快,我们军队同它还隔好远,它就赶快走。那时英国就很蠢,派军舰到南京去接兵,被我们打着了。问题是中国有这么一个不爭气的蒋介石总打败仗,又有强大的解放军。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美国就呆着不走。

中苏关系

斯:主席曾经说过,在江西打倒士豪劣绅时,他们说苏维埃先生是个很坏的家伙。而且在中国整个革命发展过程中,西方都在讲社会主义先生制造很多麻烦,现在又归结于中国的原子弹。

毛:这证明我的“名誉”不好,中国政府、中国党的“名誉”都不大好。他们为什么要反对中国,搞反华高潮?我们还措手不及,突然肯尼迪不见了。越南人民还措手不及,吴庭艳不见了。再一个措手不及,赫鲁晓夫下台了,真是天晓得,而且搞得那么彻底,他的书、照片一概收起来了。

斯:好多欧洲的党批评苏联党用这种办法把赫鲁晓夫搞下台。

毛:我们这里赫鲁晓夫的照片没有多少,书店里照样有赫鲁晓夫的书。世界没有赫鲁晓夫还行!赫鲁晓夫阴魂不散,他这种人总是有的。

斯:现在的苏共新领导能不能说是三七开,七分是对的?

毛:苏共现在的领导?这很难说,我不讲这个话。外面讲他们要搞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

斯:赫鲁晓夫下台后,中苏关系有什么改进?

毛:可能有点,但是不多,使我们丧失了一个写文章批评的对象。

斯:在俄国有人说中国有个人迷信。

毛:恐怕有一点。据说斯大林是有的,赫鲁晓夫一点也没有,中国人是有的。这也有点道理。赫鲁晓夫倒台了,大概就是因为他没有个人迷信。

原子弹

斯:主席还是认为原子弹是纸老虎吗?

毛:我不过讲讲而已,真打起来会死人的。但是最后它是要被消灭的,那时就变成纸老虎丁,它没有了嘛!

斯:说如果发生核战爭,中国还会留下几亿人囗。这是一位南斯拉夫人在五十年代后半期访问中国时,主席向他说的。

毛:我记不起来了,可能我说过。我记得说得是,我们是不要打仗的,我们没有原子弹,如果别的国家要打,全世界可能遭殃。遭殃无非是要死人,死多少,谁也不知道,总要死一些。我不只是说中国。我就不相信原子弹能把全人类毁灭,什么都毁灭了,找不到任何政府谈和了。这是同尼赫鲁在北京的一次谈话里谈到的。他说他是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任,他知道原子武器的厉害。我说可能不是如他所说,核战爭后会找不到任何政府谈和。这个政府倒下了,那个政府又会起来。总会有人起来的。我没有说过全世界都会毁灭。听说你们有个电影叫《在海滩上》。

斯:那是假想小说,说全人类毁灭了。

毛:这怎么了得啊!赫鲁晓夫说,他手里有一种弹,一种什么死光,可把整个人类、动物、植物统统消灭光,后来又说没有讲过。几次否认。我不否认我说过的话,你不要替我否认这个所谓谣言。

斯:我的书里也说主席也可能这么说的,目的是看看对方的反应怎样。

毛:这是因为有一位大国政治家说,那时将找不到任何政府了,我反驳他的意见。

斯:就是在这样情况下第一次提的?

毛:是的。这是一九五四年十月的事。美国人说什么原子弹毁灭性严重,赫鲁晓夫也说得很神气,他们都超过我,我比他们落后了。是不是这样?相当落后。最近看见报道说许多美国专家访问比基尼岛,他们登陆后看到老鼠照样在跑来跑去,鱼照样在湖里游来游去,水井还能喝,植物茂盛,鸟类很多,专家在进岛时要开辟道路,砍掉树木。这是在这个岛经历过十二年的核武器爆炸试验,隔了六年再去的。爆炸之后大概有一两年生物是倒霉的,然后又生长起来。为什么老鼠根本不受影响,没有毁灭?因为它们钻到洞里去了。植物为什么那么多,不受影响?大概死了不少,剩下一点又生长起来,经过几年又大大发展起来。

