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30日是蔡和森同志130周年诞辰。蔡和森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可贵精神品质、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
——学习青年蔡和森的历史主动精神
周树辉
今年3月30日是蔡和森同志130周年诞辰。蔡和森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可贵精神品质、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回顾建党前蔡和森的历史主动精神,对于激发广大青年干部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顺应历史大势——认定未来中国之改造“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
蔡和森出生和成长的年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学生时代的蔡和森就致力于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1918年6月,蔡和森第一次到北京。他拜访李大钊后,受到很大启发,提出要仿效列宁,“加倍放大列宁”。“五四运动”爆发时,蔡和森积极投入运动,接受了革命的洗礼。1920年2月,蔡和森到达法国。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以顽强的毅力,用“霸蛮”的精神,阅读了约百种有关“社会主义”的小册子,“猛看猛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若干宣传十月革命的资料,把社会主义流派、世界大势及俄国近况作了综合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成长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蔡和森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终生再也没有动摇过。历史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广大青年干部生逢伟大时代,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这是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展现历史担当——以“匡时救民”的远大抱负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学生时代的蔡和森就树立了“匡时救民”的远大抱负,立志改造中国。他与挚友毛泽东等发起成立的新民学会,蕴含造就一代“新民”使之能够担当起救国救民重任的深意。他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多方奔走,还动员妹妹蔡畅和年过五旬的母亲葛健豪一同赴法,并成为19位赴法新民学会会员的首领人物。他在1920年7月法国蒙达尔纪会议上力主将学会方针由原来的“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转变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并得到大多数会员的赞同。毛泽东后来给蔡和森回信说: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蔡和森积极参加领导留法学生的3次斗争,即反对北洋政府拒绝资助勤工俭学学生的“争生存权和求学权”斗争、反对北洋政府卖国借款的“拒款”斗争以及抗议里昂中法大学拒绝招收勤工俭学学生的斗争。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蔡和森在第一次去北京途中写下的《少年行》,生动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气概和为国家、为民族勇于担当的伟大精神。广大青年干部肩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1920年7月,蔡和森(后排右二)等部分新民学会会员及工学励进会会员在法国蒙达尔纪杜吉公园合影。
锤炼历史眼光——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划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蔡和森系统地阐明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他想编“四种利器”,摆在首位的是“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共产党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只有先组织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他表示,“我意中国于二年内须成立一主义明确方法的当和俄一致的党”,并强调此事关系甚大,务必重视。他认为,只有组织“与俄一致的(原理与方法都一致)共产党”,民众运动劳动运动改造运动才会彻底和有力。他还具体地提出了党的组织的四个步骤,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积极物色人才,为建党做准备。他将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引向马克思主义。他希望毛泽东能“物色如殷柏者百人,分布全国各处”。蔡和森同时积极在法国开展建党工作。1921年5 月,蔡和森与赵世炎、王若飞等商议,拟成立“少年共产党”。7月23日,在新民学会海外分支“工学世界社”举行的会议上,蔡和森建议工学世界社改名为少年共产党,遗憾的是改名提议没有通过。此后,由于勤工俭学生发动了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蔡和森等104人被迫回国,组建旅欧少年共产党一事被搁置下来,最后由留下来的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李富春、蔡畅等人在1922年6月18日完成。蔡和森回国后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高度评价蔡和森等人在法国的建党活动,肯定“罗迈(李维汉)和蔡和森也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
在党的历史上,蔡和森不仅最早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而且最早向中国传播了列宁的建党理论,为党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广大青年干部必须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提升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坚定历史自信——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
新民学会成立之初,蔡和森 就非常自信地要在3年之内使之“成为中国之重心点”。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他与毛泽东却满心阳光,一同带领新民学会向内生长、向外发展。
新民学会只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华大地上雨后春笋般成立的成千上万个社团中的一个,但它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了广泛影响。无论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湖南“五四运动”、“驱张”运动还是湖南妇女解放运动、湖南自治运动,新民学会会员都是中坚力量。新民学会还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民学会78名会员中,中共一大之前入党的有9人,先后入党者41人。新民学会为中国革命牺牲者达17人。新民学会有10来位同志后来成为中共中央委员。2009年评选的“双百人物”来自新民学会的有3位。历史证明,蔡和森的自信是有底气的,是真切的,这是顺应历史大势、展现历史担当、进行历史谋划开出的灿烂之花,结出的坚实之果。
100多年前,蔡和森对毛泽东说:“我愿你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这种预言,我自信有九分对。”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可以发展中国。广大青年干部应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这是对蔡和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最好纪念,也是对自身最好的精神滋养与对使命的最好传承。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
选自《新湘评论》2025年第7期
编辑:陈家琦
↓ 新湘评论官方视频号 ↓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5年第7期
进入电子刊
来源:新湘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