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爬山游玩别让扭伤“扫兴”!记住急救四步法,关键时刻不惊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12:00 1

摘要:清明正是爬山踏青的好时节,但您是否留意到?山间石阶湿滑、步道不平,中老年人常见的膝盖磨损、脚踝僵硬等问题,稍不留神就容易引发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甚至意外摔伤。

清明正是爬山踏青的好时节,但您是否留意到?山间石阶湿滑、步道不平,中老年人常见的膝盖磨损、脚踝僵硬等问题,稍不留神就容易引发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甚至意外摔伤。

其实,运动创伤并不可怕,受伤后的正确急救处理很关键。

很多人因急救处理不当,轻则加重肿胀疼痛,重则导致韧带撕裂或骨折移位。比如脚踝扭伤时错误热敷、膝盖摔伤后强行揉按,都可能让伤情雪上加霜。

本文将为您科普运动创伤后“休息-冰敷-加压-抬高”四步急救黄金法则,为您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休息

一般发生损伤后,需要停止活动并休息。

损伤急性期,比如扭伤,常常会涉及到韧带,韧带损伤后往往伴有出血,这时最紧要、科学的办法就是止血。

冰敷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出血后产生血肿需要活血治疗,但其实,一般损伤在24-48小时之后才会稳定,如果在早期进行活血治疗,会破坏凝血机制,造成出血,反而加重症状。

所以最科学的做法,就是在48小时内冰敷,血管遇冷收缩,就能减少出血。48小时后,再通过一些比如中药制成的喷剂、膏剂等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的消肿和愈合。

为了更好地贴合患处,冰敷一般会采用一半水一半冰的方式。如果是居家冰敷,可以用1:1的冰块和水装入保鲜袋自制冰敷用具,假如觉得直接冰敷太凉,可以用毛巾包裹后再冰敷患处。冰敷时间一般应在20-30分钟。

冰敷后需要加压包扎,这是应急处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损伤的具体部位,比如踝关节的扭伤,相对于内侧的韧带来说,外侧韧带的扭伤更为常见。

而后,还要寻找确定最痛的点,进行加压止血。最痛点往往就是韧带的损伤点,一般按压3-5分钟后,出血就可以止住。

另外,对于长久的、正在恢复的损伤进行加压固定,如戴护腕、放入固定板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肌肉韧带所受到的冲击力。

抬高患肢

如果损伤严重,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处理。

抬高患肢不仅可以物理性减少局部的充血,使血液尽量不汇聚到患处,还可以减少损伤部位的活动,让韧带休息,促进恢复。

如果在韧带损伤后仍进行大量活动,很可能造成韧带生长位置的不正常,或者拉长韧带,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形成慢性损伤。

因此,损伤严重时,甚至会用夹板、支具、石膏来进行固定,然后再酌情将患肢吊起来。

来源:不二的健康

相关推荐