斯:我看过一部电影,在氢弹爆炸不久,生物都死光了,海龟跑到岸上去下蛋,但是不生小海龟。

毛:过几年可能又会生的。对人类是不是这样,就不知道了。

斯:甲虫生命力最强。

毛:总之,对那个地方的鸟、树、海龟来说,原子弹不过是纸老虎。可能人类要比它们脆弱一点。

毛:美国专家在比基尼岛的调查是很好的材料,我们把这个材料发给人大代表看了。

斯:这是公开报告。

毛:是一个中国人引用美国专家材料写的一篇通讯,那篇通讯登在香港的《新闻天地》。

斯:虽然如此,主席并不是认为核战爭是件好事?

毛:对。根本不要打核战爭,要打就用常规武器打。

毛:现在不是在说裁军吗?究竞哪一年裁军了?不是讲普遍、彻底裁军吗?过去苏联讲,现在美国也讲,我们也赞成过普遍裁军。事实上,现在是普遍、彻底扩军。嘴里说普遍裁军,实际上普遍扩军。

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这样,现在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每个国家都要有自己的原子弹。

毛:就是不许可中国有原子弹,我们也不希望自己有那么多原子弹,要那么多干什么?稍微有一点也好,做些科学实验。

周恩来的谈话

1964年10月22日和12月16日,周恩来总理两次会见了斯诺,并就斯诺所提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回荅。

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

斯:在同周恩来总理的两次会见中,他告知了我1964年中国工农业生产的一些事实和估计,这些都是四年(1961-1964)来第一次从官方正式得到的材料。这些材料显示,中国在粮食产量和一些选择发展的工业已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中国人民已经从困难时期1959-1961年的连续歉收和苏联全面撤销援助的挫折中大体恢复过来。总理谨慎地避免任何一点夸大,他保守地估计1964年粮食总收获量可达大约2亿吨,棉花大部分地区收成增加40-50%,全国平均比1963年增产不少于15%,这是一个新纪录。钢产量“仍然略低于过去曾经达到的高度”,但与1963年相比总产量增加了20%。据北京的外国观察家估计,1964现代化的钢产量在1300万吨至1500万吨之间。中国的石油已经达到“自给自足”,预测石油1965年产量可达1000万吨。总理宣称,大多数工业产品在质量和品种方面都大有改进,使中国有了一个较为平衡发展和现代化的工业经济。

越南战爭

斯:“中国赞同召开一个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字国的会议,来结束南越的战爭。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是否准备讨论戴高乐将军所提出的国际保证越南的独立和中立化的建议?”

周:“我们主张应当执行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条款,以便实现越南的和平和统一,并主张它的体制应根据越南人民的愿望来决定。今天越南的问题并不是马上召开一次会议的问题。首先的和最重要的是美军必须从南越撒走,这样南越人民就能自己解决他们的内部问题。至于尊重老挝和柬埔寨的和平、中立和独立的问题,则应该立即召开日内瓦会议来进行讨论。”

中美关系

斯:“你看中美关系有任何改善的可能性吗?你认为使一些科学家和学者互访会有用吗?”

周:“为了改善中美关系,我们必须从原则问题开始,而不能从枝节问题开始。在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我们总是提出以下两点。一点是中国同美国应该在(万隆)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和平共处的协议。另一点是美国必须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撒出它的一切武装力量。一旦在这两点原则上达成协议,其它问题将比较容易解决。否则,仅仅抓住枝节问题,就解决不了基本问题。”

“华沙会谈已经进行了九年多,但是美国始终拒绝同意这两点原则。美国跟在别国后面说它也要和平共处,可是当中国倡议和平共处时,美国却加以拒绝。这不证明美国政府讲的话是伪善的话?至于一些个别人访华的问题在目前也没有达成协议的可能。那些我们欢迎的人,美国政府不准他们来,而那些美国政府想派来中国的人,我们又不欢迎。总而言之,原则问题不解决,连枝节问题也会陷入僵局。也许你是一个例外。我们欢迎你,美国国务院最近也准许你来”。

斯:我插进了一个有关制造一个“独立的台湾共和国”,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问题。

周:“现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自称代表中国。当然,没有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会同意它。但是如果台湾有人堕落到唯美国之命是从和为美国政策的需要服务,竟然宣布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并且依靠在美国政府操纵和强迫下的联合国的多数,继读篡夺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那么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这不但不可能改善和恢复中美关系,而且,不仅如此,我们将不同联合国发生任何关系。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中美对抗就决不是几年的问题,而将是一个长时期的问题,我们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年。这种状况将继续下去直到这样的一天到来一一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一一那时美国将发现自己不能再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于是便放弃这个政策。”

中苏关系

斯:在同赫鲁晓夫俄国的大爭论中,他(周恩来总理)看到了一个向好的一面转化的变化:赫鲁晓夫被撒換。中国坚决反对苏联参加即将召开的亚非会议,同样也反对苏联新领导人重新主张召开赫鲁晓夫所提提议的国际共产党会议。

斯:周恩来否认边境之爭是中苏分歧的主要原因。但他承认意识形态的分歧的确影响许多的政策。使他深为欣慰的是:到1965年初中国就能全部还清它所欠苏联的债务。从此以后,中国将不借外债。中国的内债在1968年以前可以还清。

原子弹

斯:在核领域,中国将“不作美国那样的几百次核试验”的爆炸,周总理认为那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中国将来的核武器发展一一大概是氢弹一一“不会比工业先进国家的速度慢。”总理说,中国单方面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明确扡排除了使用小型或战术核武器。同时,中国仍将坚持要求全面销毁所有核武器。

注1:毛泽东的谈话主要摘引自1999版《毛泽东文集》中的1965年Ⅰ月9日《同斯诺谈话》一文,还有摘引自2008年12月26日乌有之乡网电子版由武协力译埃德加.斯诺遗作《漫长的革命》附录Ⅰ《山南海北》一文。

注2:周恩来的谈话摘引自2008年12月26日乌有之乡网电子版由武协力译斯诺遗作《漫长的革命》附录2即1964年同周恩来的谈话一文。

进行报道

斯诺认为,中国两位领导人的重要谈话,是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的新中国的正确声音,要尽快报道出去。

欧 亚

他在征得两位领导人同意后,很快就把两位领导人的重要谈话内容发表在法国巴黎的《新直言报》、日本东京的《朝日新闻》、德国汉堡的《明星报》、意大利罗马的《欧罗巴》、英国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各国报刊。

美 国

然而,中国两位领导人的重要谈话苏联报刊没有刊登,那美国情况又如何呢?在美国报刊的发表是斯诺考虑的重点,也是他预料的难点。为了保证能对“谈话内容”完整准确的发表,斯诺对愿意刊登中国两位领导人谈话的多家报刊进行了审核与甄别。《时代》杂志对斯诺的访华文章和中国两位领导人的谈话在该杂志发表很感兴趣,但斯诺认为该杂志不会完整准确刊登“谈话内容”,所以未向该杂志社投稿。《每周新闻》虽提出想用毛泽东照片当作封面的要求,但斯诺考虑到该刊不会让他审定发表前关于“谈话内容”的定稿,也拒绝授权让该刊发表。斯诺知道《纽约时报》和《星期六晚邮报》是两家在美国很有影响力的报纸,1964年12月他还在北京时,他就和这两家报的编辑部联系,告诉这两家报社的编辑部,说中国的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领导人就中国国内和国际问题同他进行了重要的谈话,说中国正在发生着“令人瞩目的事情”,他将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撰写多篇文章,希望这两家报纸能够发表中国两位领导人与他的重要谈话和他撰写的其它文章。然而,经过多次交涉,但这两家报社均以版面费贵等理由不愿发表中国两位领导人的谈话和斯诺撰写的其它文章。斯诺解释说他所得到的稿费还抵不上他用国际长途电话与美国联系的费用,不是版面费贵,而是因为两位领导人的谈话和他的文章反映的情况特别重要。斯诺一再交涉解释,但这两家报纸还是不愿意接受斯诺的投稿。斯诺对此难掩失望和愤怒的心情,对《纽约时报》的编辑人员说:在你们到过北京的特派记者眼里,贵报的栏目到底有何存在价值。斯诺深感与这些美国很有影响力的报纸无缘,因为他也明白,这些报纸不是因版费高而不登发中国领导人的谈话,而是因为这些报纸是代表垄断资本的美国政府的與论工具,所似这些报纸不愿意宣传新中国的正确声音。

由于与《纽约时报》交涉的时间拖得太长,不但使美国读者不能及时看到中国领导人的重要谈话,同时致使斯诺错过了与其它好些在美国较有影响力报刊投稿的机会。最后只得将稿件投给《华盛顿邮报》,为慎重起见,他只是先投了毛泽东谈话的稿件,并要求不能删加和改写,必须按原稿完整准确发表,只能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而不能通过辛迪加所属多家报刊发表,《华盛顿邮报》荅应斯诺所提的要求。但稿件发表后《华盛顿邮报》却完全违背了对斯诺的承诺,没有对原稿完整准确登发,而是对原稿大加篡改,断章取义和故意歪曲毛泽东的谈话内容,其篡改版其它部分且不说,仅涉及毛泽东对越南战爭谈话的部分,就把新中国说成是决意要联合苏联、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将美国围堵于越南的好战分子,还说中国害怕美国的海空軍力量而同意与美国进行谈判等等,而且,《华盛顿邮报》还将篡改后的毛泽东的谈话通过辛迪加在多家媒体同时发表。《华盛顿邮报》违背承诺,对斯诺伤害极深,说这是使他一生中第一次陷入如此糟糕的境地,使他在中国朋友那里颜面尽失,他痛批《华盛顿邮报》是“异想天开的改写”,是“无耻而不讲道德”!

就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篡改后的毛泽东的谈话的时候,美国总统约翰逊听取国务卿腊斯克的的意见,下令对越南南方增兵和加大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使越南战争升级。一霎时,美国社会本来不应出现的反华气氛的风雨向斯诺迎面袭来,美国政府升级越南战爭的飞雪向斯诺压顶而降。面对如此的挫折和袭面的风雨及压头的飞雪,斯诺既没有因挫折而后退,也设有因风雨袭面而倒下,更没有被飞雪盖头而压垮!他不屈不挠,毅然挺立,继续又为传播新中国的正确声音奔走呐喊。

经过他不知劳苦的寻访和苦口婆心的说服,终于在美国的一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名为《新共和国》杂志上,按他的要求较为完整准确地发表了毛泽东的谈话,在美国社会很快引起了很好的响应,多家报纸和杂志纷纷转载,就是连《纽约时报》等报刊也发现原来不愿接受斯诺投稿是个错误,也在其主要版面转登了毛泽东谈话的主要内容。斯诺接受《华盛顿邮报》篡改毛泽东谈话的教训,为使周恩来的谈话防止不会再被篡改,因此将周恩来的谈话不在报刊发表而改为出版著作再发表,但美国多家报刊认为周恩来谈话同样非常重要,又纷纷从法国等欧洲多国报刊转载。

成 果

一时间,美国社会风向大转。美国民众看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谈话真实内容后,对中国两位领导人的谈话都表示认可。对由于《华盛顿邮报》错发毛泽东的谈话所造成的对新中国的误解正逐渐的消除,认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越南战爭所阐述的原则立场的正确和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中美关系的改善也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思考和关注。由于斯诺在国际社会和美国积极大力的宣传,对由国际反华媒体反面宣传使新中国形象受到的损伤也起到了很好的修复效果,使新中国的良好形象又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使新中国的崭新面貌在美国社会也开始出现,新中国一贯坚持和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进一步深入人心,同时对改善中苏关系和反对核战争防止核扩散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两位领导人关于正确解决越南战争问题的正确主张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

风雨在潇洒,飞雪在飘降,埃德加·斯诺这枝别样的花枝正在潇洒的风雨里和飘降的飞雪中盛开怒放!

花逢风雨好,飞雪更显红。你看哪斯诺这枝在风雨中送走1964年晚春的梅花的花枝是多么的耀眼好看!而她这枝在飞雪中迎来1965年新春的梅花的花枝又是多么的姹紫嫣红!

来源:博丰花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